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识别度差、流量“不清零”难兑现、增值服务遇挑战……5月初至今,10家虚拟运营商陆续发布了自己的业务品牌和套餐情况,但是,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通信市场引入虚拟运营商,如何实现差异化增值服务与通信能力整合?
一个多月的时间,阿里通信、苏宁互联、京东、分享通信等拿到工信部发放的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陆续发 ,进入友好用户测试阶段,让部分对170 码有强烈兴趣或需求的用户进行试用体验,虚拟运营商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改进。
据悉,目前已有几十万用户持有或正在使用170 码。对于用惯了传统139、186、189等 码的用户来说,换上了新鲜的170 码,用起来是否真的如传说中那般“实惠”又“酷炫”?
银行登记不识别,客服电话难打通
近日,在北京工作的小唐很兴奋地办理了170 码,但是,后来的经历,让他再也兴奋不起来。本想去银行开个户,可他用这170 码登记时,银行工作人员却说“对不起,您的手机 码无法识别”。小唐马上致电虚拟运营商客服,却一度打不通。
“虚拟运营商应有集体意识,维护虚拟运营的品牌。尽快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客服标准,让运营商企业知晓自己的职责,让用户咨询或投诉找到依据,提升客户体验。”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说。
价格无优势,流量“不清零”承诺难兑现
虚拟运营商正式放 以来,很多人关心此前承诺的“无套餐、不清零、无限打”能否真正实现。
“虚拟运营商的语音和流量都是从传统运营商处转售而来的,而且批发价并不低,所以虚拟运营商打价格战是行不通的。”蜗牛移动总裁陈艳说。
市场挑战多,增值服务还需探索
业内人士介绍,将虚拟运营商引入通信市场,是为了发挥民营企业的服务及客户资源优势,将差异化的增值服务与通信能力整合。以苏宁为例,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介绍,苏宁互联用户在享受虚拟运营商语音流量等传统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在苏宁线上线下零售渠道获得便利,如获得从智能家居、电子图书等从硬件到内容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中国虚拟运营商发展尚不成熟,各项运营都处于摸索阶段。
此外,申请运营商代码、与手机硬件厂商进行洽谈,都是摆在虚拟运营商眼前的重要问题。
重置市场格局,需要传统和虚拟运营商业务合作
邹学勇认为,这反映了传统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两种不同的经营思维,前者习惯于完善平台再发展用户,而虚拟运营商以互联 的用户思路,先发展用户再完善平台。他说,“传统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之间没有监管和被监管的关系,两者的思维需要融合”。如此,才能实现整个通信市场新的格局。
另一方面,除了传统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之间的磨合,虚拟运营商之间的业务整合也应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落实。
一位业内人士说:“短期内,用户难以同时享受不同商家的增值服务。”但他预计,明年或将能实现各家虚拟运营商通信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分离,届时用户便可以在一个170手机上享受来自不同虚拟运营商的增值服务,拥有更好的体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