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得了密室 逃不了责任:密室逃脱安全隐患引关注 免责协议真能免责吗?

近年来,真人密室逃脱游戏在年轻人中备受青睐。玩家选择游戏主题后,会被关在密闭的房间中根据线索开始“解密”,直到最后通关。惊险刺激的环节、脑力风暴的交锋,都给玩家带来极大乐趣,但背后的安全隐患也引起了争议——

密室逃脱:危险与快乐的对峙

“身后有‘丧尸’(由经营场所的真人扮演)在追赶,我们全程都在拼命地跑,快结束时我朋友摔倒受伤流血,当场打了120送到医院。”回忆起几个月前的真人密室逃脱游戏经历,北京的苗苗还心有余悸。虽说店家当场免除了她们玩游戏的费用,并赔礼道歉,但是苗苗心里依旧有个疑惑:这样危险、刺激的游戏,店家是不是该在安全措施上多上点儿心?

苗苗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真人密室逃脱游戏因为在封闭密室中寻找线索、破除机关、逃出生天的紧张刺激,在年轻人中颇受关注。但与此同时,也不时出现玩家受伤、密室存安全隐患等问题。

很难退出的游戏

今年27岁的李雨来自成都,平时爱玩解密闯关类型的密室逃脱游戏。“虽然故事设计者的水平参差不齐,谜面有点匪夷所思,但和朋友们在一起头脑风暴,还是比较开心。”李雨说,选择恐怖主题背景的玩家实际上占据了多数,“毕竟想要感受刺激的人居多”。

2019年,一则《釜山监狱》为主题的密室逃脱游戏的设计在各大城市巡演。游戏改编自电影《釜山行》,“一座布满了血腥与罪恶的监狱,丧尸病毒早已将这里变为人间地狱……”

然而不是每个人选择离开的权利都可以实现。有媒体曾 道,有些真人密室逃脱商家规定,玩家没有在密室待够1个小时不允许出来。在知乎上,名为“腰果花儿”的 友表示,他在游戏途中求助,拿着对讲机喊了半天也没听到工作人员的回答。最终在某平台上找到商家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在哪个密室,才有人来帮忙。

在真人密室逃脱游戏中,商家是否有权要求玩家必须玩够多长时间呢?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力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玩家有自愿参与游戏和中途退出游戏的自由,商家作为安全保障义务人,有义务帮助中途害怕的玩家尽快退出游戏,保障玩家的生命安全和意思自由。”张力同时表示,对于因为害怕而中途退出的玩家,由于合同的履行不能是自己造成的,也就不能要求密室逃脱商家赔偿损失或返还费用。

免责协议真能免责吗?

恐怖主题的密室逃脱,令玩家心惊胆战之余,也有玩家因此受伤,和商家出现纠纷。

2017年3月,北京的胡女士在密室逃脱游戏中爬梯子,因梯子故障,梯子的一部分直接脱离墙体,导致她从梯子上摔落到地面受伤,诉至法院索赔22万元。2019年8月,杭州市民小金在玩密室逃脱游戏时,恐慌中撞到墙面,门牙被撞断,向店家索赔。就在近日,浙江义乌一名女模特也在密室逃脱游戏中,因脸部严重划伤被送至医院救治。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商家都声称,已在游戏开始前讲解了游戏规则,进行了安全提示,并签有协议。“店家虽然和我们签订了免责协议,但我受伤后,并未采取任何救助措施,态度也不好。”义乌的这名女模特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难掩气愤,她认为,密室逃脱这种危险的游戏,那些边角锋利的地方应该包起来,以防顾客受伤。

对于这种免责协议的法律效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是无效的。“因为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和商家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的法定义务。这个法定义务是公共利益、公序良俗的要求,不能自行免除。”他说。

“玩家受伤的原因是摔倒后撞到门框,其门框过于锋利且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玩家受伤后管理人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张力认为,这些都表明商家没有给玩家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采取勤勉的救助措施,没有尽到可以免除其责任的安全保障义务。

张力进一步解释称,密室类游戏本身具有刺激、恐怖、惊吓等特征,玩家若自愿选择参与游戏,应当遵守游戏规则,并对游戏环境予以充分注意。“若玩家尽到了注意义务,对损害的发生不承担责任。但是对于违反游戏规则、具有过错的玩家,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对应的责任。”

该案经过一审、二审,在2018年10月迎来了判决:法院认为,游戏场所内的楼梯系非标准楼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警示标志并不显著,经营者并未尽到充分提示义务。在陆某受伤后,经营者未拨打120,也未安排医务人员现场进行检查或将陆某送医就诊,未尽到合理限度内的救助义务。但法院同时也认为,陆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选择参与密室类的游戏,应对游戏场所内的环境给予充分注意。但陆某却选择背朝楼梯方式下楼,大大增加了下楼梯的危险。最终认定,骥途公司对陆某损伤承担45%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陆某自负55%的责任。

消防隐患

除了真人密室逃脱内的危险设施给玩家造成伤害外,消防安全也是玩家们担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述女模特在密室逃脱受伤的新闻曝光后,消防部门在突击检查中发现,该场所的消防安全也不过关,目前已关停。2019年7月,南昌市房管局对全市开展从事“密室”类游戏房屋排查,1天里,24家密室逃脱类游戏场所因存消防等安全隐患被查封。

在大众点评、知乎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反映,很多真人密室逃脱场馆设立在没有装修的毛坯房里,有些直接在集装箱中改造,墙上随便糊一些壁纸,再弄些简单装饰、道具等就开始做起生意,根本不会关注消防安全。

据央视新闻 道,今年1月4日,波兰北部城市科沙林(Koszalin)一家“密室逃脱”营业场所发生火灾,导致5人死亡,1人受伤。这样的新闻更引发国内玩家的担忧。

事实上,真人密室逃脱正规开业需要的手续并不少。据相关 道显示,经营真人密室逃脱游戏的公司,除了要办理餐饮娱乐业的营业许可证外,还要在公安、消防备案。此外,装修、布置必须参照消防要求,完成后必须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很多商家并未严格操作。

然而,在具体执法中涉及部门多,就容易出现部门互相推诿、拒不履行职责的情况。张力举例说,在2014年南京“鬼屋”无证经营事件中,就哪个部门来对“鬼屋”进行管理,工商部门和文化部门发生了争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密室逃脱和‘鬼屋’等营业场所的具体管理部门在实践中还处于一种混乱状态,急需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张力说。

密室逃脱亟待规范管理

虽然真人密室逃脱游戏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喜欢的玩家还是愿意不断去尝试,并且形成了有组织的队伍。应该如何在追求娱乐的同时,保障玩家的安全?

“密室逃脱的经营者应该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这是毋庸置疑的。”刘俊海认为,硬件方面,真人密室逃脱场馆内的设施要安全,不能有尖锐伤人的设置。软件来说,经营者应该形成合理的管理流程,如果有玩家受伤,应该及时帮助他们就医。

玩家年龄限制也是刘俊海建议的重要方面。在他看来,密室逃脱中恐怖类的主题,过于惊险刺激。“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去玩,15岁到18岁的,最好有成年人陪同。15岁以下的就不要去玩恐怖类主题了。”他说,很多十来岁的孩子一开始为了寻求刺激去玩密室逃脱,但是真的进入游戏就开始害怕,可能因为恐惧在慌乱中发生意外。

“也要建立真人密室逃脱经营场所‘黑名单’制度。”张力认为,在目前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应该将消防安全不合格、经常性违规的密室逃脱经营场所列入“黑名单”,并采取关停等强制措施。对于不进行整改的,督促其退出娱乐行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