檃括和集句:以苏轼和辛弃疾等人作品为例

一,檃括

檃括,也作隐括,檼栝。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另外种体裁。词中多有此体。

1,苏轼《定风波》重阳,括杜牧之诗。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世事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

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附:杜牧原诗《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2,辛弃疾《水龙吟》

爱李延年歌,淳于髡语,合为词,庶几《高唐》,《神女》,《洛神赋》之意云

昔时曾有佳人,翩然绝世而独立。

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

宁不知其,倾城倾国,佳人难得。

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

阳台下,襄王侧。

堂上更阑烛灭,记主人留髡送客。

合尊促坐,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当此之时,止乎礼义,不淫其色。

但啜其泣矣,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附:A,《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B,宋玉《高唐赋》一妇人辞曰: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C,《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对曰: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舃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D,《毛诗关雎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忧在进贤,不淫其色。

E,《诗王风》: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二,集句

集句是集前人诗句而成诗。作集句诗的人须熟记古诗句,用来顺畅自如,不露缀合痕迹。晋傅咸作《七经诗》最早,宋人王安石,文天祥都有此类作品。以后写者渐多。所集多是唐人诗,称“集唐”。集杜甫诗句,则称“集杜”。

1,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简注:集经,摘引包括《易经》,《诗经》,《礼记》,《论语》,《孟子》,《史记》等书中的语句。

进退存亡,《易乾文言》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行藏用舍,《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小人句,《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衡门句,《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日之句,《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去卫灵公,见《论语卫灵公》。遭桓司马,见《孟子万章上》。东西句,《礼记檀弓上》孔子曰: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丘何为句,《论语宪问》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2,清吴镇《集唐寄孙仲山》(七律)

野渡临风驻彩旗,(杜牧)

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

一春梦雨常飘瓦,(李商隐)

二月垂杨未挂丝。(张敬忠)

对酒已成千里客,(卢纶)

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适)

车箱入谷无归路,(杜甫)

逢著仙人莫看棋。(许浑)

3,汤显祖《牡丹亭》第十九出

群雄竞起向前朝,(杜甫)

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平原好牧无人放,(曹唐)

白草连天野火烧。(王维)

第二十出

魂归冥漠魄归泉,(朱褒)

使汝悠悠十八年。(曹唐)

一叫一回肠一断,(李白)

如今重说恨绵绵。(张籍)

三,评说

以上介绍了古诗词的两种特殊写作手法:檃括和集句。古人好像并不讲究什么著作权的事,谁檃括,谁集句,就算是谁的作品,署谁的名字。这两种手法,在今天,似乎就免不了“抄袭”,“剽窃”之罪名了。抄活人固然不行,抄古人还是不行。有改动地抄也不行,还要用软件查你的“相似度”。不过,“抄袭剽窃”好象专指论文之类的文章。而檃括和集句的手法是仅限于古体诗词的创作。这两种手法,作为娱乐消遣,还是很有点意思的,既能考验人们掌握古诗的数量,又能显示人们安排组织诗句,驾驭语言的功夫。因此这两种手法或许能在古体诗词创作中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

附图,辛弃疾及相关景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