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爱卫环境,要软件不“软”硬件更“硬”

优化爱卫环境,要软件不“软”硬件更“硬”

□吴云青

环境对人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力,要想让更多人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卫生、健康、文明,应当尽量让周围的环境更卫生、健康、文明。构成这一环境的,除了规则、管理等“软件”,也包括设施、资源供给等“硬件”。我市在本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整治提升,任务中就包括了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增强基层公共卫生资源供给等项目。

爱卫环境的优化,可以分为若干层次,首先是完善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和处理等设施。数年前,包括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引进直饮水设施,安装在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结果不少地方的直饮水台沦为“垃圾桶”。当时就有人建议:能否在旁边放置垃圾桶?文明与不文明常常不过一念之差,如果旁边有垃圾桶,那么大多数人就不会再把杂物丢进直饮水台。南京一些商场里的直饮水机配置比露天饮水台齐全,使用情况就比较理想。再比如,夫子庙景区自从安装了专门的烟头收集器后,地上的烟头明显减少。

有利于卫生、健康、文明的设施越是便捷、好用,人们越是倾向于使用它们,渐渐养成良好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对设施进行完善的标准,不仅要具有卫生间、垃圾桶等基础功能性,还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和拓展性,特别是借助“新基建”的力量,来适应当下生产生活对“云+”“5G+”的需求和依赖。譬如我市在建设垃圾收集和处理体系的同时,建设垃圾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又如市城管局上线公厕导航系统,全面覆盖环卫系统公厕。

补足硬件短板,更重要的是让公共卫生资源供得起人们的需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基础条件较好,但绝不能低估未来的公共卫生风险防控需求,而是要看到“未雨绸缪”的重要性,通过继续提升资源供给水平、完善疾防体系,托起卫生、健康、文明的未来。

优化爱卫环境的更高层次,是让整个 会环境从生态到人文都更“绿色”,这要建立在更完善的公共卫生制度和体系,以及更普遍的市民卫生习惯和绿色生活理念上。譬如当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建立起来,市民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路边就有了“撤桶”的条件;当人们更讲卫生、更关注健康,就会降低一些疾病传播的概率,或者“疾在腠理”时就得到医治,医疗卫生系统的负担就能相应减轻,消耗的 会资源也能相应减少。

优化爱卫环境和优化营商环境一样没有止境,也不存在“天花板”。时至今日,关于环境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仍在进行,环境对人的影响也不止于从众行为、破窗效应等。但我们可以确定,优化爱卫环境不仅能使环境更美好,也能让人变得更美好,在个人行为更加卫生健康、绿色环保的同时,自觉做城市环境的维护者。这正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共建美丽家园的目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3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