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挖矿”,App“割韭菜”有套路
随着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兴起,各种门类的“数字货币”风生水起。近期,一些 称可用手机“挖矿”的App也不断涌现。这些App打着“云挖矿”的旗 ,以“低投入高回 ”“日均收益5%”的宣传,诱导投资者通过虚假交易注入资金,并通过用户邀请的模式不断“圈钱”,待聚到大量资金,时机成熟便卷款走人。
日均收益5%?
起初,王然充值500元,24小时后便可提现520元。连续几天获得收益后,王然逐渐信任这款App。App首页介绍,有不同的VIP等级,充的钱越多,等级就越高,日收益也就越高。王然便开始大额度充值,1000、5000、10000……刚开始一个月,每次充值的钱都可以连本带利提取。
而且,这款“睿X矿储”App提供“推广奖励”服务,每推广给一个朋友,可额外拿一个点的提成。王然将此款App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当朋友注册账户投入资金时,王然账户余额的返点利率果然高了一个点。
可令王然没想到的是,没多过久,他发现账户突然开始限制提取额度。每日可提取的金额限定为2000元,而且提取周期从最开始的24小时变成15天。当王然询问客服时,客服已没有回应。去年6月10日,此软件已不能正常打开,王然账户内的4万多元存款化为乌有。
高收益下的骗钱圈套
“云挖矿”App背后,往往是一些空壳公司在运作。它们依靠业内通用的技术方案完成“白皮书”,并花几个月调试代码,打造各种新形式的“空气币”,将服务器放置国外,通过境外 站、朋友圈、搜索平台吸引外部投资者。在项目早期,设置高收益让一些初始玩家尝到甜头,通过推广模式在 交平台宣传,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当资金盘达到一定金额时,便提高虚拟币价值,隔三差五进行平台维护,虚拟币无法兑现,最后下线跑路。
勿因贪小利吃大亏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受到关注,以“云挖矿”“虚拟货币”等新兴概念为噱头的电信 络诈骗让人防不胜防。这类电信 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技术手段升级,呈现周期长、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跨境跨平台实施等特点。
去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通知明确,虚拟货币兑换、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撮合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全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 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无论是通过代“挖矿”或者其他形式的“挖矿”App,只要有所谓的激励机制的代币或积分形式出现,且要通过货币或金融来进行变现交易的方式,都是属于非法集资或金融诈骗活动,同样构成犯罪。
对于市面上出现的各种与代币相关的金融活动,要保持警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云挖矿”App,切勿贪小利吃大亏。对“走路”“养宠物”便可得到回 的虚拟“挖矿”产品,不可轻信。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4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