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农普惠产品运营总监刘潇
在“中国薯都”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上做分享
3月18日-19日,“中国薯都”·乌兰察布,由《农资与市场》传媒、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农之声传媒主办,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支持的“中国薯都”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马铃薯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优秀采购商、马铃薯产业链企业、服务商、马铃薯种植户等100多家企业、1000余名代表参加此次产业盛会!中农普惠金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注农业种植管理服务的互联 +农业公司,在种植精细化管理及农业大数据应用上都有行业独特的建树,中农普惠产品运营总监刘潇受邀参加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并做《马铃薯种植数据精细化管理与产业链拓展》的主题 告。
中农普惠产品运营总监刘潇
中农普惠以种植管理SaaS为基础,围绕农业种植环节,在提升客户种植效率的同时帮助客户种出稳产、优质的农产品。公司致力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的生态圈,为农业产业链上的参与者赋能,让农资消费更加便捷的同时,也让农业生产更有效率和农产品流通更具效益。
马铃薯行业面临的两大共性难题,第一是缺少资金,第二是为销路发愁,刘潇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是相对表层的问题,资金和销售问题是各行各业的共性问题。
那么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首先,产品的质量品质和产品稳定的价格是核心竞争力,质量标准化是产品能够交易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回归种植的过程标准化和精细化;我们认为标准的分类有: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产品品质标准化,想要产品品质的标准化,就必须回归到种植过程管理的标准化上,过程决定结果;最后,实现农产品向工业化商品的标准化体系过渡。
精细化种植管理,让种植更轻松。
“慧种地”精细化种植管理SaaS,即农场种植管理软件系统。通过分析农场管理过程中的作物长势、环境变化、工作内容和成本数据,帮助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慧种地,种植过程中所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实现种植过程可管、可控、可追溯;优化种植成本投入、提升种植管理效率;分析管理行为和作物生长等数据,优化下一季种植方案。
慧种地对比传统农业的价值:省时,省钱,省力,留存。统计采收总量核算成本:人工:两周左右;慧种地:实时统计;根据上一季种植的统计分析,优化下一季种植投入;成本投入实时呈现;查看作物长势,不用下基地,手机直接查看巡检人员定点定时上传的照片;实时记录上传云平台数据库,永久保存,实现作物生长追溯。
刘潇介绍,乌兰察布有一个基地大户老板有不少基地,每天开车去基地转,指导一下生产,监督一下工作,再加上路上奔波的时间,所有基地跑下来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尤其是在春天播种秋收最忙的时候,甚至晚上要睡在车里来不及回家,他说就是这么辛苦这么奔波,还有很多事情盯不过来。他说这个基地已经看完了,那么其他基地是不是按照他们之前约定的种植计划在做?做到什么程度了?地里巡检的人员到底有没有真的在地里察看管理?然后包括在一些马铃薯生长的这种关键的节点、发芽率、出苗率,包括株高叶片是不是按照他们经验上的这种预期到了那个水平。这些事情全都是要一个一个基地去盯去看,非常耗费精力。
在种植过程中,大家在微信上发有问题的照片或者电话咨询一些问题,可能当下几句话就是解决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想看看上次出了问题,却没有什么记录可看,微信上聊天记录都删掉了,种植过程没有留存。在土地越来越集约化之后,这些问题是农场主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面临的这个问题。只有更好的过程管理,才意味着更好的执行结果。
此外,当基地大且分散的时候,基地人员的管理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南方的果园,人一旦进了果园,走了两三步就看不见了。有一个基地经理,他说在每年浇地的时候,他在车里放了一个望远镜,用望远镜监督地里的经理有没有好好浇地,经理以为老板不在就偷懒,地要浇多久,老板需要用望远镜盯着,打电话催促监督。
在传统种植管理过程中,有一些好的种植经验无法留存。一个基地大户说,大概七八年前他自己种的一块地,当时的情况特别好,亩产量是周边方圆几公里的平均产量的两倍,但是由于当时没有记录到底是什么因素促成的高产量。也许是他运气好、也许是当时特别风调雨顺、也许是用的农资产品特别好,也许是种植管理过程好。因为当时的种植过程没有记录和留存,用肥用药的方案、种植的密度,包括播种时的气温等等基本没有留下来的,他说那一次的经历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的这个情况,所以他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会有那么高的产量。
其实上面的几个例子,他们都可以通过慧种地的这个农场种植管理系统来辅助他们进行一场管理。比如说通过慧种地管理系统一些这种生产计划,田间巡检模式记录采收记录,包括一些利润测算和分析功能。通过慧种地的种植管理系统,他们能够在种植过程中去记录是分析作物的长势、环境的变化、工作的内容、标准时间节点以及各项支出的成本数据。这样一来能够实现种植过程的可管可控可追溯。一切经验和过程通过慧种地种植管理系统就变成了一种更可以量化和执行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才实现了真正的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我们希望通过种植过程中的作物数据、行为数据、环境数据和效率数据,通过精准化、数据化的方式来为种植户输出更加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方案,解决大家在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慧种地的理念是希望把经验结构行为数据化,将广大的个体种植的经验和过程生化,并通过计算的方式变成一个行业的体系的标准。
目前在柑橘领域,慧种地跟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密切合作。双方基于这种现有的数据,在柑橘领域上做一些病虫害的预警预 、精准施肥和采收预测等方面进行一种模型的工程建设。
经过两到三年的推广,整个精细化管理的工具服务覆盖的面积是859万亩,深度应用的规模化种植面积有240余万亩,涉及到的规模化种植主体2400多家,设计农作物58各品类、219个品种,其中内蒙古地区马铃薯深度应用规模化种植面积100余万亩。
目前慧种地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也在尝试一些产业链方面的价值延伸的探索。
第一,中农普惠的果蔬供应链目前已经跟下游的13家大型的农批市场,包括一些城市的生鲜电商进行合作,为他们每年去提供这种稳定的、高质量的农产品。他们同时也能通过大数据系统看到我们整体的目标采购基地的排产计划、产出的进度以及产出农产品的分级和流向,能够提前实现订单,然后高效率地完成货源的发运。对于我们服务的农场主来说,过去从被动的盲目的等待被市场去挑选到现在能够提前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去积极的经过地头的分级分选,提前实现了农产品在地头的商品化;第二,中农普惠在农业金融服务方面的一些尝试,种植户缺钱,然而大家普遍反映农村金融不好做,服务成本也高,场景碎片化,然后信用数据缺失,也就是说这些传统的金融机构他们无法判断某个种植户种的到底好不好,信用到底好不好,能不能还上最后的这个资金来。
判断种植户能不能还上贷款资金,看他能不能种好是重要参考标准,也就是一定是参考他种植过程这个环节的。我们希望通过慧种地里的这些数据+场景的方式为我们的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 金融机构去提供这种数据化的场景和入口。近两年,中农普惠在承德地区为了广大的种植户提供了一融物融资形式的产品。
第三个方面是围绕广大种植户、牧场、农业生产性服务组提供各种农业机械的直接租赁,包括售后回租这种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种机械化已经覆盖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现在已经是解决了很多用户融资的难题。
马铃薯产业发展座谈会
3月18日上午,乌兰察布市政府领导组织马铃薯产业发展座谈会。根据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针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实际,围绕种薯生产、绿色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品牌创建、 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促进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中农普惠作为农业种植管理服务的互联 +农业公司受邀参加,中农普惠产品运营总监刘潇受邀参加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座谈会。
中农普惠希望能够基于慧种地系统里现有产业链上的数据,为行业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体系,让种植户真真实实地通过这种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获取更多的收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