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聊的是无人驾驶公司,我就紧扣题目专门来谈谈主业是无人驾驶的公司。那些互联 企业做配送小车、车企做辅助智能驾驶的就不在其中了,毕竟对他们而言无人驾驶只是锦上添花,可对无人驾驶公司而言则是立身之本。
顺嘴说一句,如果立志想从事无人驾驶行业,建议不要去阿里、美团这种大厂。一来无人驾驶在他们那属于边缘部门,二来无人配送车更像是讲给资本的故事,蹭蹭热度的。因为无人配送车只要它还是一辆车,它就无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外卖或是快递送到楼下,还得要小哥取了来给你送上门。那我直接让小哥配送就完了,干嘛还要这车。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被大厂光环所迷惑了。
说回正题,既然只谈做自动驾驶的公司,而由于他们没有造车能力,因此主营业务方向可以分为以下三种:Robotaxi(无人出租车)、Robotruck(无人卡车)以及封闭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和Robobus(无人巴士)。
无人驾驶yyds Waymo便是主打前两者,分别开通落地了打的Waymo one和卡车干线物流Waymo Via服务。但是最近高层人事动荡,先后8位高管离职,也证明“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Robotaxi:
提到Robotaxi那就不得不提小马智行(Pony.ai)。这家明星创业公司在20年11月获得了C轮2.67亿美元融资,三个月后,又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除了获得资本青睐,其实力也是相当具有说服力。作为为数不多获得加州路测牌照并且正常排在前十的公司,其自动驾驶测试里程已超过500万公里,在国内路测地点包括北上广三个大城市。不过由于Robotaxi回本周期较为漫长,因此小马智行也开展了卡车业务PonyTron,切入了自动驾驶重卡业务。
同样出名的还有文远知行(Weride)。在短短几个月内分别完成了B2、B3轮和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3亿美元,成为又一独角兽企业。文远知行拥有全球领先L4级自动驾驶技术,2019年11月,在广州推出全国首个全对外开放的Robotaxi运营服务,覆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数百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市开放道路。截至2021年5月,文远知行自动驾驶里程也超过500万公里。不过与小马智行不同的是,文远没有切入卡车赛道,而是选择了无人小巴业务。
除了以上两者相对耳熟能详的明显企业,还需关注另外一位半道杀出的黑马——AutoX。作为全球唯二的获得加州全无人驾驶牌照的自动驾驶企业,AutoX的路测数据可谓亮眼。在最新公布的2020年加州路测数据中,她甚至力压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成为仅次于Waymo和Cruise的全球第三大佬,尤其是在其总路测里程数仅有其他几家零头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成绩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接管里程数是判断自动驾驶能力的重要数据,数字越大代表人为接管次数越少,系统越安全
Robotruck:
卡车方面最著名的自然是图森未来(TuSimple)。这家名字充满浓浓上交风格的自动驾驶企业已经成为了“自动驾驶全球第一股”,可谓是为中国拔得头筹。一开始,它只做纯视觉算法,但是在意识到变现困难后迅速改为务实的无人驾驶重卡,并迅速做到L4级别的水平,实现高速干线物流和港口低速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的双重业务。
嬴彻科技(Inceptio Technology)取名自秦皇汉武,这名字也是相当霸气。它的业务也是聚焦于干线物流场景,自主研发L3和L4级自动重卡技术。其自主研发的卡车自动驾驶系统“轩辕”已经交付量产。
Robobus:
这一领域相对小众些,不过还是有值得注意的公司,例如去年因字节投资而声名鹊起的轻舟智航。创始人为原Waymo团队成员,不过这也让他自一开始就放弃了Robotaxi选项。他们转而选择了无人小巴场景,这种公共交通场景由于趋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更容易获得政府或国企的青睐,因而能获得资金与政策补贴。
除了上述三个大方面的无人驾驶公司,其他还有像Momenta、纽励科技等一众自动驾驶软件服务商,也在逐步探索和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努力融入到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中去。
个人记忆有限,其他没有写到的不是不够优秀,只是太多,有机会的话再进行增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