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工具软件走向合作 哪些群体从中获益?

来自不同国家、基于不同语言的聊天工具,日前正在走向相互模仿、彼此合作之路,来自不同国度的聊天工具功能日益趋同,让相当一部分体验用户拍手叫好,因为有一部分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多个聊天软件并用,多种语言不断切换,而各种聊天工具的趋同化无疑让这群人大大节省了在各个特性迥异的软件中切换的“脑筋成本”。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人们又有着怎么样的需求,让他们经常游走于各个国家出品的不同聊天软件呢?近日,我们走访了洛县的几位留学生,看一看他们“多元化 交生活”背后的原因。

两年前,毕业于明德国际研究院蒙特雷(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Monteley,MIIS)的罗同学说:“我刚刚来美国的时候,微信的普及率还没有现在这么高,功能也没有现在这么健全,再加上我当时就读的专业里面几乎没有中国同学,所以想融入美国的 交圈子,聊天工具保持一致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一直在用一款叫WhatsApp的 交软件。到现在为止,这都是我保持同美国朋友联络的主要方式。后来工作之后,因为生意的缘故,需要接触很多台湾的伙伴,进入他们的 交圈子,了解他们的文化,所以我也用过LINE这款在台湾群体中很流行的日本软件。”

另外,我们还发现,除了 交需求以外,还有很多留学选择外国聊天软件是为了方便“跨国恋”的顺利发展,刚刚在美国研究生毕业的邵同学表示,为了在回中国期间,能够方便地与美国男友顺利联系,两人选择了Viber通话软件。还有一些留学生选择多种聊天工具完全出于自己对异国文化的爱好,章同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哈韩族”,除了能够讲一口流利的韩语之外,也绝不能错过在美韩国群体中最流行的KIK聊天软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7月7日
下一篇 2015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