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石油多家单位成立组建科研机构针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跟踪前沿科研课题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完成了一系列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做出卓越贡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石油科研机构今年有哪些新成员?
大庆油田
成立中国石油首家上游业务
碳资产开发技术支持中心
2022年3月18 日,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碳资产开发技术支持中心落户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油田设计院。这是中国石油首家以碳资产开发业务为主导的技术支持机构,从源头研究、分析减碳行动,助力大庆油田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该中心成立以来,编制完成了大庆油田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实施方案和油田首个建设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 告,面向集团公司多家油田开展碳资产开发技术服务与业务辅导工作;承担股份公司“碳排放规律研究、碳资产开发技术、碳达峰与碳中和形势下石油公司发展战略、CCUS/CCS关键技术、碳资产管理平台建设”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今年,该中心分三阶段对大庆油田47家二级单位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按照国家标准规划大庆油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寻找减排时机,确定减排方向。目前,已进行至第二阶段现场核查阶段。未来,该中心将充分利用大庆油田多年的碳资产开发经验,提升节能低碳工程的综合效益,积极参与国家自愿减排行动,获得相应的碳减排指标,识别减排潜力,为树立、彰显中国石油的良好形象贡献力量。
新疆油田
成立工程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
为进一步强化新能源业务人才梯队建设,新疆油田于2022年1月10日成立工程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
今年,新能源研究所重点在三方面发力。一是统筹规划布局,促进油气田企业绿色发展。编制《新疆油田碳达峰实施方案》。二是强化科研攻关,助力新能源效益开发。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生物质5%~50%比例掺烧试验。三是开展专项方案编制,推行油气田企业低碳生产。目前,新能源研究所已完成《风城重37及重32稠油光热清洁替代可行性研究方案 告》的编制工作。
玉门油田
成立裂缝性低/特低渗透油藏纳米技术
应用研究室
2022年3月3日,玉门油田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成立了集团公司纳米化学重点实验室玉门油田裂缝性低/特低渗透油藏纳米技术应用研究室。
面对玉门油田增储上产难度大的困局,研究室积极探索纳米智能注水技术,聚焦纳米化学注水、纳米化学堵水调剖、纳米化学压裂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应用工艺技术研究、工程方案设计、新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研究室通过借鉴长庆油田、新疆油田纳米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在玉门油田开展纳米化学注水、纳米化学压裂现场试验,解决油田鸭儿峡白垩系、环庆长8油藏注水难的问题,保障老区稳产、新区上产。
目前,研究室的纳米驱油技术研发实现了理论认识、产品研发、现场应用三大创新,提出了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新理论,整体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立集团公司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
2022年3月2日上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该研发中心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联合昆仑数智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共建,旨在推进落实集团公司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战略,加快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研发中心以战略规划、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为发展定位,全力加强勘探开发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工业软件研发、成果转化与规模应用。按照计划,集团公司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将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引领为动力,打造新型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突破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公司上游主营业务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集团级—国家级—国际级”研发中心的跨越式发展。
中油测井
成立准噶尔盆地测井评价研究中心
2022年6月14日,中油测井和新疆油田共同组建的准噶尔盆地测井评价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研究中心坚持“油藏研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定位,围绕准噶尔盆地重点勘探开发领域的测井关键技术难题,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以项目为依托,重点关注特低渗储层、盆地超压超深层、页岩油等重点勘探开发领域,地质与工程测井技术联合攻关,实现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共同促进新疆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
成立以来,该中心依托协同研究优势,优化投产建议,催生出石西16井、康4井等8口高产油气井,进一步夯实了新疆油田“东西并进、油气并举”的战略部署,为加快建设两千万吨现代化大油气田发挥了关键作用。
兰州石化
成立科技创新中心
2022年1月28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成立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依托全公司各层级技术人才队伍,专注于技术支持和技术攻关,以“高精尖特专”为导向,聚焦炼油、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催化剂、精细化工、新能源、双碳研究等重大专业方向,通过创新耦合融通新模式,推行“产学研管用”一体化发展。
今年,兰州石化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运用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研发机构研发成果,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甘肃省石化企业集聚,加大中试转化以及工业示范的支持力度,推动甘肃省石化工业产业的结构优化、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牵头联合组建中国石油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
2022年2月18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召开中国石油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视频),并在会议上为创新联合体举行揭牌仪式。该创新联合体由规划总院牵头,联合独山子石化公司、锦西石化公司、抚顺石化公司等内部单位,及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曼彻斯特大学、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校研发机构共同组建。
中国石油分子管理联合体围绕分子管理科技前沿,开展企校联合攻关,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创新中心和创新团队,建立中国石油分子管理技术体系,实现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中国石油炼化业务核心竞争力,在分子管理技术领域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上半年,规划总院牵头联合体成员单位,完成了创新联合体项目顶层设计和8个课题的开题设计工作,计划8月底完成8个课题的经费审查和计划任务书的上 。其中,规划总院牵头昆仑数智公司、锦西石化公司联合研发分子水平汽油调合模型和软件。目前,课题组已建立了相关模型,完成了汽油分子数据库和分子水平汽油调合软件的架构设计、开发工作。
践行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强企。中国石油将继续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取得新突破,让我们共同期待!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