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慧玲
开封夜市
十五年前,当我在 上碧聊玩腻时, 友介绍我下载了新浪UC。当时我仍然在推销我的文献服务理念,到处帮人查资料。一位开封 友在聊天室盯上了我,非让我帮他查资料,开始我还不太敢相信他,怕是 上的无聊客。后来他几次缠着说让我帮他,急用。我就开始问他是谁,究竟需要什么资料?原来他和朋友一起准备筹办开封大内酒业公司,一切尚在准备阶段,要我帮他查一下开封与酒文化相关的文献。我当时是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就以研究所的名义帮他查找资料,作为与企业合作的一个试验项目。
开封的北宋大内酒曾为天下第一
邢慧玲
古城开封,曾经有过怎样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曾经被风沙黄水掩埋过多少文明的足迹,难道我们真的忘记了?真的麻木了么?难道我们有资格为堪称贫穷而落后的现状心安理得么?似乎感觉到祖先正在地下为我们的失落而不安,于是闲暇时就去翻翻旧书,试图通过古典文献重窥这个黄河之滨古老城市的文明与灿烂。无意中发现,开封古城竟然埋藏着那么多鲜为人知的成就,居然有过如此令天下人为之向往的繁盛,远远超出了我们以往的想象。
以酒文化为例。一则宋代文献引起过我的注意,方知开封的北宋大内酒,竟然曾被称为天下第一!
北宋署名为太平老人的《袖中锦》云:“天下第一: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吴纸、晋铜、西马、东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孑鱼、福州荔眼、温州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简寂观苦笋、东华门把、鮓右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长老、京师妇人,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袖中锦》后来被明代陶宗仪收入《说郛》、清代赵吉士收入《寄园寄所寄》,还曾被收入《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等类书。
“内酒”,就是皇宫大内酿制的酒。北宋以前皇宫祭祀用“五齐二酒”,宋神宗元丰元年七月,太常寺下令,以法酒库、内酒坊酿制的酒祭祀,代替五齐二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记载:“今法酒库酒曰供御、曰祠祭、曰常供,内酒坊酒曰法糯、曰糯、曰常料,各三等,糯酒、常料酒止给诸军吏工技人,以奉天地宗庙 稷,恐非致恭尽物之义。乞止以三法酒及法糯酒奉祠祭。”
就是说皇宫大内中法酒库和内酒坊各生产一种酒,每种酒又各分为三等。法酒库酿制的这三等酒分别叫做:供御酒、祠祭酒、常供酒;内酒坊酿制的三等酒,分别叫:法糯酒、糯酒、常料酒。法酒库酿制的三种等级的酒和内酒坊酿制的一级酒即法糯酒可以用来祭祀,内酒坊的糯酒和常料酒用来供给皇宫的军吏杂役技人等。据相关文献记载,民间还有一种叫“流香”的酒被并入御库,所以后来也称“内库流香”。
北宋的酒业十分发达,据宋人《清波杂志》载,当时“田亩种秫,三分之一供酿材麴蘖,犹不充用。”宋人张能臣《酒名记》中所列二百余种民间名酒,有76种都是东京所在地——河南出产的。这二百余种名酒并不包括皇宫所用之酒,皇宫用酒是皇宫大内自己酿制的内酒。好酒的皇帝培养出无数好酒的臣民,元曲《好酒赵元遇上皇》写的就是与宋太祖饮酒有关的一个故事:
赵元因嗜好饮酒不务正业,屡被妻刘月仙和岳父岳母打骂。刘月仙一心想嫁东京臧府尹,向赵元索要休书。后由臧府尹设计,令赵元递送文书去汴京,料定他延误三日以上必被处死,并且逼赵元写下休书,自己娶了刘月仙。赵元在一酒店中喝酒,偶遇微服私访的宋太祖与两个大臣。三人因未付酒帐被酒保扯住,赵元为之付帐解围。宋太祖见他贤良,便认他作义弟,并在他手臂上写下文字,使得赵元被免去延误文书之罪,还让他做了东京府尹。后来宋太祖亲自为赵元 仇,刘月仙受杖刑,臧府尹则被发配。
