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后防大涝,警惕下半年北方洪涝

今年自五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到处干旱高温,进入8月份传统暑夏高温季,各地更是频现高温干旱现象:8月19日,极目新闻 道,因长江流域出现旱情,卫星图片显示鄱阳湖、洞庭湖都已“瘦成一道闪电”。此前,中国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洞庭湖和鄱阳湖水面面积较6月已缩小3/4。

7月11日洞庭湖水域卫星图片

7月11日鄱阳湖水域卫星图片

8月17日,水利部新闻发布会消息,7月以来,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偏少、水位持续走低,中小型水库蓄水不足,多地土壤缺墒。总体来看,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耕地受旱面积1232万亩,83万人、16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

8月15日洞庭湖水域卫星照片

8月15日鄱阳湖水域卫星照片

再看重庆。嘉陵江断流见底,截至8月15日8时,重庆市33个区县部分地区土壤轻到重度缺墒,全市51条河流断流,24座水库干涸,2138眼机电井出水不足。

嘉陵江河道

嘉陵江河道远景

再来看8月份重庆山火,基本上都是高温干旱引起的。毕竟今年重庆 称是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为高温干旱的一年。
重庆涪陵南川山火

8月17日、18日,涪陵区和南川区相继突发山火,市、区两级救援力量立即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截至8月20日8时许,4起火灾现场明火均已扑灭,无人员伤亡。

重庆江津山火

据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8月18日22时许,江津区支坪镇仁龙村发生山火。经过市、区两级全力处置,截至8月21日24时,山火东线、西线已扑灭,南线火势已有效阻断,正全力以赴阻击北线,无人员伤亡。火情发生后,市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先后组织综合救援力量1900余人、专业扑救人员466人,投入各类扑火装备2536台(件)、消防车17辆、救护车5辆、直升机3架参与处置。经初步评估,火场过火面积近100亩。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重庆大足区万古镇山火

2022年8月20日下午14时43分左右,重庆市大足区万古镇新石村所辖山林发生火灾。重庆市和大足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现已组织市区应急力量1500余人紧急扑救。目前,无人员伤亡,周边群众已转移安置。过火面积和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重庆铜梁山火

8月20日15时左右,重庆市铜梁区与大足区毗邻的永嘉镇圣水村、围龙镇龙韵村山林发生火灾。铜梁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坐镇指挥,迅速组织应急力量650余人紧急扑救。目前,无人员伤亡,周边群众已及时转移安置。过火面积正在核查,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重庆开州山火

2022年8月21日15时42分许,开州区竹溪镇三升村发生一起火情。开州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全力扑救。目前,附近居民已及时疏散,其中两个火点明火已经扑灭,无人员伤亡。

24日,在 交媒体上,众多志愿者们的无畏精神感动了不少 友,摩托车友自行组织运送救援物资、重庆山火市民踊跃 名志愿服务等话题一次次冲上热搜。

甚至在抖音上,很多人说因为高温热浪,街拍的高楼明显可见在高温热浪中影像扭曲。而对比的是2020年8月,重庆朝天门因为洪水水位上了热搜!

而这些只是大部分人因为现如今资讯发达,通过各个 交软件被动接收到的一些信息。我们再来看看全国范围。 

从今年6月13日开始8月底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此次高温热浪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受降水偏少及持续高温影响,长江流域出现罕见旱情。目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注意看图,高温区域的旱情分布,基本以兰州至郑州可画一根直线将南北明显区分出来。基本是长江、珠江流域原本水系丰沛的地域出现严重干旱,甚至在这些流域往年6月份还是属于汛期。反观黄河流域,近几十年,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是属于夏季高温少雨的季节,对比南方降雨量,同期应该是黄河流域的旱情更为严重。所以才有了国家耗费巨量人力物力,花费十几年时间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
有人说,这是极端天气,就和08年冰灾一样,几十年甚至是百年难遇。但是我认为这种情况在往后可能会越来越常见多发。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最新 告,刚刚过去的7月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而今年的极端高温过程是在全球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的大气环流背景下发生的。近期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几乎绕地球一周,仅在印度附近地区发生明显断裂。南美洲北部和中非南部也处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

  全球气候变暖是大背景。全球变暖使高温热浪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强。6月以来,欧洲、北非、中东和南亚、美国普遍遭遇高温热浪,多国气温破历史纪录,欧洲可能正遭遇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我国西北、西南、华北至华南都发生了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因此全球气候变暖是长江流域出现异常高温的大背景。

  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是旱情发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稳定且维持时间长,与大陆高压合并后控制范围更广。特别是进入8月以来,高压中心强度迅速增强,控制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受其影响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40℃以上的高温天气。

  辐射增温明显。暖高压控制盛行的下沉气流十分有利于地面增温,空气干燥,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出梅以来长江流域常常晴空万里,地面增温迅速,导致持续的高温天气以超强的形式呈现。

另据《2022年干旱数字 告》指出,干旱对全球 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广泛且被低估了的影响。自2000年以来,全球干旱出现次数和持续时间增加了29%,全世界正处于干旱管理的 “十字路口”。

自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国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我国大力推进南水北调,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防霾治沙以及大型水利设施修建等系列工程。传统意义上的我国北方区域正在悄然改变,少了沙尘,少了雾霾,少了污染,多了温暖,多了降水,多了绿色,也多了晴朗的天空。

气候是周期性发生变化的,变化也会周期性的转变并维持。在历史上,中原地区一直都是人员密集的发达区域,意味着产出丰富,气候适宜。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绿化面积达到百分之三十多,到了清末绿化面积骤降到不足百分之十,可能也是中原地区慢慢转化为一般概念上的北方地域的一个原因。

而现在可以看到的,气候变化已有预兆。所以我推测,近几年属于一个大气候改变的混乱期,或者叫重归混沌期。南方高温干旱可能近几年还会爆发,并且比较频繁,毕竟全球变暖已是不争事实。而北方在这混乱期内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毕竟北方地势更平坦,平原地区没有地势落差进行洪水引流,城市则更缺乏排水排涝经验。水火无情,如果北方大面积洪涝绝对比南方水域年年修水利前提下的防范难度和损失程度更大。

巴基斯坦自六月以来大洪水

巴基斯坦自六月以来大洪水

既然属于一个气候变化混乱期,可以预计的最快时间就是今年的晚秋季节,全球高温模式逐渐下线,而高温蒸发的水汽在大气层循环,还得落下来。6月初开始到9月初巴基斯坦全国全疆域性的大洪水已经在发生。对应的时间段正好是我国高温干旱时间段。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毕竟南方已经干旱这么久,有雨水的话,干涸的河道湖泊,山川沟壑,植被层、土层吸水排水度都比北方能承受更多降雨量。警惕我国北方下半年洪涝灾害,这绝不是玩笑话。

毕竟 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就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挖掘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潜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