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国许多理工学科的奠基人,同时又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写得一手好诗词的科学家。他们无一例外,都说:“旧体诗词,最能抒发抒发人生感怀,记录时代讯息。”
《夜雨》欧阳翥
夜气冥冥翳太青,清窗听雨独伤情。
梦痕带泪回童辇,歌调凝弦断玉筝。
咽到中宵应有恨,敲残旧苑已无声。
离离原上多禾麦,都为苍生望太平。
他是欧阳翥,我国著名的脑神经学家,此诗作于抗战期间,集个人感怀与家国之痛融为一体,诗意凄美,被誉为诗中上品。
《金门公园远怀》唐稚松
海宇空濛大地秋,夕阳天外望神州。
东来诸葛无留意,西访玄奘亦壮游。
蚕为献丝甘自缚,蛾因恋火以身投。
登临渐入高寒境,万籁萧然一羽浮。
唐稚松,中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中科院院士。此诗,是他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访美期间,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
《浣溪沙十首·牛棚咏史》王绶琯
五十万年溯斗争,残雷疏雨夜三更。
悠悠大地转无声。
几个英雄悲失路,一番儿女学忘情。
蛙声四面月微明。
帝业深筹万世功,律繁如雨令如风。
长城遥护泰山封。
且喜诗书销海内,更收珍丽实关中。
赢来一赋阿房宫。
王绶琯,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诗人思接千载,将人类的悲欢争斗、得失荣辱置于时间的长河与浩瀚的宇宙中去呈现,顿时清凉自生,意气稍平。
《上林春·春情》胡先骕
垂杨楼外晴烟静,瘦红明靓。
搴帘无语看游蜂,乍把闲情勾引。
春昼教人慵困,春眠未稳。
惺忪自起品新茶,添宝鸭,秾香凝。
胡先骕,被毛泽东称为“中国生物学的老祖宗”,是驰名国际的植物学家。钱钟书这样评价胡先骕的诗:“弯弓力大,琢玉功深,登临游览之什,发山水之清音;寄风云之壮志,尤擅一集胜场。”
《路南归途中有述》节选郑桐荪
风尘澒动日月变,烽烟惊见中原遍。
子弟八千已膏血,妇稚几辈沟渠免。
太行衡岳不觉高,铁鸟翔跃竟扶摇。
飞祸直从天半下,崇楼巨厦倾终朝。
河山两岁付焦土,吁嗟厄运似南渡。
郑桐荪,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他在诗词理论与创作方面的造诣也不同凡响,著名诗人柳亚子说,郑桐荪“精研数理,不以文学名,实则见解甚深刻,余所不逮也。”
《受降视礼》顾毓琇
受降台筑紫金山,八载艰辛奏凯还。
雪尽马关奇耻辱,功成观礼我随班。
顾毓琇,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电机系、无线电研究所的创始人,清华首任工学院院长。终其一生,除了写作大量诗词歌赋,顾毓琇还写作了大量戏剧、禅学以及音乐方面的作品。
《浣溪沙·六首其四》石声汉
双袖龙钟上讲台,腰宽肩阔领如崖,
旧时原是称身裁。重缀白瘢蓝线袜,
去年新补旧皮鞋,羡它终日口常开。
石声汉,我国植物生理学家与古农学家,诗词造诣甚高,留有一册《荔尾词存》,著名学者叶嘉莹高度评价其词作的水平,认为“这是一册不平凡的词集”
《哭心翰抗战殒命》翁文灏
艰苦吾家一代人,同舟风雨最酸辛。
上哀老父凄怆泪,下念新婚孤独亲。
痛切连枝齐息涕,悲怀身世更沾巾。
宗邦如此阽危甚,何日江山得再春。
翁文灏,清华大学地质系主任,中国三大地质研究所中他更独任两所所长。翁文灏说自己的诗“不求琢句之工,但纪感念之意”,是很真实的自我评价。言志,是他诗词创作的重中之重。
反观现在,不要说理科学人,就是文科学人,作旧体诗的人也不多了,而当时他们能够将古诗词融合在自己的身上,说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力抱有足够的自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