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和“极客时间”功能对比分析:如何做“好好学习”的笔记功能?

一、调研的目的

最近发现用户在学习“好好学习”APP课程内容的时候,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记录沉淀自己学习时的笔记,或者学习后的感想和收获,非常不方便,想学习回顾时,操作起来也非常繁琐。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用户学习的收获感更强,决定设计好好学习这款产品中的笔记功能。

上这个新功能之前,去调研一下同行业行业领先,口碑领先的两款产品的“笔记”功能,比较一下哪个好,抄什么,怎么抄。

二、好好学习“笔记”功能用户、场景、需求

课程内容分为读书、职场、文化、生活四个大类。内容来看,目标用户群体为职场青年、创业者,同时照顾到女性、妈咪、大学生等人群,我分为职场用户和生活用户。

三、“好好学习”产品的现状

产品目前,用户处于学习,但是没有沉淀或写感想和收获的地方。

  • 为了是用户学习收获的体验感增强;
  • 也为了增加用户的粘性。
  • 决定设计笔记功能,并且调研目标产品,借鉴可用得上的功能或逻辑,来迭代和优化产品。

    四、调研目标产品有哪些?

    本次调研,挑选了典型的竞品“得到”以及口碑不错的知识付费产品“极客时间”的笔记功能。

    (1)得到

    简介:,为你提供最省时间的高效知识服务。团队出品,提倡碎片化学习方式,让用户短时间内获得有效的知识。每天20分钟,在这里学知识、长见识、扩展认知,终身成长。

    (2)极客时间

    简介:极客时间是极客邦科技出品的 IT 类知识服务产品,内容包含专栏订阅、极客新闻、热点专题、直播、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的知识服务。

    五、功能逻辑是什么?

    1. 功能逻辑

    得到的笔记功能:

    1. 注重用户与用户的关注与交流,并且注重知识的沉淀;
    2. 运营人员会把评论比较好的推送到知识城邦,种子用户的进一步培养;
    3. 用户可以把自己的笔记,评论,转发等等作为感受的累积放在笔记中,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来分类。

    极客时间的笔记功能:

    1. 用户之间可以互看评论,并点赞,转发;
    2. 运营人员不参与笔记的推送;

    总结:从功能逻辑来看,得到注重用户之间的关注与评论,极客时间目前还处在评论上面,不能关注感兴趣的用户的评论;对于好的内容,得到会有专门的栏目-知识城邦展示,极客时间目前还只是在推荐页面展示;对于用户对笔记的主动权上面,得到可以自己命名笔记本,按自己的逻辑分类笔记,并把留言转发作为笔记沉淀,极客时间是按目前APP的栏目进行划分,并把专门的划线笔记作为笔记。

    2. 功能框架

    得到的笔记功能:

    1. 入口比较深,我的-我的内容-笔记;
    2. 注重用户已自己的思维归类,归类到笔记本中;
    3. 笔记的范畴比较多,不仅仅是划线笔记,留言和转发都可以添加到笔记;
    4. 注重知识的分享,有一个专门的知识城邦,可以分享自己的笔记内容,也可以把我关注的人和得到精选的一些笔记推出来。

    极客时间的笔记功能:

    1. 入口很容易看到,直接学习-笔记;
    2. 按APP的栏目分类,栏目为一个文件夹,栏目下面的笔记内容归纳到这个文件夹下面;
    3. 划线笔记的内容归纳到笔记中。

    总结:从功能框架上面,得到的入口较深,极客时间笔记相对容易看到;得到对笔记的自主性把我比较多,可以新建文件夹归类;极客时间笔记和留言是分来来展示。

    3. 业务流程图

    得到的笔记功能:

    1. 业务流程相对比较简单;
    2. 会有4个动作记录到笔记:划线,笔记,评论,转发;
    3. 我这边围绕划线和笔记,做了个详细的流程图,会有添加笔记,标签,私密和评论书否有内容的异常判断。

    得到笔记功能流程图:

    极客时间的笔记功能:

    1. 业务流程相对比较简单;
    2. 只有一个记录到笔记:划线;
    3. 我这边围绕划线,做了个详细的流程图,主要涉及字数是否>2000的异常判断。

    4. 交互体验

    得到笔记关键页面和典型交互:

    极客时间关键页面和典型交互

    六、功能的核心关键点是什么

    (1)得到笔记功能:后台新建表收录各项评论,划线和转发,并判断各个地方的调用条件。

    由于得到的笔记在知识城邦还有笔记的页面,被画笔记的文稿都有展示,所以汇总笔记的同时,如何调用,是个需要细分并且要测试的重要环节。

    (2)极客时间笔记功能:后台新建表并收录各个划线。

    七、差异点

    对比了两个APP的笔记功能:

    不同点:

  • 得到有一个知识城邦的平台,可以推送自己笔记内容、关注人的笔记内容和运营人员精选的内容,互动性比较强;然后会把评论、转发、划线、笔记的内容都作为笔记,覆盖内容比较广;添加笔记的时候,可以选择私密,注重隐私性;可以选择标签和笔记本的功能,更方便用户细分。
  • 极客时间是按照栏目分类,简单清楚;划线有背景色,更清楚,不影响阅读,体验感好;内容有字数限制,防止恶意刷文字导致服务器不稳定。
  • 八、结论

    1. 抄不抄

    极客时间和得到,笔记功能作为已经成熟的功能,从上述的异同点来看,都有可借鉴的点,是可以抄的。

    2. 抄什么

    其实从上述调查来看,可以把笔记作为2步来看,第一步类似极客时间的,笔记做给自己看,收获;第二步类似得到的,开发一个栏目出来,分享给大家看,让收获感通过分享创造更大的价值。

    具体如何抄,罗列如下:

  • 从功能逻辑上,第一步,用户可以做笔记,但用户之间是看不到的;第二步,可以新建一个栏目推送,互看,互关注,互点赞等;
  • 从功能框架上,第一步,不需要做专门栏目,直接在我的下面减一个入口笔记,做文件夹功能,方便按用户的想法归纳;第二步,可以做专门栏目,入口浅一些用来互动交流。
  • 从业务流程图上,第一步,划线和笔记没必要分开,可以仿照极客时间,简单直接一点;划线和留言可以作为知识沉淀到笔记;字数需要有限制,2000字。第二步,可以设置隐私和标签,推送到互动栏目。
  •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1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