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下来,从口述历史访谈实录开始
而要说起这个重要的转折点,那还是与厉致谦从2014年着手做起的“上海活字”项目有关。“中文字体设计的历史,其实距离今天也才60多年。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支字体设计队伍,这些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前辈们,向外国同行学习,向自己人学习,向自己的历史学习,摸着石头过河,设计出了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中文字体。中国第一代字体设计师陈其瑞老先生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口述历史的采访线索。顺着彼时还在许昌路的建红字模门市部,我们逐渐发现了上海从19世纪末开始的金属活字铸造历史,与其中太多的故事。于是,我们确立了两大线索的原点: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字模一厂,从中摸排出相关的当事人去做口述实录。” 厉致谦说道,“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越发觉得不仅要把这些宝贵的历史纪录下来,我还必须投入其中,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一份子,才能够真正地将他们所说的这些传承下去,发展下去。”
2019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第一代代表性的传承人徐学成老先生过世,“上海活字”项目从徐老家属那里收集到了他的部分遗物,并开始建立实物保存与数字化档案。而在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举办的专题回顾展中,其中大部分的展品也正是来自“上海活字”项目。
做起来,让更多人感受字体的美妙
2020年,3type成为了字体设计软件Glyphs 3的中国独家代理,还针对中文字体设计所开发了一系列独家工具与造字流程,让大家以正确的、更有效率的方式开始工作,不再为工作量而烦恼。通过开设相关的工作坊,邀请多位国内知名字体设计师作为分享人,让更多人感受到创造字体的乐趣。
“与以往在画图软件中做美术字不同的是,这个字体设计软件可以将你创造的字直接生成字库,这种获得感与成就感是很令人兴奋的。我们现在通过 群的形式,将对字体有兴趣的小伙伴们集合在一起,不管是工作坊也好,研学营也好,大家一起做字、改字、看字、论字,非常享受。而且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这些小伙伴除了从业人员之外,许多都是与这个行当完全不搭界的,不同的背景让大家在思维上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投射到字体设计上,产生了更多的化学反应,也让更多普通人开始关注字体之美,文字之美。就在前些日子的一个工作坊里,我发现年纪最好的参与者——一位十一岁的女孩子,她创作字体的速度与创意,比起同桌的大叔还要厉害,在感到后生可畏的同时也非常欣慰,未来可期!” 厉致谦说道。
在交谈中,厉致谦一再强调,字体设计并不只是为了好看而好看的天马行空,在它们的背后都必须有历史积淀与缜密逻辑作为支撑。这也正是为何,在创作之前以及创作同时,他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和研究。“我希望自己设计出来的字体是‘立得住’的。哪怕它们的表现形式很潮,但是在每一笔每一画里,都浸润着历史演变,文化内涵,知来处才知去处。” 厉致谦说道,“要学习中文字体设计,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真实的材料,进入历史的语境,先了解来龙去脉,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正因为这些年的精耕细作,年纪轻轻的他还成为了上海美术学院字体设计工作室特聘研究员。
== 对话 ==
青年 :春节期间,你还组织过一次城市漫游,去虹口区提篮桥一带寻找街头巷尾的隐字是吗?
“隐字”指的是在城市更新中短暂暴露出来的字,可能被再度涂抹遮蔽,也可能就此消失。以探寻街头字景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城市,可以为你打开一种理解城市与视觉历史的维度。隐字所显的,不仅指向了此处曾经的空间属性,也包含了今天已经消失的制作工艺、字形变迁、时代审美与意识形态等等。提篮桥地区正在进行城市更新规划,所以有许多的“隐字”,非常值得一一去品,边走边看的路上,我们还准备了很多今昔对比的照片,以及许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识与大家分享。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已经开始做字体文化之旅了,带大家去世界各地寻觅形形色色的字体与故事,走访不同的字体设计工作室,因为疫情,所以搁置了。这次的城市漫游特别活动也给了我不少启发和灵感,将来也可能会有更多的尝试。
青年 :除此之外,最近还在做什么其他工作吗?
厉致谦:今年计划出版徐学成老先生的文集,这本书已经筹备了两年多的时间。徐老留下了许多非常珍贵的工作笔记,对于现在的字体设计依旧有不少启发,我们将它们重新梳理,并将原本的配图进行重新制作,再加上我对他的访谈,以及他的年表等,希望可以更加立体全面地呈现出徐老的设计理念,讲述中国第一代字体设计师的故事。
青年 :从2014年至今,你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了8年,你对未来的愿景是什么?
厉致谦: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逐渐对现代字体技术有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开发出更有效率的字体制作工具与流程,让字体设计师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对中文字体设计方法论加以整理并创新,为字体设计这项年轻的职业建立起标准,倡导基于研究的真正创新,而不是低级的抄袭模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