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咖齐聚厦门,畅论中国渔业信息化发展大计

数字渔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2022年11月15日,第二届中国渔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于厦门佰翔五通酒店顺利召开。

【领导致辞】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林怀远指出,数字渔业是实现现代渔业的关键,也是中国水产升级之路。厦门市致力于搭建厦门智慧渔业公共服务平台,连接渔业全产业链,提高水产养殖行业效率。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林怀远致辞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副站长于秀娟表示渔业信息化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渔业生产、管理、服务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互联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渔业发展各个领域、环节。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副站长于秀娟视频致辞

我国现代渔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进步,推动信息技术和水产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地促进渔业全要素的生产率提升。从靠经验到靠数据发展数字渔业是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认为,从“靠经验”到“靠数据”,发展数字渔业,是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再次举办以“数字渔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二届渔业信息化论坛,就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动水产业信息化发展聚力赋能,为水产业行稳致远提供新动力、激发新动能。”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致辞

【专题 告】

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是世界第一养殖大国,为老百姓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动物蛋白,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认为,我国传统渔业养殖发展模式面临四个方面的重大挑战,第一、资源短缺,土地水之源短缺,养殖空间被压缩;第二生物安全,病害传播、投入品监管、养殖水环境;第三,产品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第四,环境安全,水环境污染、地下水枯竭,“未来智慧绿色渔业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生态绿色化、设施工厂化、数字智能化”。智慧渔业能促进渔业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传统生产方式”向“精准高效绿色方式”转变,让“过度依赖人工”向“以机器为主”转变,让“主观经验判断”向“大数据智能决策”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作视频 告

水产养殖要实现资源节约、产出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就必须要转型升级,装备化、数字化、 络化、智能化、无人化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道亮重点分享了无人渔场的相关内容,无人渔场就是在劳动力不进入的情况下,利用互联 技术、物联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5G通讯等信息技术,由设施、装备、机械、机器人等自主决策完成从巡检、增氧、投饵、日常管理直至收获的全部作业流程,一种全新生产模式,是一个高度自治的无人作业生产系统,“目前无人渔场处于远程控制渔场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将发展成无人值守的渔场,高级阶段是发展成自主作业的无人渔场”。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道亮作视频 告

2010年,广州诚一在南沙区建立2400亩试验养殖基地,2014年扩大到4000亩,并调研智能装备市场,一直到2021年,广州诚一智慧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诚一”在智能养殖装备及智慧渔业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上,一步步走得很扎实。广州市诚一智慧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唐荣介绍了公司在智能装备应用探索情况,分享了诚一智慧渔业解决方案,同时还展示了诚一智能装备产品在不同规模的养殖场上的应用情况,他认为,未来产业互联 平台布局,是基于“数据化+互联 +金融性”三大核心平台基础,打造“互联 +水产”的智慧渔业互联 平台,有效地联接水产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降低行业信息资讯不对称,缩短行业产供销链条,打通水产行业从养殖、流通、零售到老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从而实现让养鱼更科学、交易更公平、吃鱼更放心的企业使命。

广州市诚一智慧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唐荣作 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姜和从“十四五”渔业发展规划、绿色生态目标、科技创新目标、治理能力目标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渔业可信 络运营平台的战略背景,然后着重从建模认知、工业专脑、生产力数据库、NCC可信 络、平台应用重点分析了建设中国渔业可信 络运营平台的意义和具体做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姜和作视频 告

中国渔业可信 络运营平台启动仪式

“因为病害高发,2019-2022年这四年黄颡鱼年产量的增长率逐年下降。发病多、死鱼多是黄颡鱼养殖户最害怕的”,武汉市中易天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宾国认为养殖过程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水环境的量化理解不足。据了解,枝江市是湖北黄颡鱼最集中的产区,2020年养殖达2万亩,由于连年的病害和亏损,到2022年初养殖面积缩小到1万亩左右。2020年枝江市有4个养殖户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Y53,并在指导下开展数据化养殖,2021年带动20个养殖户安装设备且90%以上养殖获得成功。2022年枝江地区共258位用户安装设备,覆盖4000亩黄颡鱼养殖水面,95%以上池塘死亡率相比2021年大幅度下降,“从1万斤以上的单塘死亡量降到100-2000斤,确保了枝江地区黄颡鱼养殖的可持续性!数字渔业让枝江黄颡鱼走出了绝境!”

武汉市中易天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宾国作 告

《2022年中国水产大数据白皮书》启动仪式

上海览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树欣认为,物联 对水产养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4小时监控,风险降低90%;智能控制,劳动力减少80%;精准投喂,效率提高30%。他又从“天时”、“地利”、“人和”等三方面展望了渔业转型升级的未来。

上海览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树欣

“十三五”期间,我国渔业科技装备支撑显著增强。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8%提升到63%,为11万余艘渔船配备了安全和通导装备。全国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县96个、文明渔港59个。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农业行业总监吴春江认为,我国智慧渔业发展成果显著,但挑战依然严峻。“智慧渔业”是将5G、云计算、物联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能力与渔业生产、渔政监管深度融合,打造“1+1+1+N”数字渔业整体解决方案,推进水产养殖、沿海捕捞、长江禁渔和智慧渔港项目和服务打造,不断赋能渔业渔政信息管理数字化建设。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农业行业总监吴春江作视频 告

