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护航“天舟”奔“天和”

新华 西安5月30日电(田枝、吕炳宏)5月29日晚,我国成功发射天舟二 货运飞船,约8个小时后,天舟二 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实现快速自主交会对接。作为这次任务的轨道计算备份中心与测控 调度管理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成功实现对货运飞船与核心舱双目标轨道确定以及飞行轨迹实时监视计算等工作。

据了解,与2017年实施的天舟一 货运飞船与天宫二 空间实验室的交会对接一样,这次任务同样需要完成快速自主交会对接,但相比于4年前,地面更加“放心”了。

“天舟一 与天宫二 交会对接任务中,地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远距离导引控制等干预操作,而此次任务中,天舟二 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采用全程自主交会模式。”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席涛说,“经过天舟一 任务对自主交会对接技术的全面验证,我们已经可以较为放心地让天舟二 ‘自己找路’。在此期间,地面只对飞船的轨道及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计算,基本不会进行干预控制。”

为进一步提升轨道计算精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研究员何雨帆带领团队经过数月攻关,不仅对任务软件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和测试,还研发了一套备份软件。每次轨道计算都会同时启动两套软件,并对结果进行比对,以确保对外发送轨道的精度。

5月20日,天舟二 货运飞船发射因故推迟。对于轨道计算团队来说,这不仅仅是“太空快递”晚几天发货的问题,发射段配置与控制策略等关键参数都需要重新复核与计算。面对突发状况与陡然提升数倍的工作量,中心副研究员何雨帆鼓励团队说:“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要对别人负责,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人的努力,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目前,我国航天任务愈发密集,同步开展2至3次发射测控任务在这个中心已成为常态,同时对我国有限的陆基测控资源也造成不小的挑战。

“为此,我们利用任务间歇期组织各任务组练操作技能、练应急处置、练岗位协同,实施专业自训、岗位分训和任务合训相结合的高频度、小规模、多岗位模块化训练,实现了多类岗位的通用融合,大大提升了多任务并行情况下的任务实施能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永安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