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百色人最喜欢的几种阅读方式

在市图书馆,不少读者到图书馆阅读。

市民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调皮的小风把小花朵的梦吹开一条缝,它想瞧一瞧小花朵的梦里,有没有会唱歌的星星……”4月14日晚,右江区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刘璐瑶小朋友津津有味地读着绘本《调皮的小风》。

朱女士在陪儿子读绘本。

市民罗女士也坚持每天晚上陪女儿丫丫阅读,她表示,陪伴孩子阅读,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关系。有些绘本是无字的,需要妈妈讲解,“她上小学后,识字了,能自主阅读了,我们就做了约定,每天晚上我读一个她想听的故事,她也给我读一个她觉得有趣的故事,至于谁先读,由剪刀石头布来决定。”

“‘双减’政策实施后,一年级就没有纸质作业了,我们老师每天都会在家长群里建议多阅读课外读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识字量,也能拓展知识面。”赵先生说。

“我们给孩子制定了阅读计划,每天至少要阅读课外读物半个小时,这几天他正在看米小圈系列图书。”喻先生说,“现在不需要我们提醒,睡觉之前他都会自己拿书阅读。”

“云时代”让阅读以多种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电子书、手机阅读软件、听书软件……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媒介不断演变,从“手持万卷书”到“手持一电子设备”,从“走到书店买书”到“线上书城下单”,“云阅读”“云购买”改变的不仅是传统的阅读形式、图书购买方式,更是跳出了读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陆女士是右江区某单位的工作人员,近日她刚在微信阅读app上看完了一本有关职场经验的书。陆女士坦言,毕业后阅读的时间少了很多,而手机阅读能够有效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因此她现在更多地选择使用手机阅读软件看书。“上厕所的时候可以看,在外面吃饭等上菜的时间也可以看。而且书类很多,想看什么就搜索,大多数电子书都是免费的,有的阅读app还经常推出转发即可领取几天的免费会员,既方便又实惠。”

在医院工作的梁媛也会选择使用听书软件。“我在平板电脑上下载了喜马拉雅app,没办法陪孩子阅读的时候,就让他用这个软件听故事,上面的故事还是挺丰富的,他刚刚听完了儿童版的《西游记》。”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市图书馆读绘本。

纸质书籍依然是读者的首选

尽管 络购物和电子阅读的流行对实体书店造成一定的冲击,但纸质书籍的独特魅力还是很受市民的追捧。

潘先生隔一段时间就会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购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手机阅读虽然方便,但是看久了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而且孩子自控力差,给他个平板电脑,可能他听一会故事,就拿去玩游戏了。”

市民廖先生也表示,自己看纸质书还是比较多的。手机也看,但手机因为屏幕比较小,看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更喜欢看纸质的杂志 纸。

作为面向 会大众的市图书馆,每天到馆阅读的读者也不少。据市图书馆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共接待读者783133人次,文献借还113309册。今年以来,截至4月18日,共接待读者33554人次,文献借还19497册。

读者在市图书馆阅读。

共享图书促进全民阅读

在百色市第一小学一年级13班的教室里,有一个图书角,这里除了摆放由家长自主购买的59本图书外,还有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书籍。课间时间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找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阅读。每天的午练时间,老师也会组织开展班级阅读活动。“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培养孩子阅读,平时都会买一些课外读物,书看完了,可能就闲置了,拿到班上的图书角,让孩子们学会分享,爱上阅读,资源共享,特别好!”家长罗女士说。

笔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学校都在推行图书共享、图书漂流活动。2021年秋季学期,右江区文明小学和市图书馆实现了图书共建,极大丰富了学校图书种类。

为了促进全民阅读,近年来,市图书馆采取“走出去”的服务模式,延伸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在机关、厂矿、学校、部队、企业、农村建设馆外服务点和分馆。截至目前,市图书馆在右江区逸夫小学、武警百色支队机动中队、百色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乐业县新化镇伶弄村等单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馆外服务点(共建图书室)有25处,开放24处,共配送图书8万余册,2021年共读者接待量2.8万人次,图书阅览借阅量约为5100册次。

此外,我市各地的书店也在积极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全市的新华书店门店开展了“阅读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图书展、“一卷在手 书香满城”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会、“学先锋 树榜样”线上线下阅读分享会、“百本好书”进 区、“乡村阅读”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通过线上推广活动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