赵匡胤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年轻时便嗜酒如命,经常和一些市井无赖称兄道弟,喝得烂醉如泥,却也练出了一身卓越的骑术和武功;他的黄袍加身、成为一国之君也是在醉卧不省时完成的;做了皇帝,又怕政权不稳,于是在饮酒间谈笑自如,略作暗示便使得众节度使乖乖地交出了兵权;民间传说中他的死也与酒有关,说他平时饮酒无度,常常耽误国事,弟弟赵光义多次劝说无效。在巡幸洛阳途中遇到混沌道士,说今年十月二十日夜如果是晴天,太祖就可以多活几年,如果是阴天就让他赶快安排后事。
二十日晚上,开始天气晴朗,太祖十分高兴,忽然阴云四起,又是雪又是冰雹,一起自天而降,太祖急忙退回寝宫,并召弟弟赵光义入宫一边饮酒,一边安排后事,喝完酒,太祖宽衣睡觉,鼾声如雷。五更时皇宫值夜警卫发现太祖已命赴黄泉,其弟在宫中守候一夜未出曾出宫。是年赵光义即位,为宋太宗。
还有许多关于北宋大内酒有趣的故事。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了北宋元宵节皇帝赐内酒时隆重和繁华的场面。北宋的元宵佳节是十分热闹和隆重的,最少要闹三天。正月十四晚上,皇宫要在大内门口“撒金钱”,老百姓抢金钱。到正月十五晚上,皇帝就要把平时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喝到的内酒赐给百姓喝,《大宋宣和遗事》记载道:“至十五夜,去内门直上赐酒。两壁有八厢,有二十四个内前等子守着,喝道:“一人只得吃一杯!”有光禄千人,把着金卮劝酒。真个是:金盏内酒凝琥珀,玉觥里香胜龙涎。一似:蟠桃宴罢流琼液,敕赐流霞赏万民。那看灯的百姓,休问富贵贫贱老少尊卑,尽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
御酒是法酒库酿制的最上等供皇帝饮用的酒,皇帝将自己喝的酒分赐给京都百姓喝,显示了皇帝对天下百姓的体恤和关爱。这年皇帝赐御酒时还发生了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个妇人接过金杯喝完了御酒,就把金杯藏进怀里,被发现后,皇宫侍卫立即拿住并奏知宋徽宗。皇帝问这妇人为何偷金杯,妇人说与丈夫一起来看灯,与丈夫走失,怕回家公婆责怪,就取一只金杯证明自己。并且奏上一曲新词《鹧鸪天》: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赐酒,脸生春。归家只恐公婆责,也赐金杯作照凭。”皇帝听了她的词很欣赏,就把金杯赐给了她。教坊大使曹元宠说妇人的词是编好了来骗皇帝金杯的,皇帝就让妇人当场另做一首,妇人马上又做了一首《念奴娇》,皇帝听后大喜,把金杯赐给了这个女子。传说这个妇人就是名闻遐尔的北宋才女李清照。另外据《宋史》卷二百七十六、列传第三十五记载,王宾,许州许田人。曾迁宾仪鸾副使,领内酒坊。还有宣和年间,内酒库吏周钦的故事也被记入《夷坚志》丁志卷第九。
内酒之美宋代及后世有许多诗词赞颂。《宋诗钞》卷三十三收录有苏轼弟弟苏辙的弟子韩驹的诗,在《韩驹陵阳诗钞》中有一首《偶书二絶呈馆中旧同舎》赞北宋内酒道:
“去年看曝石渠书,内酒均颁白玉腴。
今日醉登延阁望,几人回首忆穷途。”
后来他在另一首《还朝饮酒絶句》又赞道:
“往时看曝石渠书,内酒均颁白玉腴。
落魄十年无复醉,因公今日识官壶。”
“颁”是分赐、赏赐的意思,往日苦读圣贤书,才换来皇帝赏赐的如白玉般晶莹剔透、香腴可口的美酒。当大家踌躇满志、乘醉登上延阁眺望时,还有几个人能再回忆起当初穷愁潦倒、失魂落魄的日子呢?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华阳集,卷三十九《忆昔》诗赞道:
