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业两巨头中微公司与北方华创,谁更有“巨头相”?
我们还没有见过那种只有10个非存储芯片(non-memory chips)的超级小型计算机(其中一个芯片的显示分辨率为1000×1000像素),或是不断更新的显示器。但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这些都将变成现实,那时的人们如果看到现在的我们在640×200的模式下工作时,一定搞不懂我们在干什么。
这是比尔盖茨于1986年所说,如他所言,未来的90后、00后们看到当时的PC时,很可能会被初代目的简陋而震惊。
(图源:@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右为1990年代的mac机)
同期英特尔发布的处理器型 为80836,在如今的跑分软件上已经难觅踪影,跑分表上能找到的最古老CPU是09年左右的奔腾4,跑分103分,而目前民用CPU性能天花板的AMD线程撕裂者3990X跑分已高达近8万,除了接近8百倍的性能差异,体积也大大缩小,更加轻薄便携。
5年“芯”计划的开始
芯片的进化史,是近几十年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然而这棵绚烂的科技之树,长期以来却开在我们的院墙之外,每次想要吃到果子,必要付出重金,看尽脸色,近几年更是没少被掐脖子。
2018年,我国半导体贸易逆差持续维持1600亿美元高位。
这种背景下,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结合国际形势,相关领域将会受到国内政策的大力扶植。
据央视 道称,在政策大力推动下,芯片产业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整个国内芯片行业市场化发展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我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从2019年度自给率30%提升至70%)。
五年“芯”计划,大势激荡,英雄竞逐。
在我国半导体芯片行业,有两家引人注目的知名企业,一个争做中国AMAT的公司——北方华创,和一个攻下5nm蚀刻技术、令美国都垂涎的公司——中微,他们谁更有可能在下个五年内,奋英雄气,跃马扬鞭占领行业高地?
我们结合数据,来一探究竟。
两家公司都有哪些“芯”技术
半导体芯片行业的产业链划分为上游:芯片设计,中游:晶圆制造及加工以及下游:封装及测试,其中中游的晶圆制造及加工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其主要的工艺流程包括热处理、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化学机械研磨和清洗。这些工艺非常复杂,而如要算上一整条芯片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细分行业、2000-5000道工序,可见芯片行业的高度技术密集性。
通过知产宝对两家公司的技术竞争领域和专利技术领域统计情况,如下图表所示,可以明显看到两家公司在半导体芯片行业最重要的环节-中游晶圆制造及加工上,均有密集的专利技术支撑。
两家公司专利技术谁更“值钱”?
说到值钱,必须要考虑专利技术的价值,但众所周知的是,专利的价值一向缥缈,如烟如雾。专利价值的缥缈主要源于专利属性以及价值的由来。专利权是一项排他性的权利,这是其内在属性,并通过权利的潜在运营进而产生资产属性。不同的运用方式使专利产生不同价值,甚至于相同的专利,在不同场景下基于不同应用方法,价值也会大相径庭。
但专利权的运用仍然可以从其属性、运用场景来进行区分。
笔者认为专利技术的普遍运用场景有三,买卖、实施、竞争。
买卖即直接交易,与谈判对象的心理价位为上限,该心理价位一般通过成本收益核算、解决问题的效益上限为准;
实施即市场变现,受到技术相关市场的大小、资本活跃度和关注度等影响;
竞争即技术攻防,在知识产权保护趋严,国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的大背景下,拥有排他的专利权利,可以形成巨大的技术壁垒,始终保持企业的领先地位。
如果我们认同并站在这样一种多元评价角度来打量技术的价值,那么哪家公司的技术更值钱就可以通过一些维度来进行比较了。
站在专利的变现价值角度上看,两家公司的技术毫无疑问与巨大的芯片市场紧密相连,根据中微公司2021年 记载,“中微公司主要产品覆盖CCP刻蚀、ICP刻蚀、深硅刻蚀及MOCVD四大产品线,其中CCP、ICP、TSV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制造,MOCVD主要用于LED外延片制造。目前,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在国际一线客户从65纳米到14纳米、7纳米和5纳米及其他先进的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及先进封装生产线,公司MOCVD设备在行业领先客户的生产线上大规模投入量产”,明确其所处的细分行业为半导体设备行业中的刻蚀设备行业和 LED 设备行业中的 MOCVD 设备行业,并且前者已凭借技术突破和高质量获得了国内外一线客户的稳定重复订单,后者则在蓝光LED设备的竞争优势基础上,并进一步开发了可用于MiniLED生产的新型MOCVD设备,该设备也已于前不久(2021年6月)正式发布。
中微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长江存储、歌华电子、台积电、SK hynix、中芯国际、格罗方德、意法半导体、博世等,且根据中银国际统计,我国本土晶圆厂的刻蚀设备市场中,约78%的市场份额被国际三家刻蚀设备龙头垄断,在国产刻蚀品牌中,中微公司市占率13%为国产品牌刻蚀龙头。
