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大师上市首日大涨,免费软件还能狂欢多久?

出品:驼峰财经

那款让很多用户又爱又恨的免费软件鲁大师,竟然上市了。

是不是很吃惊?是不是很意外?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鲁大师上市第一天就表现惊艳,股价全天暴涨219%,成为一片惨淡的港股市场上,最亮眼的那颗星。

但硬币的另一面,鲁大师盈利模式存在明显缺陷。不但在收入上过于依赖大股东,而且移动端业务开发并不出色。

掀起这场资本狂欢后,“拼爹”成功的鲁大师还能走多远?

久违的资本狂欢

10月10日,鲁大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6000万股,发售价为每股2.7港元。当天鲁大师的开盘价为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约48%。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鲁大师当日股价一路大涨,截至收盘时涨幅高达218.52%,市值增2倍,突破22亿港元。盘中股价涨幅更是一度达到222.22%。

毫无疑问,鲁大师算得上是今年以来最火的个股,在清冷了很久的港股市场,掀起了一场久违的资本狂欢。

做跑分软件起家的鲁大师(3601.HK)全称为360鲁大师控股有限公司,最初是一款电脑硬件评分软件,以此吸引流量,创始人为鲁锦。

鲁锦1999年开发了系统优化软件“windows优化大师”,2007年推出硬件检测软件“z武器”,并于2009年更名为鲁大师。

鲁大师是个神奇般的存在。就像很多人现在电脑里都装着360安全卫士一样,很多年前,不少用户在买电脑时都会用鲁大师来进行硬件检测,以评价电脑的各项性能。

很多用户离不开鲁大师,但也有不少用户对鲁大师的捆绑安装恨之入骨,甚至称其为“流氓软件”。

鲁大师和奇虎360能走到一起,是因为其硬件检测和系统优化功能与360安全卫士可以互补。于是在2010年,鲁锦加入360的“免费软件起飞计划”后,将鲁大师卖给360,并套现离开。

之后鲁大师由360一个独立的业务部分经营,专门负责硬件评测和系统优化业务。

2014 年,360创始人周鸿祎派田野接管鲁大师,后者目前担任鲁大师董事长兼 CEO。

随着移动互联 时代的到来,鲁大师增加了手机跑分检测功能、手机验机功能、手机清理功能、手机温度检测功能。2017年,鲁大师紧跟VR潮流,推出了VR测评软件。

从招股书看,三六零(601360.SH)间接持有的诚盛公司拥有鲁大师41.37%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鲁大师CEO田野旗下大师控股持股27.67%,为第二大股东。诚盛将其股东权利委托予大师控股。

在完成发售后,田野对鲁大师持股变为21.28%的股权,三六零方面持股变为31.8%。

除了新上市的鲁大师,周鸿祎旗下还有另外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三六零(601360.SH)和360金融(Nasdaq:QFIN)。

鲁大师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三次冲击资本市场,才最终修成正果。

鲁大师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是2018年9月,第二次是2019年3月,但都失败了。原因是鲁大师主营业务收入中,来自于360集团的收入占比过大。

今年9月,不甘心的鲁大师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次之所以能通过,是由于鲁大师2018年的电子设备销售业务获得了收益,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17年的1.9%提高到了32.1%。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靠新业务带来收入,鲁大师第三次上市申请也不会通过。

免费软件的盈利诀窍

众所周知,鲁大师是一款免费软件,用户使用时并不需要付费,那么免费软件如何赚钱呢?

别忘了,鲁大师有个厉害的“爹”——奇虎360,让免费软件也能轻松赚钱。

方法就是将360安全卫士、360浏览器、360杀毒与鲁大师绑定,捆绑安装,相互导流,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确的安全产业链。

通过杀毒获取流量,再推荐应用,一直是360的盈利法宝,最终的盈利方式也就是业界说的捆绑软件。

使用过鲁大师的用户应该记得,下载鲁大师之后,就会发现,包括360浏览器在内的一系列捆绑软件都会出现在电脑上。

简单说,就是通过免费吸引用户,积攒流量,再进行变现,就是鲁大师的生意经。

有人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说360安全卫士就像医生,负责看病抓药,鲁大师就像软硬件的保健品,360浏览器就如同前台接待。

周鸿祎几年前曾说“跑分有个锤子用”,现在想想,是不是很有深意?

第一块是线上流量变现带来的收入,包括线上广告和线上游戏业务,而线上广告业务收入占比最高;另一块是电子设备销售收入,包括二手手机销售和智能配件销售。

作为占比最高的业务收入,广告服务收入2016年占鲁大师总收入的比重高达95.7%,之后逐渐降低,2019年前四个月,鲁大师线上广告服务收入6523万元,业务占比降至57.4%,但还是占一半以上。

鲁大师智能配件销售和二手手机销售的收入占比从2016年起逐年上升,在2018年达到32.1%,不过2019年前四个月回落至25.9%。

过于依赖大股东的模式硬伤

分析鲁大师的业务,不难发现,其商业模式并无新意,也缺少想象空间。

鲁大师通过线上流量变现带来广告和游戏收入壁垒低,成长空间也有限,而且移动互联时代,鲁大师无论是安装率还是用户使用频率,都不高。

虽然电子设备销售收入是鲁大师最近三年增长很快的业务,但该业务毛利率很低,也因此拉低了鲁大师整体的毛利率水平,使得鲁大师毛利率从2016年的86.5%下降至了2019年前四个月的51.0%。

鲁大师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工具流量来变现,但这种工具类的上市公司前景并不被看好。

比如已经上市的3亿用户量级的美图,和4亿用户量级的猎豹,上市后表现可以说是一地鸡毛。

对鲁大师而言,最大模式的缺陷是过于依赖大股东。

鲁大师的两个大客户分别是公司大股东三六零集团和二股东嵩恒 络。

在过去的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三个财年,鲁大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81.2万、1.23亿和3.20亿人民币,其相应的净利润则分别为3170万、5618万和7598万人民币。

对应的,过去三年,来自360的收入分别占鲁大师当年总收入的67.2%、41.3%和22.4%,来自360的毛利比例则更高,分别占公司当年总收入的67.6%、42%和32.3%。

二股东嵩恒 络与鲁大师类似,是一家通过工具获取流量的互联 公司,鲁大师为嵩恒 络提供迷你弹窗和条幅广告服务。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来自嵩恒 络的收入分别占鲁大师当年总收入的12.9%、33.9%和7.5%,来自嵩恒 络的毛利比例也更高,分别占公司当年总收入的13%、34.5%和10.8%。

如果将两大关联方相加,鲁大师过去三年来自关联方的毛利分别高达80.6%、75.5%和43.1%。

虽然鲁大师来自股东们的营收占比逐渐下降,但这种过于依赖大股东的盈利模式还会持续。鲁大师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的大部分收益将持续来自三六零集团。

事实上,这也是鲁大师前两次冲击资本市场没有成功的原因所在。

这样的模式弊端很明显,大股东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而且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和盈利提升。

因过于依赖大股东而导致上市公司盈利恶化,甚至结局很惨的例子,在A股市场也不少见。

鲁大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其在招股书中表示,其大部分收益来自奇虎科技和嵩恒 络,可能导致其收益大幅波动,有限的经营历史使其难以评估未来前景及经营业绩。

所以,那些认为鲁大师业绩不错,被鲁大师上市首日狂欢吸引的投资者,也许该擦亮眼睛了。

大家如何看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2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