“生朝叨睿眷台馈,颁恩内酒当筵劝。
今日衰残欢意鲜,举杯目断尧天远。”
张华阳在家国残破、失意之时举杯遥望,怀念昔日受宠之际皇帝当筵劝饮大内酒,对自己重用信任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
北宋大内酒一直沿续到明代仍然是国宝。《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倪文僖集,卷八有诗赞道:
胜日追陪与宴芳,会开真率具家常。
畅怀内酒频斟酌,照眼仙姿任点妆。
宝篆当筵焚吐白,玉瓶堆案拆封黄。
明年此际期重盛,问讯花神酹一觞。
明代《茗斋集》中有《北酒品诗十一首》,其三赞内酒道:“内酒出尚方,九酝成醇酎。纯浓欲熏髓,芳旨难胜口。不遇大度人,焉能悦重厚。此道今已无,人间固希有。”
从这些诗篇中,我们可以看见皇帝赏赐内酒时隆重的场面,可以闻到大内酒直欲熏入骨髓的芳香,可以感受到皇帝当筵劝赐内酒时仕子的激动情怀,也可以想象出北宋朝廷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金瓶梅》是借宋代故事写明朝历史的故事,书中薛太监、翟谦、刘内相给西门庆送礼,也曾三次提到内酒。
北宋大内酒的资料使我们重新感受到古城开封昔日的辉煌,若能在当今开封重见此美酒佐宴,一定会勾出无数佳宾之馋涎的。
古老开封城还埋藏着多少国宝?还有多少个第一未被我们发现?这是我们开封的历史和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学习,使这些知识和财富成为加速我们建设优质文明城市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拂去时间的黄沙,重新检点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骄傲和辉煌,努力振作我们的国民精神,再创下几个天下第一来!
后来,我又在古籍文献中找到许多关于北宋造酒的方法和技巧,他们依照文献的内容,对所造内酒予以改造,终于生产出比较满意的开封大内酒来。我还晚上加班帮他们设计酒瓶的外观及宣传语,我写出好几条广告词,最后一条“大内存神韵,好酒透瓶香”被他们参考采用。
新产品问世,在新闻发布会上,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感谢,他们要在会上当着开封市领导和业界精英的面赠送我们一面锦旗,并邀请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和馆长、副馆长参加,李景文馆长因有事未能赴会,文献信息所所长、副馆长郭鸿昌、负责读者服务工作的晁国立副馆长、负责阅览部工作的王学春副馆长如约参加了会议,郭鸿昌馆长和我还在大会上发了言,我们谈到河南大学图书馆和文献信息研究所要走出象牙塔,主动为 会服务的精神,欢迎校外文献需求者到馆利用我们丰富的文献资源。这些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就是放在七年后的今天,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更应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郭馆长和我的发言赢得阵阵掌声,郭馆长在会上接过赠送给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的锦旗,可惜当时的视频我们没有留下来。会后翰园碑林创始人李公涛之子告诉我,我们的发言他一字一句都听得非常认真,说我们讲得太好了, 会十分需要高校的文化和文献资源。开封的有关领导也在宴会上给予我们积极的鼓励。
新闻发布会后,开封日 、汴梁晚 、大河 等十余家媒体对大内酒的开发予以 导:
“天下第一”的北宋大内酒何日再现辉煌