在中微公司新鲜出炉的2021年第一季度 告中,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印证了其应用于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上的技术的巨大价值,使产品营业收入上获得了同期63.75%和76.85%的营业收入增长,上述增长也共同组成营业收入同期46.24%的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该技术还使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提升,可见其专利技术对产品和收益的支撑能力。
根据北方华创2021年年度 告,北方华创已建立起丰富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刻蚀机、PVD、CVD、ALD、氧化/扩散炉、退火炉、清洗机等产品在集成电路及泛半导体领域实现量产应用,成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真空热处理设备、气氛保护热处理设备、连续式热处理设备、晶体生长设备及磁性材料制造设备等产品应用范围涵盖真空电子、半导体材料、光伏材料、高端磁性材料等领域,成为新材料、新能源领域高端设备的供应商;电阻、电容、晶体器件、模块电源等精密电子元器件,持续为精密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等行业用户提供服务,是国内高精密电子元器件的重要供应商。其主要客户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隆基股份、三安光电等,均为实力强大的需求方。虽然在刻蚀设备行业中市占率未超过中微公司,但在其他领域有广泛且具备盈利能力的技术并已形成产品布局。
在北方华创新鲜出炉的2021年第一季度 告中,同样可见因销售及订单、生产规模较上期增加,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51.76%,同时还看到一项研发费用增加60.39%的费用信息。除了公司自身的研发经费投入加大以外,北方华创还收到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6.47%的研发费用。可见其技术在为公司转化更多营业收入的同时,还吸引了大量研究经费拨款,自身的技术研发人员也从未停止创造更有价值的技术。
如果仍然聚焦于技术实现的价值,我们需要关注到,在净利率上,2020年度中微公司为22%,而北方华创仅为9%,科学技术的作用在生产力上体现为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评价,中微公司的技术在提升效率的能力上优于北方华创,盈利效率优于北方华创。但结合前述两公司专利的市场变现情况,中微公司专注一点的战略与北方华创广泛布局的战略,从整体上都实现了较大的盈利增长和盈利能力。这一结果也正体现出技术创造与技术运用在商业中并重,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点,中微公司也已展开技术延伸战略,逐步向薄膜沉积领域扩展进行技术积累,并同时在进行收购兼并等动作寻求横向发展。
除了市场盈利能力外,技术价值还投射在股票市场中,关联着千亿级市场规模的潜力。对比两家上市公司市盈率数据及总市值,可见在总市值方面,北方华创十年间厚积薄发,当前最新总市值冲上1600亿元,而中微公司则是短期快速增长并且曾经超过1500亿元,最新总市值回到1093亿元。
专利攻防价值还存在法律和技术范畴的隐性影响因素,那就是专利质量、专利文件的质量,通过专利质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家公司在专利质量、专利文件质量上还是存在技术领域的差异,各有其高分领域。
为进一步观察两家公司专利技术的合规稳定性,通过知识产权诉讼数据分析显示,中微公司在过去共涉及专利侵权民事诉讼3件,均作为原告,但均为撤诉结案,尚无被诉情况;北方华创公司在2017、2019、2020年度均有专利诉讼结案,其多次交锋对手均为LPE公司,虽然北方华创的产品所使用的技术曾被LPE公司起诉专利侵权,但从审理情况来看,经过详细的技术比对,人民法院最终认定北方华创的相关技术并未侵害LPE公司的专利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多次交锋的对手LPE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意大利米兰,生产硅外延反应炉和碳化硅外延炉等半导体设备,是深投控(中国深圳投资控股Shenzhen Invenland Holdings Co.)曾于今年4月想收购但被意大利政府方面叫停的意大利半导体设备商。此次阻止收购是由前欧洲央行行长领导的新政府在“黄金权力”(Golden Power)法规下首次行使否决权。根据路透 道,德拉吉表示,“这是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产业,意大利当局将动用黄金权力条款干涉交易。”
在这样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产业中,北方华创的技术不仅受到此等对手的关注,且经受住专利诉讼的考验,可见其专利技术兼具高价值性与合规稳定性两大要素。
结语
芯片所系,不仅是无数国人心中的“芯片情结”,更关乎创新大局与国家安全,在未来的五年、十年,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出现,也期待这些知名企业不断攻略技术与市场,助推我国芯片自主的历史进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