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普通话现场考试暂停
为了能尽快拿到普通话证书,她通过百度搜索“普通话考试”等关键字后,一些看似像官方的 名 站映入眼帘,“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官方 名 站。”刘静说。
(图:百度搜索普通话考试相关关键字页面)
刘静点击进入这些 站发现, 站页面显示给人感觉较为正规,随后会弹出 名咨询窗口,让添加老师微信缴费代 名。“官 弹出个窗口跟我聊天,我觉得不靠谱。”
但在刘静加入的普通话考试互助群中,有很多考生因为未能及时甄别这些山寨 站被骗。
后来,刘静找到了真正的普通话在线 名官 ,“当时我几乎把每个省市的 名全看了”,但只有个别地区举行考试,又因政策和疫情原因,无法成功 名。
刘静还曾电话联系过北京多个地区普通话测试中心,工作人员均告知暂无举办考试计划。
“官 ”自称100%预约 名成功有测试站内部通关名额
同样和刘静有相同困扰的胡先生和罗先生,为了尽快 名普通话考试,在山寨 站添加了“老师”微信。
胡先生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披露,收费项目中,一项为199元,主要服务 名,百分百保证预约 名成功,保障拿到二乙等级证书。另一项为399元,给提供普通话考试原题,保障通过二甲等级。一乙则需599元。
(受访人与“山寨 站”老师微信聊天;图:受访人提供)
随后,该位高老师发来“对公支付二维码”,为了能尽快 考,胡先生使用支付宝付款399元 名。
(图:山寨 站“老师”提供对公支付二维码扫描结果)
胡先生称,缴费过后便安心等待老师通知 名成功的消息,没想到左等右等,却一直没有 上,理由是开放的考位名额已满,“他最近跟我说4月16日能考试,但是也查不到自己能 上,咋考啊,估计也是不靠谱。”
缴费 名半年后迟迟不能考试要求退钱遭拒
从2021年9月份缴费 名,到现在2022年4月初,一直没有 名成功。该“老师”对罗先生解释说是受疫情影响,没有考试安排。
2022年3月8日,罗先生向“老师”再次询问 名考试进度事宜,并发现此前下载的“阔知学堂APP”已无法登录。
该“老师”回复称,已换APP,让罗先生重新下载一个新APP“鹅学习”。罗先生心中感到一直被拖延欺骗,愤而提出退款要求,但对方表示退不了。
据企查查显示,该公司已于2021年11月17日被注销。被注销前,曾被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69000元,处罚事由为“违反广告法”。
山寨 考 站的“公共”马甲
(图:多个 考 站“相似度较高 页”)
在 页底部显示为“漳州市鼓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漳浦分公司”的 考 站,弹出对话框中内容提示,一名自称姓王的老师发来消息称,“ 考已经开始,今年将实行最新改革政策,如需了解 考时间、地点,需要加老师微信。”
自称系负责全国普通话 考水平测试站有官方授权
(图:“山寨 考 站”王老师微信所发消息)
官方回应:未与任何机构或个人合作谨防上当
据查询,北京市官方普通话测试机构,全称为“北京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系事业单位。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要是有普通话考试测试,在官 显著位置会有公告。
该 名通道,是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官方 名入口,也是唯一正式渠道,“我中心及所属分中心不会与任何机构或个人合作,不会委托任何人开展代 名、测试、培训等相关业务,所有测试名额均投放在官 。”
上述《说明》表示,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将有非常充足的测试名额投放,能够充分满足 会及高校考生的测试需求。
“普通话 考乱象”律师解读涉嫌违规违法
针对上述“普通话 考乱象”,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付建律师认为,这种做法在民事上是一种违约行为,在刑事上可能涉嫌诈骗。如果类似 站没有 名成功,使考生无法达成合同目的,可以追究这些 站的违约责任,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该 站成立之初目的是诱导考生缴纳费用而不提供服务,则可能涉嫌诈骗,若金额较大可以向公安机关请求立案,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自称姓王的老师,如故意篡改教育部官方信息并进行传播,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处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其次,该“老师”利用虚假信息与考生进行交易,不符合诚实信用原则。最后,故意传播假消息以达到牟利的目的,非法占有他人财物,金额较大的则涉嫌诈骗罪。
“老师”称其有官方授权,这一行为具有欺诈性,考生与其订立合同是无效的,该 站应该返还考生 名费,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如被骗考生人数众多,且诈骗金额较大,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可以联系公安机关处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