“古城开封,曾经有过怎样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曾经被风沙黄河水掩埋过多少文明的足迹……”一直致力于古代文献典集研究工作的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邢慧玲说。她在古典文献中发现,古城开封的黄沙之下,埋藏着那么多鲜为人知的文明与灿烂。历史上曾有“天下第一”美誉的北宋大内酒就是一个曾经的辉煌。
拂去历史的尘沙,北宋大内酒展现在人们眼前。翻检文化典籍,邢慧玲研究员发现了北宋太平老人所著的《袖中锦》。《袖中锦》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第一: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吴纸、晋铜、契丹鞍、夏国剑、福州荔眼、临江黄雀……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这本《袖中锦》后又被收入《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说郛》、《寄园寄所寄》等典籍。
《袖中锦》所记“天下第一”中的“内酒”,就是北宋大内酒,是被人们公认的酒中“状元”。
内酒乃皇家专用,平时不出皇宫,民间虽聆其名,难闻其香。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只有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皇帝才将平时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喝到的内酒赐给百姓喝。“至十五夜,去内门直上赐酒。两壁有八厢,有二十四个内前等子守着,喝道:‘一人只得吃一杯’!有光禄千人,把着金卮劝酒。真个是:金盏内酒凝琥珀,玉觥里香胜龙涎。一似:蟠桃宴罢流琼液,敕赐流霞赏万民……”“凝琥珀”、“胜龙涎”的琼液内酒,代代流香,赞颂内酒的诗人也是代不乏人。
宋代大诗人苏辙曾有赞赏内酒的诗词入选《宋诗钞》而流芳后世。“去年看曝石渠书,内酒均颂白玉腴。今日醉登延阁望,几人回首忆穷途。”(《偶书二绝呈馆中旧同舍》)。
苏辙另一首赞内酒诗名为《还朝饮酒绝句》:“往时看曝石渠书,内酒均颁白玉腴。落魄十年无复醉,因公今日识官壶。”这首诗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往日苦读圣贤书,才换来皇帝赏赐的如白玉般晶莹剔透、香腴可口的美酒。当大家踌躇满志、乘醉登上延阁眺望时,还有几个人能再回忆起当初穷困潦倒、失魂落魄的日子呢?
在《四库全书》中,也记载着赞颂内酒的诗句:“生朝叨睿眷台馈,颁恩内酒当筵劝。今日衰残欢意鲜,举杯目断尧天远。”
“古城开封的漫漫黄沙,还埋藏着多少国宝?还有多少个‘天下第一’我们未发现?这是我们开封的历史和骄傲。”邢慧玲研究员说,历史昭示着未来,今天的开封人应该好好发掘、整理开封历史上的骄傲,并将其发扬光大,让历史的光华在今天焕发出夺目的异彩。弘扬灿烂的开封文化,需要人们从“天下第一”的精华做起,比如应该从开发利用北宋大内酒做起,让北宋大内酒再一次以盖世醇香誉满天下。
开封府
历史的味道开封的味道
2005年,是1915年举办的巴拿马博览会90周年,有关当年博览会的回忆文章纷纷见诸 端和 上。90年前发生的一幕幕往事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
当年,巴拿马运河竣工开通,而美国通过殖民政策取得了运河的经营权,故而博览会以巴拿马命名,但举办地是在旧金山。在此之前,中国虽然有部分口岸洋行代理的国内产品在境外展会上展示,但数量极少,而且不注重包装和摆放,所以未曾引起市场的关注。巴拿马博览会是中国首次以国家名义参展,所以当时的中国政府要求“举全国之力”,尽选各行业名优产品入展,并斥资30万美金装置展区,成为了整个展会的一大亮点。结果中国代表团各类展品先后荣获大奖章64枚、金奖196枚,令世人刮目相看。此前,一直在国际会展中出尽风的头日本人也不禁惊呼:中国此番参展,果真“大异其趣矣”。
