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开启余额宝业务以来,仅一年的时间“互联 金融”便跃居成为家喻户晓的时髦词汇。6月20日《2014年上半年中国互联 金融综合服务水平排行榜》发布,获奖企业近百家,余额宝斩获第一。纵观获奖互联 金融产品无外乎第三方支付、P2P 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 金融门户这六类。但其产品的母公司却不仅仅限于老牌金融企业和国内互联 巨头,甚至于许多地方民营资本企业也纷纷触及互联 金融。互联 金融的“诺曼底登陆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但是每个产业的高速发展势必带来一个问题:人才的滞后性。打开任意一个招聘 站,输入“互联 金融”,从JAVA工程师到副总裁的职位均在招聘,且待遇丰厚。如此复杂的产业结构,是否已经有大量的人员填补上位从而稳固根基?其实不然。在今年之前,互联 与金融还在各自为战,各大高校的教育也是分道而治,如今各大企业招聘入职从事互联 金融方向职位的人员,又大多曾是从事互联 技术或金融这类单一深入型人才。通过走访,我们发现这类单一型人才在做互联 金融产品时往往有后继无力之感。一位入职一个月的互联 金融方向工程师告诉我们,他们这批因看重前景而加入此公司的工程师,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较难与金融人才一起快速推进产品上线。知识不对称、需从基础开始普及,使得进度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而因为这种“限制”,他每天除了正常完成工作,下班后还需要自学大量金融知识,实在力不从心。也因此他对于因势利导应运而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北航软院)全国首开并于今年开始招生的互联 金融硕士专业课程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另外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在这个互联 时代,两个领域知识技能的相互融合渗透成为互联 金融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金融业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创造价值”,互联 金融产品对自我定位与价值的重新审视与找寻,使其能够充分应用现有的大数据技术、互联 思维等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真正融合和繁荣带来积极影响。北航软院与慧科教育携手组建的全国首个“互联 金融”专业则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真正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互联 模式设计研发的互联 金融学历教育解决方案,凭借自身所具有的软、硬件实力,突破了非互联 背景下以金融学和经济学为主的教学范畴,将信息技术、互联 思维、大数据、金融学和企业管理科学整合。这样的学历教育很显然已经成为进入互联 金融行业的敲门砖。而2016年起将取消在职硕士联考,门槛也将远远高于以前,因此今明两年将成为抓住低门槛进入互联 金融学历教育的最后时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互联 金融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上的一切环节尚处于百业待兴的阶段,如何能长盛不衰,秘诀则在于能有“源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慧科教育与北航软院所做的正是保证源头活水的活力,为未来落脚移动端后带来的行业爆发搭建结实的人才结构基础。而真正想成为那一湾活水的人,选对掌握相关知识、习得实用技能的途径则会更有效地帮助自己进入互联 金融这片蓝海,为产业推波助澜。
(原标题:北航助力互联 金融人才培养:为有源头活水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