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气候概况及成因分析
江苏省气候中心发布
01 上半年气候概况
1、气温总体偏高
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省平均气温14.2℃,较常年同期偏高1.8℃,其中各站平均气温12.4℃(赣榆,射阳)~15.6℃(昆山,吴江),空间分布南高北低。各站均较常年偏高0.9℃(丰县,连云港)~2.6℃(昆山),苏南中南部地区偏高最为显著。期间极端最高气温38.1℃,6月7日出现在连云港。极端最低气温-14.6℃,1月7日出现在赣榆。
从逐旬气温距平来看,1月上旬气温显著偏低3.5℃,之后气温一直偏高,尤其是1月下旬至3月上旬均偏高4℃以上,导致2月平均气温创下了有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值(8.5℃),21日三十个站点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极值。3月中旬以来气温一直保持持平或偏高态势。
2、降水大部分地区偏少
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
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66.4毫米,较常年同期(444.7毫米)偏少1.8成
,其中各站降水量为222.1毫米(射阳)~613.5毫米(宜兴),空间分布是东北部最少,西南部最多。除淮北部分地区较常年持平略偏多外,其他地区均偏少1~5成。
从逐旬降水距平百分率图来看,今年以来除1月下旬、3月上旬及5月中旬较常年偏多5成以上外,其他大部分时间段较常年偏少,其中受强对流天气的影响,5月中旬降水偏多达1.7倍。
02 重要天气气候事件
1、1月初出现历史少见寒潮降温天气
1月6~8日强寒潮天气席卷我省,全省各站最低气温分布为-14.6℃(赣榆) ~-7.0℃(东山),其中西连岛(-13.4℃)、海门(-9.4℃)创下了历史新低。此次过程48小时降温幅度东南部沿海地区为大值区,最大值为12.9℃(启东),72小时淮河以南地区降幅均超10℃,最大值为13.9℃(镇江)。
2、三十个站点2月21日气温突破2月历史极值
1月中旬后我省气温持续走高,2月21日全省平均最高气温达到了25.7℃,日最高气温23.2℃(西连岛)~27.5℃(宜兴),沛县等30个站点日最高气温突破了2月历史极值,南京等23个站点进入了历史同期第二高位。
3、春季强对流过程影响大
4月29日-5月1日的大风冰雹及5月14-16日强对流伴随的龙卷对我省影响严重,两次强对流过程特征明显:
一是风力影响范围广。4月30日极大风影响范围大,全省有404个加密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61个站点出现10级以上大风;
二是风力影响强度大。4月29日-5月1日过程极大风速为47.9m/s(南通通州湾,4月30日),超过了我省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极大风记录,共有16个基本站极大风速进入本站历史前三位,其中5站刷新了历史记录;5月14-16日过程浦口23.5m/s(15日)和启东(16日)20.2m/s分别创下本站5月历史同期风力最大记录;
三是突发性强灾情重。今年仅4~5月的两次强对流过程,灾情影响已经超过了近五年的历年灾情。
4、入梅早雨水偏少
今年6月13日我省淮河以南地区先后进入梅汛期,为2000年以来次早入梅的年份,仅晚于2020年6月9日。截止6月30日20时,全省各站降水量为21.1毫米(仪征)~184.8毫米(西连岛),全省平均降水量为69.9毫米,较常年同期(107.1毫米)偏少3.5成,除淮北部分地区较常年持平略偏多外,其他地区均偏少1~5成。
03 成因分析
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主要影响成因是:
1. 由于极涡位置的路径偏移,导致1月上旬寒潮天气造成我省气温显著偏低,2月全省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
2. 4月中下旬至5月南方暖湿气流加强向北输送,高层干冷空气强,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导致我省出现数次强对流天气,其中4月29日-5月1日的大风冰雹及5月14-16日强对流伴随的龙卷对我省影响严重。
3. 6月中旬以来,北方冷涡活动频繁,西太副高脊线偏南,截止6月30日在我省尚未建立稳定的梅雨锋,造成我省6月入梅以来降水偏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