中科院的118面图腾,有你的吗?

你知道中国科学院118个院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旗帜都长什么样吗?

“五四”那天,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2015级硕士研究生韩飞像往常一样走进雁栖湖校区图书馆大厅,一抬头,竟然发现四楼的过道护栏上,一夜之间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帜。走上四层,他找到了他的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所的旗帜。

在这之前,他刚刚去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此情此景,他不禁想到了那些前辈们当年在异常艰辛的条件下,依然坚守科研阵地的日夜拼搏。“每一面旗帜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它们是中国科学院不断成长的标志,更是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那一刻,他突然有些激动,泪水浸满眼眶。韩飞为这100多个研究所感到震撼,“这都是中国科学界最顶尖的机构。在这些研究所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中国近现代以来,科学与技术艰难的发展历程。”韩飞说。

这里挂着的是中国科学院118个院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旗帜,同时还包括国旗、中国科学院院旗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校旗,共121面旗帜。这是国科大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进展。

121面旗帜与衬金阳刻的校训相得益彰

每个研究所旗杆后面都有一个铭牌

32°最佳悬挂角度

“发现中国科学院在国科大的影子”。谈起旗帜标识设计的初衷,国科大校园文化建设顾问范水先生说,“旗帜是引领,标识是图腾”。国科大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培养研究生的高校,“科教融合”的体制决定了她是中国最特殊的大学,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学。按照国科大的“两段式”培养方式,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录取的研究生,入学第一年都要到国科大相关校区进行集中教学。

壮观的121面旗帜

每个研究所的旗帜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和标识

“增强同学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这项工作的一个初衷”。国科大副校长杨国强说:“国科大在研究所里,研究所在国科大里,这些旗帜体现的就是一种‘科教融合、院所融合’的相互依存关系。图书馆是学校的精髓所在,最能代表一个大学的精神。因此,当初设计用旗帜表达‘科教融合’的理念时,首先就想到了图书馆这个‘落脚点’。”

接下来,就是征集各院所标识、根据院所特点设计旗帜颜色、选择更加庄重的“礼仪旗”样式、设计代表着“科学应该向前冲”的旗帜旗头、32°最佳悬挂角度……最终,这项工作在今年“五四”初见成果,旗帜全部挂上了旗杆。

下面就是118个图腾,快找找你的图腾是什么样子吧~(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成立。为便于联系和管理全国各地的院属机构,中科院设置了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上海分院、南京分院、武汉分院、广州分院、成都分院、昆明分院、西安分院、兰州分院、新疆分院共12个分院。

北京分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Academy of Ma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CAS)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oretical 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chanics, CAS)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S)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AS)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AS)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Earth, CAS)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AS)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Botany, CAS)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Zo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Beijing Institute of Genomics, CAS)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Institute of Software, CAS)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AS)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CAS)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AS)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AS)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AS)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National Space Science Center, CAS)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Academy of Opto-Electronics, CAS)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AS)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CAS)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Tianji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CAS)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络信息中心(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CAS)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 中心(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AS)

沈阳分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AS)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AS)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CAS)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Shenyang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AS)

长春分院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Nor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Changchun Observatory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AS)

上海分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 of Shanghai, CAS)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AS)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CAS)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CAS)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Shanghai Acoustics Laboratory,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南京分院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CAS)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CAS)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AS)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16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