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5671字,预计阅读完时长12分钟。
一、确定方向
求职前有一件事情一定要做好——确定自己的方向!
这里的方向包括2个方面:一个是大学毕业后的方向;另一个是未来工作的方向。
1、大学毕业后的方向
大学毕业,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毕业后该怎么办?不同的人,根据各自的情况,都有不同的选择。但殊途同归,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向:工作、出国留学、保研、考研。
1)经历概述
我没有经历过保研,所以不做评论。对于其他3类,我都曾尝试过,给大家讲讲我是怎么在这3者中选择的吧。我最初的想法,是毕业后直接工作,如果拿到的offer不满意,便出国留学作为兜底方案。后来因为目标变为了做AI产品经理,又考虑到做AI需要硕士以上学历,所以我在19年的5月底回学校开始了考研。考研1个月后,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得到一个AI产品经理的实习offer——也就是我的目标岗位。我想,既然以我现在的能力已经能够达到我的目标,那为什么还一定要读个研?所以我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考研,去进行了AI产品经理的实习。
2)经历思考
我的这段经历,经过了2次方向的调整,最终才选定,工作!尽管如此,我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为做AI产品经理做铺垫!通过我的这个故事,想告诉大家的是:无论你是选择工作、留学、保研还是考研,一定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向!
3)明确目的
有的人考研是因为看见周围的人都读研,觉得自己也应该去读个研;有的人选择出国是因为看见朋友都出国了,觉得自己也应该出国留个学。这样想并没有错,但是前提是你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你读研是因为以后自己想做的岗位对学历有要求?或者以后的目标就是做科研?还是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希望利用研究生几年再提高一下自己?甚至只是希望能够再体验几年校园生活?你出国是因为以后想做大学老师必须有留学经历?或者以后想在国外发展?还是想开阔自己的眼界?
无论你的目的如何,无论这个目的别人是不是觉得不合理,至少你自己要清楚,你做一件事要有方向。想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考研、为什么选择出国,有没有成本(机会成本、时间成本等)更低的方案能达到目的?
考虑清楚了,再做选择!
2、未来工作的方向
如果你选择的毕业后方向是工作,那么你将面临下一个选择!你做什么工作?
如果你还没有确定的意向工作,可以这样去考虑:行业—>岗位类型—>细化领域。以互联 行业为例:互联 行业包括研发、产品、设计、销售等岗位类型;研发类包括前端、后台、移动端、算法等细分领域,产品类包括策略、商业化、电商、AI等领域。
如果你连你也不确定自己应该去什么行业,做什么岗位,你可以先进行自我分析。
二、自我分析
拿出一张纸,写出:
写得越多,说明你越了解自己,越清楚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在找工作中尽量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项。
根据自我分析,综合考虑背景、喜好、能力等因素,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方向,然后在学习和实践中,去了解、探索,最后选定 1 个方向走下去。
三、简历准备(重点)
在你选择了一个或几个方向后,你还需要一份不错的简历,让你能获得这些方向岗位的面试机会。很多人在求职季兴奋地投出了几十份简历,结果往往是石沉大海,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我帮不少朋友修改过简历,总结出一些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历的基本原则是内容围绕求职意向展开。
1、简历的内容
一份完整的简历至少需要包含这些内容:
1)基本信息;
2)教育背景;
3)实践经历(实习、项目、研究等);
4)其他信息(技能、兴趣爱好、证书等)。
2、基本信息
1)个人信息:必备信息——姓名+手机+邮箱(手机 建议使用3-4-4格式,例如 152-4628-3568;邮箱尽量用语义化的英文邮箱,不要纯数字QQ邮箱),年级/微信/QQ可不写,身高/体重/民族/血型/住址等与岗位无关的信息不要写。
2)照片:互联 行业求职可不放,如果对自己外貌有信心可以放一张在专业照相馆拍摄的证件照,一般蓝底或白底,不要使用自拍照或生活照。
3)求职意向:这个非常重要!很多HR或者帮忙内推的人如果看到没有求职意向可能就直接放弃这份简历了,他们也不知道让这份简历进入哪个岗位的流程好。如果确实有不同岗位的意向,可以针对不同岗位分别准备一份匹配度高的简历。
3、教育背景
1)学历背景:必备信息——学校+专业+学历+时间,985/211/双一流/海外名校是加分项,但不用特别说明,一般的名校HR都比较熟悉。如果不止一段教育经历,则按时间倒序写。加分项教育背景可紧跟在基本信息后面,如果学校不是很好可以将教育背景放在简历靠后的位置,弱化学历带来的影响。
2)荣誉/奖励:含金量高的如省级/国家级奖学金、竞赛获奖可以都写上;含金量不高的如绿色环保证书/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不要写。
3)成绩:专业前30%可以写,没有前30%但均分或GPA高也可以写(比如均分 90),成绩一般就不要写了;排名特别靠前还可以写1/196,2/196之类的。
4)主修课程:专业主修课程如果和求职岗位有关且简历有空余空间可以写,无关则不要浪费篇幅。
4、实践经历(重点)
实践经历主要包括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
1)经历写什么?
