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转账方便快捷,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1月29日,江北警方通 了一例诈骗案,该诈骗团伙成员冒充班主任潜入家长群中,利用 络转账缴费实施诈骗。目前,6名嫌疑人已全部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
骗子潜伏家长群两日
换头像换昵称跟班主任一模一样
去年11月16日下午,江北区公安分局接到家长 警,称有人冒充班主任在群里收取资料费,有大量家长上当受骗。
接警后,江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重案大队迅速立案侦查,并成立了专案组。经过 上跟踪研判,民警一步步还原了案发经过。
11月14日(星期六)下午15时,嫌疑人通过添加该班级一学生微信进入了班级群。在群里潜伏2天之后,嫌疑人偷偷将自己的微信头像、昵称、简介等全部替换成与班主任徐老师一模一样的信息。
———
骗子群里发消息收资料费
十分钟不到26名家长受骗
11月16日(星期一)下午15时50分许,嫌疑人在群内发布消息,称学校新订购了一批学习资料,共计需收取费用500元,随即附上了一个二维码。
在短短10分钟内,有26名家长向嫌疑人转账,受骗金额达到1.3万元。诈骗得手后,嫌疑人快速退出了微信群。
专案组民警通过侦查分析,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
今年1月11日,经过进一步研判,民警发现张某的车辆正停在永川卫星湖一居民楼附近。
通过密切配合,专案组成功将该团伙一行6人全部抓获。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为方便家校沟通,老师们在建家长群的同时,务必提升QQ群、微信群的安全设置。“加群方式”为需要验证消息,“访问权限”设置为非群成员不得进入,将QQ群的“会话权限”设置为全员禁言,非管理员就不能再在群聊中发出任何消息了。
另外,老师在接到家长加QQ、微信的请求时,务必要加强防范,确认家长的真实身份后才可以通过请求。
家长更要学会分辨信息真假。学校一般不会在群内发送二维码收取费用,更不可能要求家长缴费到个人银行账 。因此,不管是在微信群还是QQ群,家长在收到任何扫码支付费用的消息时,切勿急于汇款,一定要直接与老师或校方核实真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