“微纳米气泡技术很可能会是人类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进步”,据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北京雅商天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办人马闽雄介绍,新型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能推动纯氧养殖模式,给行业带来很多好处:

①省电,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政策,国家鼓励;

②零废水排放,循环用水,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和节水政策,国家鼓励;

③大幅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指标,以及处理成本,养殖户受益;

④提高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单位设备年产鱼量提高,养殖户受益;

⑤提高饲料转化率,养殖户受益;

⑥高氧好水环境下,鱼类生长健康有活力,减少病害发生,少用甚至不用抗生素,老百姓和养殖户受益;

⑦再无夏季高温缺氧死鱼情况发生,养殖户不用提心吊胆了;

⑧提升鱼类品质,出产高价值有机鱼,养殖户受益;

⑨推动工厂化养殖发展,缩减外塘养殖,发展高效环保农业,节约土地资源,大幅降低养殖尾水对环境的污染,高效治理目前的尾水,国家鼓励。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北京雅商天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办人马闽雄作 告

元宇宙是数字化智能化高度发展下的虚实融合的下一代人类 会,元宇宙技术有消费元宇宙、政务元宇宙、工业元宇宙、产业元宇宙等四大应用,宁波京溢科技有限公司渔业服务部总监周娟认为,元宇宙渔业的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值得行业去深入探索和思考。

宁波京溢科技有限公司渔业服务部总监周娟作 告

北京市恒圣律师事务所王爽发布《中国渔业2015-2022法务事务大数据 告》

广东诚顺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智慧渔业设备研制和软件系统开发的企业,总经理叶敏航重点分享了公司的诚顺智慧渔业管理系统的四大特点,动态化环境监测、自动化设备控制、精准化生产养殖、数据化预警分析,能让水产养殖实现亩产量增加、节约人力成本、节省饲料成本。

广东诚顺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敏航作 告

莱州金生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专业从事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设备制造、系统运营等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主营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自主创新研发了“独立自净循环养殖系统”等26项专利(专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圆满实现了工业化试验和工程应用。形成了一套金生水特有的集“独立自净循环、源水处理、尾水处理、虾工场、鱼工场、鱼菜共生和外塘漂浮池”为一体的集约化养殖系统。

莱州金生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良健做 告

这几年外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普遍存在环境污染、受环境变化影响大容易应激,成功率低等问题,上海泰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技术总监宋海鹏介绍了“零排放生态养殖南美白对虾新模式”,泰缘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养殖废水排放对周边河道水体造成的污染,还节约了大量粮食,同时因为采用“生物+新材料”技术的培养天然虫饵的模式,养殖过程更生态,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肉食蛋白;养殖过程的主材是秸秆、甘蔗叶等制作的生物新材料资源化利用,又高效解决农村种植业的主要环保问题,真正实现绿色环保的生态循环农业,同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上海泰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技术总监宋海鹏作 告

以色列安特蓝德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注于中压紫外线水处理技术,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设有办事处,亚太总裁依泰·布兰斯卡表示,通过广谱中压紫外灯管—消除光复活、独特的水动力学设计、全球独家全内反射TIR专利、大数据为基础的病原剂量数据库、智能化控制系统、远程信息化监控系统等智慧化升级,打造更可靠的生物安全控制。

以色列安特蓝德公司亚太总裁依泰·布兰斯卡和中国区水产行业销售总监袁宗勤作 告

水产养殖尾水得到了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水产养殖尾水改造情况,多年来摸索的成熟可靠、经济适用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模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仇登高博士重点分享了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尾水处理模式、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模式、海水池塘循环水高效健康养殖+尾水尾泥处理模式、多营养层级立体生态养殖尾水处理模式、高位池尾水处理模式等。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仇登高博士作 告

2017年底央视《走近科学》栏目组对光催化 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 道,该项技术开始崭露头角。据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助理教授杨亚威介绍,光催化降解技术仅依靠太阳能,即可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磷、有机药物(抗生素)等,并通过净化后的水体和底泥的物质交换,将底泥中的有机物等带出降解,同时对水生物无危害,十分契合养殖尾水治理需求。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助理教授杨亚威作视频 告

清洁能源+绿色水产=渔光一体!水上生产清洁能源,水下生产优质通威鱼,四川渔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设施渔业开发技术总监陈章主要分享了渔光一体战略、渔光一体优势、渔光一体养殖技术、智能化技术以及现代渔业模式,并且展示了广汉三水项目、连云港东辛农场项目、安徽和县项目、扬中“渔光一体”等。

四川渔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设施渔业开发技术总监陈章作 告

养鱼池排除含有鱼粪的水,经过微生物分解被植物吸收,干净的水重新回到鱼池,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做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目前国内能通过鱼菜共生方式生产有机认证蔬菜GAP认证鱼的只有农政齐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一家。据农政齐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创办人高上介绍,鱼菜共生智慧工厂,是以鱼菜共生技术为底层逻辑,以物联 及人工智能算法为支撑,在相对封闭的可控空间通过无排放、标准化的方式生产、销售鱼菜产品。

农政齐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创办人高上作 告

智慧农业管理师(鱼菜共生智慧工厂)培训班启动仪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