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风电场:平价时代的电场发展之路

智能管控:打破电场运行信息孤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风电场的日常运维都是一件大工程。且不说风电场多建设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岭”,建设相隔数百米的风机,几十米高需要人力攀爬检查的塔筒,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花费几十万元进行更换维修的风机组件,一度让风电行业的精益化发展成为不小的难题。

  伴随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的日渐深入,风电规模飞速提升,如何实现风电机组的高效稳定运行,如何在日常维护方面降本增效,成为了风电产业实现新一轮腾飞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发展挑战,龙源电力选择以推动新能源场站信息化、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为目标,利用3年时间启动三期智能化建设,实现新能源生产数字化转型。

龙源安徽龙湖风电场现场人员运用智能终端进行风电机组巡检

龙源安徽龙湖风电场值班人员通过智能监控远程监测风电机组运行数据

  这一切,都来自于龙源龙湖风电场智能化升级一期工程的建设成果。2017~2018年,风电场智能化建设一期工程针对安全生产关键环节业务流程,结合移动互联 、移动终端、智能安全物联技术应用,开展了风电场机组无线 络覆盖,建成了智能风电场信息管理平台及手机APP,又应用风电机组五防系统和智能安全帽,实现了安全管理规范化、缺陷管理流程化、台账管理电子化,夯实数据基础,有效提升风电场整体管理水平。

  科技改变世界,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从实时发电情况、运行状态监测,到功率预测、绩效配置,整个风电场的运行状态在生产运营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一览无余。曾需要耗费工作人员无数时间、精力的工作,现在人不出户就可快速解决,场站运营效率大大提升,运维成本显著降低,为风电场的智能化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智能分析:抢占平价时代市场先机

  改革步伐永不停歇。在完成一期工程的设备建设目标后,2019年,龙源龙湖风电场智能化建设的二期工程即刻启动。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风电场将真正具备能思考、会分析的“大脑”。

  作为此次风电场“革命”的主要推动者之一,龙源电力安徽公司的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芳深有感触。用她的话来说,二期工程建设,让风电场真正变得“智能”。

  据王芳介绍,通过二期工程,每个风机都在塔基、机舱等位置安装了三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不仅能够支持监控中心随时察看风机运行情况,还能通过传感器对升压站、风机叶片等重点位置的表面温度、震动频率等各类信 进行监测、分析,提前判断风机故障,并向监控中心发送预警信息。

龙源安徽龙湖风电场技术人员对智能巡检机器人红外摄像头进行检查

龙源安徽龙湖风电场现场人员通过智能安全帽远程视频汇 现场情况

  更让人惊喜的是,二期项目建设的妙处,远不止此。通过风功率预 系统,风电场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对所在地全部地区的风、光资源进行短期功率预测,不仅能为未来现货交易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更可为风电场建设选点提供客观分析,为电场参与平价时代市场较量增添更多底气。

  目前,三期项目的设备智能辅助巡检系统正在龙源龙湖风电场加速推进。项目将通过在风电场升压站入口、开关室、二次室、一次设备区等区域部署人脸识别装置、定点音视频采集装置、红外在线测温监测装置、环控设备等,打造升压站人员安全管控、设备智能辅助巡检及智能消防 警等功能,建立升压站智能监管24小时预警机制,为2021年实现龙源下属所有风电场的“无人值守”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智能化版图又将呈现新气象。

  创新发展蹄疾步稳。根据《智能风电场建设导则(试行)》,龙源电力将重点打造安徽龙湖、江苏海上大丰、江苏陆上李埝3座标杆智能风电场,同步推进河北普发、安徽横龙、黑龙江夹信山、上海崇明、湖北黄陂、江苏海上蒋家沙6座智能风电场建设。智能化发展路线助力龙源电力高效盘活存量资产,为其坐稳风电霸主地位增添更多优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