实习经历很好理解,就是你到各个公司实习的经历;项目经历主要包括比赛/创业/ 团/活动/ 会实践相关经历。
如果没有求职岗位相关的实习经历,在校期间的项目经历就是你整个简历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有与求职岗位相关的实习经历,那实习经历便是决定你的简历是否能被HR和面试官捞的关键内容。
但无论是实习经历还是项目经历,一定要写和求职岗位相关的内容!
2)经历怎么写?
前提:经历的内容和求职岗位相关。
有实习经历重点写实习经历,没有实习经历重点放在相关的项目经历上。
① 写前复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这个项目主要是做了什么?(梳理清楚,找出亮点)
为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满足了什么需求?
怎么办:这个项目你是怎么做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怎么做?
② STAR法则: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
Situation:做这件事的背景,是在什么情境下做的这件事;
Task:在上述情境下,你的任务是什么?
Action:你做了什么?你为上边的任务所付出的行动;
Result:结果怎样?从你的行动中,得到了什么?有没有完成目标呢?收益怎么样?
e.g.在京东自研小程序项目从0到1刚启动2个月的情况下(情景),为完成小程序生态对外发布(任务),首先对各家小程序IDE做竞品调研,梳理了IDE产品建设的规划思路,根据规划思路进行了三期迭代(行动),成功使得小程序IDE达到了对外开放的完善程度(结果)。
③ 数据量化:用数据增强说服力
e.g.文案海 宣传方面包括京东内部门户 站“主要信息”轮播图、发送全员信的方式,扩大了小程序在内部的影响。
改:文案海 宣传方面,内部门户 站持续5天播放小程序轮播图,同时发送全员信至8万员工,文章阅读量超8000,主动联系部门60+,转化率达10%。
④ 结果强化:通过排名、奖项、荣誉等突出能力
eg1.在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全国前20);
eg2.绩效在部门所有实习生中第一,获得xx荣誉称 。
⑤ 包装美化:通过修饰适当美化一些普通的工作内容
eg1.和业务沟通——深度对接超过10个业务方;
eg2.办理入职——办理全公司共计xx人次入职工作,无一出错;
3)经历太少怎么办?
① 深度挖掘
首先,明确求职岗位对应的要求。需要哪些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经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各种求职 站或者招聘官方查看对应岗位的职位描述。
然后,回忆大学几年的参加的 团、项目、研究、竞赛等经历,深度挖掘和所需能力相匹配的经历,只要稍微相关的内容(哪怕相关性只有一点点),也可以加大篇幅,调整轻重,重点写相关的这一部分。如果这些经历与求职岗位工作内容确实无关,但能体现招聘方需要的能力也OK。
② 提供作品
研发: 站、小程序、APP应用、模型等,最好有demo可以查看。如果GitHub活跃度还不错甚至有过开源项目的贡献,可以将自己的GitHub地址写上;
产品:产品体验 告、竞品分析 告、一套完整的产品原型图、PRD、BRD等;
设计:一套完整的App/ 站设计稿等;
注意:不要单纯的文字描述,也不用提供源文件,将以上内容通过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提供在简历中即可。
③ 细化内容、优化排版
经过上面2步后还是不够一页内容的话,可以考虑细化内容、优化排版作为权宜之计额,待后面经历丰富后要及时修改、完善简历。
细化内容:将简历中的经历、荣誉/奖励、学历背景等描述得更加详细来扩容内容;
优化排版:通过调整字体大小、行间距、段落间距等方式撑篇幅。
4)经历太多怎么办?
