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武教授与双方团队的签字代表合影)
古文字智能识别软件研发项目正式启动
新年伊始,吉林大学中国古文字研究中心团队与“字鉴·书法识别”软件团队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古文字智能识别软件课题的研发。本课题将在整理、释读先秦古文字资料的基础上,提取大量清晰的文字样本,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其数字化、信息化,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一款古文字形体的自动识别软件。项目成果将会促进古文字专业的发展,加快古文字专业的普及化、大众化。同时,本课题的研发还可为其他传统文化学科的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吉林大学古文字专业团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先后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科研成果,为古文字学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团队承担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大项目“中华字库”工程第七包课题的研发,团队也是国家认定的“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的核心参与单位之一。
“字鉴·书法识别”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科技手段构建互联 平台、研发教育软件,是一支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研发队伍,首次实现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非标准字体的识别。在图片优化、信息处理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研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双方团队早在两年之前便已建立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结合古文字的形体特点,不断调试算法,通过大量的识别实验,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而且此课题已于2018年被列为“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重大项目”。双方团队于2019年1月8日在吉林大学签署协议,正式达成合作。双方商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人工智能识读研发工作,实现自动识别功能。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吴振武教授出席此次仪式,并对古文字研究和人工智能的相互结合寄予厚望,对项目的着力方向和实施细节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也希望双方在课题研发的同时加强交流,积极培养古文字和人工智能结合型应用人才,为人工智能在文字学领域深化应用做出贡献。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语委项目课题负责人李春桃,山东书法院秘书长、“字鉴”团队负责人刘上林,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通过近两年的不断沟通、准备,目前此项课题已经正式进入具体研发阶段,项目的最终成果为智能识别软件程序。
书法 商务洽谈微信:83293955
HOTRECOMMEND
书/法/ /推/荐/单/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