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一直有一颗做硬件的心。
前年,张小龙便提出了连接一切的宏愿,具体包括连接人、硬件和服务三方面,通过这种连接带来人体的延伸、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日常生活的便捷。其中在连接硬件上,微信选择了构建一个开放的智能硬件平台,试图拉拢智能硬件创业团队丰富其硬件生态,这一举措不但节约了自身成本,还能快速构建一个庞大的生态。
但在自主硬件上,微信迟迟未见出手。直到去年,微信推出了旗下首款硬件产品——微信相框,这是一款可通过微信远程分享照片的电子相框,比如外出工作的子女可通过微信分享自己的生活照,而在家的父母可直接在这个相框上看到这些照片。不过,当时这款产品只能分享照片,功能还比较单一。
不过,有人或许会质疑,硬件产品门类那么多,为何微信会对相框情有独钟?这还得慢慢道来。
大众类智能硬件产品陷入低迷
智能硬件经过几年爆炸式增长,如今已经陷入低迷期。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穿戴式硬件为例,整个市场在急剧萎缩,用户的实际使用率甚至不到 3.0% 。这一两年来,先是 Misfit 被 Fossil 收购;后又有 Withings 被诺基亚收购;Jawbone 则陷入了裁员、倒闭风波;而 Pebble 也没挺多久,最终被 Fitbit 收购。可以看到,整个智能穿戴行业都过得不怎么好。
微信如果做穿戴式硬件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可以和自己的微信运动绑定起来,实现打通微信、人和硬件之间的关系。但需要面对的事实是,整个硬件市场已经陷入恶性竞争,再进入也不过是趟混水。因此与其自己做硬件,还不如先打造一个开放的硬件平台,进而拉拢其他的硬件团队。这或许也是微信迟迟未进入硬件领域的主要原因。
家庭陪伴需求催生陪伴式硬件
那么,微信为何会选择做电子相框类硬件?毕竟电子相框类产品已经存在许久,并且市场份额还逐渐被平板电脑、大屏手机吞噬,微信此举难道是逆流而行?
其实不然,这一两年来随着经济及 会的发展,国人开始越来越强调家庭陪伴的重要性,由此也催生出了一种陪伴经济,许多创业团队开始涉足陪伴式智能硬件。比如从锤子科技“退休”的钱晨博士便加入了一个名为“亲见”的智能视频通话硬件团队;另外主打家庭陪伴的小鱼在家团队也已完成两轮累计近 3000 万美元的融资;其它,许多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团队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纷纷推出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等产品。
不过,相比以上团队,微信进入这一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拥有超过 9 亿的用户数。由于微信相框可以直接与微信相连,并可直接通过微信与它进行高清视频通话,因此它能更低成本地获得用户,而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无缝式的用户体验。
无缝式体验、老年人也能轻松上手
微信相框 Plus 的核心需求便是如此,它让外出工作的子女和在家的中老年父母更方便地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家庭情感的沟通。尤其是春节将近,子女可购买相框送父母,将自己的生活照分享给父母,或随时进行视频通话。让父母能方便地了解子女的生活,增进两代人的情感沟通和家庭亲情。
以另一种方式连接了人与人
前面提到,微信一直有一颗做硬件的心,而微信做硬件的目的也是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微信,以及延伸用户使用微信的沟通场景,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微信相框秉承了这一理念,它延伸了微信的沟通覆盖范围——家庭场景,你只需将它放在家中的客厅,便能让父母随时看到自己的动态,或与自己视频通话,这补充了微信所形成的 交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微信相框以另一种形式连接了人与人,对微信连接一切的目标进行了补充。并且这种连接,还带来了巨大的 会价值。缓解了中国城市化和空巢老人现象给两代家庭所带来的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