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电信 络诈骗也进入多发期。公安部数据显示,全国公安机关在2020年一共破获了电信 络诈骗案超过25万起。而在最近,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假借疫情防控的名义实施诈骗。
骗术一 冒充疾控中心发送疫苗预约假消息
近期,多地频繁出现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发送“新冠疫苗预约信息”,引诱人们点击包含木马 址的虚假链接,套取个人信息以借机进行诈骗。类似案件在境外同样多见,在美国,追踪新冠疫苗骗案的 络安全公司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到去年11月,包含“疫苗”和“新冠病毒”的域名增加了超过一倍至大约2500个,许多只是投机抢注,但部分用作“钓鱼”骗案,附带有害链接。
划重点:警方提醒,如果收到含有不明链接的短信,请千万不要随意点击。
骗术二 冒充班主任要求家长缴纳疫苗费用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则是潜入到一些班级家长群内部,“克隆”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发布虚假信息,要求家长交纳疫苗费用等等。
划重点:国家卫健委再次强调,新冠疫苗接种的全部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居民个人不负担费用。卫健委还指出,目前全国的疫苗接种按照“两步走”进行。第一步,主要是针对9类高风险人群开展接种,例如海关边检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等,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爆发的风险。第二步,随着疫苗的附条件获批上市,或者疫苗产量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疫苗投入使用。
骗术三 春运退改签、核酸检测诈骗
除此之外,还有假借火车票、机票退改签的诈骗,以及“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等等类型的诈骗。
划重点:国家反诈中心提醒,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的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当你接到96110的来电时,一定要记得接听。这是全国反诈骗中心统一的预警专 ,如果接到电话,说明你或家人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或者你们属于易受骗的高危人群。
骗术四 假疫苗谋财害命
疫情诈骗同样出现在国外。路透 搜索“暗 ”及即时通讯软件,轻易找到多条出售新冠疫苗的信息,有邮件承诺让买家加入“优先采购”的秘密名单,也有 站以500到1000美元或同等价值的比特币出售疫苗。
划重点:美国联邦调查局及国际刑警呼吁,提防与疫情相关的骗案,警告假疫苗可能危害生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