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一拳醒得快,中兴的“揍”就不白挨

美国商务部在当地时间4月16日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一招对中兴可谓是致命的打击。

中兴通讯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主要业务领域对国外芯片依赖严重。根据中兴以往的年 ,原材料库存为一个月的份额,加上渠道代理商的备货,制裁两个月以后即可能面临断货危机。若履约能力受阻,中兴只能转型,这个过程必定是异常艰辛而痛苦的。

在核心技术领域被卡脖子,慌得不是中兴一家。中美贸易争端风波未平,美方会不会继续针对其它企业发起花式调查,还未可知。挨了一拳以后,民间也出现不少反思的声音,不少偏颇之处还是要说上一说。

有人认为部分企业在打车、外卖等生活领域投入过多资金,却忽略了核心技术的研发。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和互联 技术的投入,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享受着便利的同时,把由头指向其它行业,未免让人目瞪口呆。资金投入何种领域,主要是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还有投资人的偏好。

对盈利为目的的投资行为来说,集成电路行业启动门槛高,试错成本高,排错难度高。即使做出来还要面临国外成熟产品的价格狙击,出货量不够又会导致研发成本摊不下来,自然容易让外行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还是出在部分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的知名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没有足够重视基础环节的研发,也未将采购渠道分散。

国家层面也已谋划在前,早在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便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设立千亿级别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上海、武汉、珠海等地也相继跟进地方性产业基金。据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预测 告,2017-2020年全球拟新建的半导体晶圆厂,大陆约占42%。2016年,在国家指导下,27家国内芯片龙头组成“中国高端芯片联盟”,加快整合行业资源。

到现在成效不够显著,一是由行业自身特点决定。硬件设计试错周期长,欧美成熟的产品多是在几十年的不断试错和改进中完善。二是下游产业链打不开。起步阶段的产品难免价高质次,只有国内企业先用起来,帮助芯片配套一系列的硬件电路设计,形成完整的高端产业链,才能反馈缺陷从而改进设计。出于商业考量,大多数国内企业没有动力去使用这些尚在襁褓的芯片。三是行业的长期凋敝导致相关人才流失严重,转行或者去国外的现象较为普遍。

美国制裁中兴这拳打过来,带来足够的危机感,我们培育国内高端芯片产业链的动力也更足了。改变策略分散采购渠道还不够,深厚的内力才是岿然不动的资本,还要把视线由芯片产业向其他领域延伸——《瓦森纳协定》上每一项对华禁运的技术,都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目标。弱肉强食,只有掌握对等的实力才能开展平等的对话。

也不必为今天的封锁惊慌,阵痛是难免的。但是在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布局下,我们拥有足够的腾挪和缓冲空间。自力更生不等于闭门造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加快国内行业间深耕的同时,也要善于借用国际资源和外部市场。尽管并购受阻,高通和贵州省的合作、清华大学和英特尔的联手告诉我们,联合研发的渠道还有挖掘空间,国外相关技术人才的引进也将缩短跟跑的时间。

“道虽迩,不行不至”。这一拳如能让人醒得更快,就不算白挨。从低端产品走向中高端,从成品市场走向核心基础领域,下半场的厮杀注定更加残酷。在提质转型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定力,凭借才智与恒心,一定能走得更稳、更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3月8日
下一篇 2018年3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