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G20峰会和APEC峰会新闻,发现日本对华政策基调是充满消极元素的,日本干涉中国内政,日本加入北约 络情 组织将中国视作威胁,面对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我们还需要学习日语吗?
这是下午茶,跟朋友吹水的时候想到的一个话题。作为聊天吃茶的闲话,我从文化角度进行观点阐述,中国是一个文明型的国家,我们保持文明国家的博大格局来审视岛国的缺乏安全感的立场。
一切从宫崎骏的动漫开始。
如果吉卜力对你不再有吸引力,那么就辞职吧!我也会辞职。
宫崎骏经常会对自己吉卜力的成员这样说,这算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理解这种以乐趣为主导的工作价值观,我们需要认识宫崎骏对二次元动漫的热情。汉语可以说他是一个孜孜不倦追寻自己梦想的人,而日语会是怎么一个表述呢?
不断推出新的长篇动画作品,每一个作品都要有灵魂注入,灵魂是故事的核心价值观,二次元的概念图和分镜头需要围绕这个价值观的成长而进行深度思考,每当遇到无法创作出来的概念图和分镜头,宫崎骏都会很焦虑。
这真的很困难!这是宫崎骏要反复唠叨的话。
困难的时候需要静心,让自己的内心流出一片空白,走出弥漫着工作压力的吉卜力工作室,坐上新干线到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去从心出发。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重新出发,无论前路多么崎岖,都要继续上路,在路上永远比原地不动要幸福。
宫崎骏给《千与千寻》设计的对白,他的内心也是这样想的。
对于宫崎骏动画的推崇,让我开始注意身边的日本人,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有禅意懂哲学的人,就像宫崎骏这样敬畏自然和神灵,对于自己喜爱的东西,总能做到精益求精。
我的新能源项目合作伙伴吉野先生是一个美食家,每次谈完公事,他总是期待着我可以推荐一家新的美食餐厅给他。我们一起吃过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及潮汕牛肉粉,在深圳没有独特的美食,每一种味道都是新移民带来的快餐文化。吉野先生,每一次都吃得很幸福。他告诉我,在中国总算能够饱饱吃一顿了。
我和吉野先生可以用英语与汉语对话,他英语说得不太好,汉语说的可以让中国会说普通话的人听懂,而他的母语日语,我用翻译软件翻过来却总是词不达意。
我们在没有喝酒的时候,大家一起用汉语交流,酒过三巡后,我们就一起语无伦次了。
我和吉野先生的合作进行得比较顺畅,他在东莞的工厂很好地配合我们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计划安排,没有出现合约外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吉野先生,除了美食外,好像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了。他除了睡觉外,基本上都泡在自己的工厂,事无巨细都要自己亲自一一查看一遍流程。他告诉我,工厂就是他的全部,如果有一天他死了,那么有可能的话希望自己骨灰埋在工厂里,这样他每天都可以继续跟自己工厂呆在一起了。
这种执念,让我感觉有点毛骨悚然。我希望可以更深层次了解一下这个日本朋友执着背后的民族文化,通过看《铿锵三人行》节目东京歌舞伎町第一案内人李小牧的访谈节目,对于中国人视角里的日本有了一个认识。通过自己到日本旅游和商务交流,而对于日本不同层次 群有了一个直观的体验。
然而,真正想要走入一种文化,还是要通过语言和文字。
7天学会日语发音,你敢不敢挑战?
从宫崎骏日语汉子的二次元动漫看起,感受到日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去延伸到哲学层面思考这个民族生存之道,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而重建 会秩序和经济,整个国家都是摸着战胜国的石头过河,从学习中国,到效仿英国君主立宪,再到全面学习美式民主政治,这种不断破坏中建立新秩序的过程没有让日本人心大乱。
日本,只有一个主体民族,大和族。日本,只有一个精神领袖,那就是他们万世不易的天照大神使者天皇。日本无论学习哪一种外来文化,日本人骨子里还是继承维护着菊花与刀的民族精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听懂基本日语对话和能够跟日本人打打招呼,偶尔会刻意模仿一下京都口音或者北海道俚语,这种脱口秀式的沟通让日本朋友感到了亲近。
宫崎骏已经退休了,他的吉卜力近期也没有新的作品问世,日本动漫新的文化输出缺少了扛鼎之作。我开始关注新的日本神剧《半泽直树》,这个讲述日本金融历史变迁的个人传记符合我的职业,中国金融业已经和日本一样内卷了。
20世纪90年代,背负着悲惨过去的大学毕业生半泽直树(堺雅人 饰)如愿进入产业中央银行,并与同期近藤直弼(泷藤贤一 饰)、渡真利忍(及川光博 饰)朝着各自心中的目标而努力。看似光鲜的银行家们,在泡沫经济衰退前后身心经历着难以想象的折磨。
进入21世纪,产业中央银行与东京第 一银行合并为东京中央银行,此时半泽任大阪西分店的融资课课长,坚信人性本善的他在履行银行家职责的同时坚守着普世的道义。高达5亿日元贷款诈骗事件,将半泽逼到事业的悬崖边,也促使他和只重明哲保身、趋炎附势、重利轻义的分行长乃至业内高层彻底决裂,有如螳臂当车、逆流而上的战斗,半泽能否凭一己之力改变这冷漠腐化的现状?
半泽直树是日本经济泡沫后迷失方向的一代年轻人代表,不过他却在日本最残酷的金融行业重重考验中生存下来,资本控制政治的日本,一个不幸的日本年轻人力挽狂澜捍卫这个国家最后的金融道德底线。
中国的GDP已经超过美国70%,美国开始对中国实施贸易战了,一切仿佛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翻版,美国主导的美元秩序想要凭借金融霸权摧毁中国金融主权,从而让中国重走日本失落的三十年道路。
残酷的现实,我们是站在原地防御,还是继续出发深化改革和保持开放继续深度融入国际化呢?日本给了我们一系列的前车之鉴,我们开始总结自己的经验,中国和日本历史恩怨纠葛不断,我们站在历史基础上来面向未来。
宫崎骏代表的是战后成长起来的日本一代人,他们反思国家的错误,他们追求和平理想。半泽直树代表的是日本《广场协议》后成长起来的日本新一代,他们在阶级固化和国际资本垄断日本财富背景下迷茫的生长。
我们从日本的 会样板来审视中国 会当下发展问题和革新实践,我们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大学等日本精英智库反思日本失落三十年经验里总结中国发展的思路,而要深度的理解日本,那么就需要学习日本的语言和文字,以此为深度沟通的工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