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资讯】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一年的“315”晚会都会曝光出很多行业的黑幕。但那些曾经被曝光的黑幕是否已经全部消失,还是换了一种方法继续愉快的活着?我们无从得知。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深扒一下当前手机行业还有哪一些黑幕和潜规则,而那些已经被曝光过的黑幕和潜规则,他们是否已经全部消失,还是换了一个名头继续愉快的坑我们。现在就来为大家揭秘。
淘宝打假:那些年的高仿山寨手机现在还在吗?
说起来这还是曾经手机行业里最大的黑幕之一,但经过这些年不停地被曝光以及有关部门和 购平台(淘宝)地扫荡,再加上正牌手机价格的持续下探,现在的高仿、山寨手机已经基本找不到活路,或许已经消失在茫茫的机海中了。大家觉得现在的 购平台应该是这样的:
▲某 站搜索手机
但经过小编的深扒后,发现奸商们并没有狗带:
▲躲进侧边栏
▲“特殊”关键字
总结一下奸商们的去向:
套牌现象仍存在:从以前的高仿苹果,到现在的打着魅族的旗 ,说着小米的配置,抄袭华为的机身设计。
躲到页面侧边框:尽量避开正面战场,躲进“侧边框、掌柜推荐”曲线坑人。
需要特殊的关键字:“XXX+八核、二手XXX”XXX代表品牌,这些关键字要注意。
事实上,经过了多次的“围剿”, 购的环境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奸商们通过各种途径,继续换一个名头来坑消费者。因此,各位小伙伴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因贪小便宜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不过现在淘宝方面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已经可以凭借订单申请真机验证,再加上原本就有的7天无理由退款,使我们维权也更加的方便。
手机界潜规则:说好的不抢购仅仅是美好的愿景
▲微博上对于抢购的各种吐槽
说到抢购,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某米,某为,但早在几年前这种情况就已经成为了我们吐槽的焦点,但在那时我们还是有抢到的希望,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最坑爹的要数“抢购版一直没货,而套装版却长期有货”。以及“抢不到不要紧,黄牛那肯定有!”这两种情况。
▲某机型电商图
“抢购版一直没货,而套装版却长期有货”:这个问题在现在真的十分严重,事实上大家可以发现,那些套装版里面的配件其实就是曾经的标配,各位是否还记得以前买手机标配耳机的时代。而现在,竟有些品牌连标配的充电器都偷工减料,明明支持快速充电却标配一个5V 1A的充电器,想体验还要自己去买充电器。
▲闲鱼上加价倒卖的手机
“抢不到不要紧,黄牛那肯定有!”:自从抢购成为行业主流后,炒“机”变得越来越流行,黄牛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再加上这些年闲鱼等二手交易 站的兴起,超低的人工成本促使每个人都可以当一回黄牛。虽然小编自己也尝试过把抢购到的手机加价卖掉赚点零花钱。但是这种过于发达的转卖销售渠道也使黄牛更容易倒卖那些非原装的手机,而且维权比较难,一个不小心就造成用户损失。
手机界潜规则:捆绑软件现在变成怎么样?
而对于捆绑软件,现在的情况已经比以前要好多了。首先,已经有一些品牌打出“0”预装的服务来吸引我们,而其他虽然没有提供“0”预装,但最少可以让我们手动卸载,而这在以前是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值得我们点赞!
▲通知栏各种应用推荐
但事实上,自从行业内部对预装软件进行控制后,商家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分包机制,它从简单的系统预装变成的通过自带应用市场进行疯狂的推送刷屏。小编曾被某手机的自带市场恶心过,在一天内推送了几十条应用的信息,只要一个不小心点进去就自动下载,想暂停都不行,必须等它下载安装好后再卸载。
手机界潜规则:同款机型低配版本卖完就没了,想用请买高配版
▲某机型低配版本一直售罄
这个梗其实很早以前也曾有过,但是最近某品牌做得实在太过分了。当初在发布会上信誓旦旦的说有货有货,但其低配的版本就卖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然后几个月下来一直显示售罄,虽然在后期进行了降价销售,但还是没得卖,就是要逼我们去买高配版的节奏。
当然,我们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厂商,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手机圈非常的常见,对于这种现象小编只想说一句:低配的版本大可以不卖,但请不要再用没货的低配版来伤害消费者弱小的心。
手机界潜规则:“真”售后到底在哪里?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这是一个超级老梗。在吐槽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小编一个朋友的iPhone出现了故障,我推荐他去苹果官方的售后服务中心看看,他回来后竟告诉我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话说他去了苹果售后服务中心的位置,那里一排过去竟然有十几家 称苹果售后的店面,然后他就去了看上去最正规的一家,然后商家把手机拆开后发现并没有办法修好。然后就指着隔壁一家看上去特别小的店面,并告诉小编的朋友,那一家才是真正的苹果售后。然后在正规售后却被告知因第三方拆机,他们也不予维修,他当时的内心肯定是崩溃的。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苹果,其他很多的品牌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情况,而我们在面对这种超级坑爹的情况时,能做的仅仅是乖乖擦亮自己的眼睛或者拜神。
总结:对于上述提到的一些“老梗”,他们经过改头换面后,竟然还愉快的活着,而手机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随身物品,其作用早已超越了普通的通讯工具,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然而,随着手机销量的逐年提升,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手机方面的投诉已经十分的严重,这也给所有的手机品牌以及各线下经销商敲警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