① 学会取舍:筛选、排序、去重
筛选:岗位无关的经历首先排除。
排序:经过筛选的相关经历,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挑重点写。
同类型经历(如实习):公司知名度≈岗位匹配度>实习含金量(知名公司>不知名公司,岗位匹配度高>匹配度低);
不同类型经历:实习经历>项目经历 > 校园活动/ 团经历;
去重:写在简历上的经历尽量突出不同能力,不要堆砌体现相同能力的经历。
e.g. 在A公司实习时画原型图,B公司实习时也是画原型图,就可以省去一段或者看看这2段经历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体现了其他能力。
② 详略得当
和岗位匹配度高的、大公司的经历重点写;普通经历适当压缩,描述清楚即可。
切忌直接堆砌经历!比如只是把大学期间的各种经历铺在简历上,完全看不出重点和亮点。泛泛而谈和重复啰嗦是2个极端,需尽量避免。
5)其他注意事项
① 贴合JD:经历在描述上,要尽量往JD(职位描述)需要的能力和经验上去靠;
② 逻辑清晰:思维清晰、有逻辑性。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分点、分类描述;
③ 语言简练:每一段经历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尽可能减少重复描述。
5、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和求职岗位相关可以写、能体现学习能力强的可以写、产品岗能体现你对生活的热爱与情怀得可以写,其他无关的信息尽量少些或不写,留更多空间给重点的经历部分。
1)专业技能
e.g.【计算机基础】:Python、SQL、JavaScript、C、Java等; 【办公软件】:Office套件;Xmind;OmniGraffle;Process On、Axure、Sketch、墨刀等原型设计软件。
2)兴趣爱好
e.g.美食、音乐、古风
3)语言能力
e.g.英语,雅思7.5
4)证书
e.g.钢琴八级
5)个人评价
很多人看到一些求职模板上有个人评价这样一个模块,在写简历时也会跟着写,在此我建议不要写个人评价。
个人评价是非常主观的内容,HR或面试官通过一张简历无法论证这些评价是否客观正确,所以一般不会去看。写上反倒占用简历的空间。
6)其他你想让面试官看到的有价值的内容
四、提前准备
明确方向并准备好简历后,就可以边投简历求职边准备了。准备的过程分为2个方面:理论学习 & 实践。
1、理论学习
1)学校课程
对于求职意向岗位是研发的科班学生,学校课程是最好的基础。在校期间的计算机基础学习越扎实,以后的成就就越高。
并且,课堂是经过老师精心准备的,一节课认真听下来学习知识的速度相比于自己课后去看书等方式要快很多。
2) 络视频
对于研发岗,不仅需要学会学校的基础课程,还需要有一些实战经验。而类似产品、运营这些岗位,大学里是没有对应的专业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借助一些其他渠道获取知识。
视频学习 站&APP:
研发类:慕课 、中国大学MOOC、牛客 、阿里云大学、实验楼、黑马程序员、Udacity、腾讯课堂、B站、极客时间、拉钩教育、SegementFault等。
产品运营类:三节课、起点学院、 易云课堂、腾讯大学、混沌大学等。
3) 上官方教程
对于技术类的知识,一般都有相应的官 ,可以通过边阅读官 的文档边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
e.g. React中文官 文档
4)阅读书籍
对于课堂知识的补充或是课堂之外的知识,还可以选择通过阅读书籍获取。书籍的好处在于系统、完整!
资讯平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PMCAFF、36氪、虎嗅、得到、产品壹佰(Web端)、创业邦、产品研究院、PMTalk等。
6)google、bing、百度
当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自己思考和查找,不要一有问题就问别人,尤其是在职场上!查找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学习——google、bing、百度等。
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内容,可以去专业的 区 站上查找。e.g.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去Stack Overflow、SegmentFault上查找。
7)请教周围的朋友、老师等
对于不懂、不会,且搜索不到满意答案的内容,可以请教一下周围的朋友、前辈、老师等。
2、实践
实践是提升能力最快的方式!对于经历不足、简历找不到内容写的同学更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常见的实践方式包括:比赛、课题研究、实习等。
对于毕业后目标为工作的同学来说,我更加推荐实习!
① 对于企业,实习过的人熟悉工作流程,能更快进入工作状态。
② 对于个人,实习提高的能力更加贴合企业的要求;实习比校园项目更容易受到HR或面试官的认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