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女儿,实际上就等于培养出了一个新的家庭
我们经常给自己描绘一个特别棒的愿景,就是当你能够真的好好地养育一个女孩成长的时候,你能看到你给她的童年与如今她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联,你感到骄傲,并且非常满意。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她还将把你教她的一切传给她的后代。
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女儿,实际上就等于培养出了一个新的家庭,而女人对一个家甚至整个世界都特别重要。 女孩跟男孩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从生理上就不一样,女孩比男孩早慧。在妈妈的子宫里时,她们的身体就开始分泌雌激素,增加了她们大脑发育的速度。我们想想看,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成绩第一、第二的有很多是女孩。女孩也比男孩早两年进入青春期,而男孩一点儿变化也没有。
下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就是两个17岁的姑娘,一个叫小美,一个叫茗茗。
小美在14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舞会,喝了酒就和一个学长发生了关系。那个男孩根本不爱她,还在别人面前嘲笑她。女孩很生气,从此以后开始自暴自弃。到了17岁,她已经和七个男生发生过关系,而且有了酗酒的习惯,成绩一落千丈。
她的父母这才担忧,女儿怎么变成这样了?带她去接受心理咨询。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没有教好一个女孩,再耽误下去,孩子到了 会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婚姻出状况,永远找不到一个让她满意的男人,或者她经常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特别混乱。
第二个女孩茗茗,她和一个男孩谈恋爱,男孩希望跟她能够有进一步的身体接触。她想了想,回家跟妈妈商量了这件事。她的妈妈并没有惊讶或发脾气骂她。妈妈跟她一起来分析、判断这件事情,最后决定,不能够发生关系。妈妈限制了约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后来他们俩因此而分手了。分手之后,这个女孩确实难过。半年后,男孩找她复合,但女孩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她已经告别了过去,也得到了成长。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这里发挥作用最大的是父母。
我们要学习的是,怎样才能够把一个女孩培养得像茗茗这样有独立的见解,并且愿意跟父母敞开心扉来讨论问题。而不是像小美那样,没有父母的关爱,一切全靠自己摸索,并且觉得只有自己的身体才能够取悦异性。
女孩的成长五阶段
从理论上看,女孩的成长被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0~2岁。这时候,重要的是培养她的安全感。
第二阶段是2~5岁。这时候,需要培养孩子的是探索世界是不是有趣,她有没有好奇心,她对这个世界有没有探索的欲望。
第三阶段是5~10岁。她上小学了。要帮助她培养如何与别人交往,处理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选择朋友。
第四阶段是10~14岁。孩子已经长大了,需要帮助她来探索自己的内心,找到什么是她心中最想要的快乐,就是follow your heart(跟着你的心)。但是,你的心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活到三四十岁才开始问这个问题。实际上,父母在女孩10~14岁的时候,就可以跟她探讨这个问题。
第五阶段是14~18岁。西方的家庭中,孩子18岁以后,基本上得自己为自己负责了。父母应该让孩子独自出去上大学的时候,能处理自己的生活。因为父母不可能天天跟在她身边,那会出很大的乱子。要让她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过往的经历负责。
独特的五大危险区
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有格外要躲开的五大危险区。
1.不要过早地性感 不要让孩子十五六岁就开始学习打扮,涂脂抹粉,穿过于体现身材的衣服。
这时候,女孩子的价值观被引向了何处?孩子会觉得,对于一个女人来讲,最重要的是容貌。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拿了大量的钱去做整形、做微整。当然不是说不可以做微整,你可以让自己变得美一点儿,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东西。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是相貌时,她这辈子都会是乞讨的状态,她会永远依赖别人。
不让孩子过早性感,妈妈就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那么在意外貌。当一个妈妈过分地在意外貌时,女儿自然就会认为外貌很重要。
孩子交友的时候,要能够去跟一些朴素的女孩在一起,而不是互相攀比谁用了什么样的唇膏,谁穿了什么品牌的高跟鞋。
2.阻止坏女孩 校园凌虐事件中,女孩子的比例特别高。
很多成年人不能理解,女孩怎么会这样?其实,有的孩子虽然家境很好,但心灵是有缺陷的,很多家长不学怎样去管理孩子、教育孩子,而是用了错误的方法,导致孩子特别暴力。
曾经有人向我咨询过如何应对霸凌。反击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她既然能打你,那她肯定比你强大。如果是好几个人,你打她们,肯定会吃亏。默不作声也不行,默不作声会被打得更厉害,对方就会长期欺负你。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和阴影。
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定,要大声地说:“我很生气!”并且用坚定的目光瞪着欺负你的人,跟她对抗,必要的还手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 复性打架,因为那会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加严重。你可以警告她,表明自己会寻找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并不会沉默不语。而且,在别人被欺负的时候,你也可以勇敢地站出来,反对霸凌。
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参与。我的一位心理学家朋友讲过她儿子小时候被人揍,经常回来都是鼻青脸肿的。他爸爸教儿子练拳击也没用,跟老师谈了很多次,也没招。最后,她的爱人到学校去把欺负人的孩子拦住了,说:“如果你再敢揍我儿子,我就揍死你。”从此以后,那个小孩儿再也没有揍过她儿子。
新西兰的一位母亲,因为不满女儿在学校长期被霸凌,在送女儿到学校的时候,她没有选择向往常一样返程,而是带着女儿一起去找霸凌者。看到霸凌者的那一瞬间,直接冲上前去,几巴掌扇了过去,旁边的几个人也有一伙的,看到这一情况,要去制止,但是这位母亲很霸气,直接将几个人推开,一边扇霸凌者,一边说道:“我会揍扁你,还有你们这些人”
对于这件事,我们并不主张把处理方式上升到理论高度,因为这未必能够复制,但基本态度是:父母一定要起到保护孩子的作用,起码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受到别人的欺凌。实在不得已,可以让孩子转学。
3.让减肥滚蛋
会上有很多人歧视胖人,一个孩子胖还是瘦,跟他的人格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让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节食减肥,他反而会越来越胖。 建议:不要把食物分成“好食物”和“坏食物”,把它们叫作“日常食物”和“偶尔食物”。而“垃圾食物”的说法会让人产生罪恶感,只会让人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而人心情不好又会暴饮暴食。
4.远离酒精和毒品。
很多孩子被管得比较严,孩子很少喝酒。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酒精和毒品是坚决不能碰的。
5.撕开 络的面纱。
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别上 ,因为不上 做不到,但是 上又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
以上是很危险的大陷阱,我们要想办法绕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