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厦软件信息产业竞争优势凸显

厦门软件信息产业竞争优势凸显

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这已经不是亿联和微软的第一次携手了,早在2015年,亿联就和微软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新一代音视频智能通信及协作方案。亿联 络相关负责人林工说,亿联对产品质量的追求非常苛刻,产品不良返修率不到千分之三,比欧盟的标准还高,因此产品能够得到欧美市场的认可,成为最受西方市场欢迎的中国品牌之一。

过硬的产品品质背后,是亿联长期以来对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的重视。目前亿联在全球的800多名员工中,超50%从事研发工作,且占比逐年提升。去年公司研发投入近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6%,且逐年增长。

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保障,对于软件信息技术这个瞬息变化的产业而言更是如此。走进 宿科技的运维部,赖剑锋和他的同事正一边盯着大屏幕上的波浪线,一边紧张地记录和讨论。正是由于过硬的技术和服务,上半年 宿科技顶住了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保持行业龙头优势并加快其全球布局的步伐。

对软件信息技术企业来说,人才是一切的基础。 宿科技高级副总裁黄莎琳深有体会地说, 宿走到今天,最重要的是对人才的重视和培育。 宿在人才培育上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除了有“蜕变计划”、导师制等各类培训,还推出了六期股权激励计划。“我们股权激励的频繁度,在上市企业中是比较少见的。”

黄莎琳说,每年公司都会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公司发展规划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和潜力,进行重新评估。最近一次股权激励,最高的员工可以拿到40万股,有些刚进来的员工因为表现突出,也拿到了股权。黄莎琳说,对于人才关键是要给他们好的成长空间和机会,才能够极大地调动起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厦门软件信息技术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涌现出一批类似亿联、 宿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尤其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突出竞争优势。产业规模稳步提升,软件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921.8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282.9亿元,是厦门着力打造的千亿产业链之一。不断增强的产业实力背后,离不开厦门多年来在政策优化、人才扶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努力。

短评

人才=生产力

软件信息技术企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劲旅。这一领域发展迅速,更新迭代快,人才是核心竞争力。重视人才,是很多卓越企业家的共识。任正非说,华为最宝贵的财富首先是人才。比尔·盖茨也曾说,如果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在推进“双千亿”工作的过程中,厦门的一些龙头软件信息技术企业,注意引进、培育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重视科研创新投入,不断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突出的竞争优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壮大。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企业是如此,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是如此。要聚集人才资源,就要优化人才土壤。积极营造各类人才扎根的环境,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畅通引才渠道,完善引才举措,不断提升引才实效,有针对性地引进紧缺人才;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做好人才服务。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厦门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仅通过校企对接、各类招聘等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新修订出台的《厦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计划暂行办法》中,也进一步就人才的生活补贴、人才落户、人才培训等多方面,予以专项扶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8月16日
下一篇 2018年8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