在展会上获得大奖的国产白酒共有4种,分别产自河南、山东、河北和山西。后3种产品经过发展和演变,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张裕葡萄酒、衡水老白干和杏花村汾酒,而唯有河南选送并一举夺魁的高粱酒却失去了踪迹,成为一桩悬案。
这其中除了酒坊老板家庭变故、政局不稳、税赋过高等因素外,抗战爆发导致开封白酒行业大半关停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成为白酒业内人士心中一大憾事。
2005年春夏之交,河南省酒协在郑州举行全省优秀诚信经销商表彰会,省酒协几位领导向来自开封的大内酒业公司总经理提及此事:巴拿马博览会上夺魁的河南酒出自开封,能否关注一下,如果可以恢复,确实是一件为河南增光的事情。
回到开封后,大内酒业公司总经理和同样关心此事的几位朋友一头扎进了开封市图书馆和河大图书馆,调出当年的各类资料开始了艰苦查询。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一条重要的线索出现了:当年河南官厅选送的高粱酒是当时河南唯一一种出口白酒。而根据开封酒志介绍,当时只有开封“西会福”酒坊的白酒通过几家洋行向境外出口。之后不久,来自河大图书馆的资料显示:“西会福”所酿白酒使用的是宋朝大内酒的配方调制而成。流芳近千载的开封骄傲和1915巴拿马博览会的中国荣誉此刻竟神奇地重合了。
曾为天下第一的美酒,终于揭开了尘封多年的神秘面纱,而为续写宋朝大内酒辉煌的艰苦工作,也在这一刻展开了……
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宋朝大内酒是宋朝内酒坊所产内酒,但其他更详细的记录还无从查到。在查找困难的时候,大家又同时想到了河南大学。经过介绍,大内酒业公司总经理总经理登门拜访了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邢慧玲研究员。当时,河大图书馆正在搬家,邢慧玲研究员不顾劳累,连夜开始查阅《四库全书》和馆存的 纸。当夜,就查出有关宋朝大内酒的资料2600多条。这个结果令河南大学的教授和开封酿酒行业内的有心人士喜不自禁。因为这2600多条翔实的历史资料,昭示着尘封多年的曾为天下第一的美酒将要拂去历史的尘埃而展现出来。
中国造酒历史悠久,所以是不是历史名酒,最重要的是酒要有源头,要有出处……宋朝大内酒的源头在何方?经查,大内酒能成为天下第一美酒首先要归功于后周的柴荣。当时,后周攻克河中薄州(今山西运城附近),俘虏许多匠人,就将这些匠人全部集中在开封做苦力。而酒匠因受不了重活的劳累,就找到监军自告奋勇替监军做酒。酒做出来后芳香扑鼻,绵甜适口,挂杯生辉,从此大内酒先在军中盛行。
赵匡胤在后周任军统领时,对这种酒特别喜欢。他登基做皇帝之后,就命令将酒的配方上交,由内酒坊按配方生产。自此,大内酒正式成为王者饮用之酒,百姓只能闻其名,不能闻其香。
但宋朝大内酒的发展在历史上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四库全书》的记载中,就有北宋初大内酒的一次灾难,那就是纵火杀人一案。
北宋的大内酒库在宫廷西北角,即现在天波杨府附近。有一年冬天,大内酒库突起大火,将库内的大内酒悉数烧毁,这令宋太祖赵匡胤极为恼火。次日,赵匡胤亲自察看了被烧毁的大内酒库,然后令禁兵在大内酒库聚集干柴,重新燃起大火,下令将5名监酒全部扔到火堆中活活烧死,然后将40多名匠人处死。临走时,赵匡胤说:“玩心重,纵火之罪,死有余辜!然大内酒则无复再酿矣!”
从史书上查阅,关于这次重处大内酒库一案,有种说法是大内酒监管向外偷酒,被禁军发现,当大内要查处时,大内酒库的监酒为毁灭罪证,就故意纵火,这才惹恼了赵匡胤。无论何因,大内酒库被处死40多人,5名监酒被活活烧死,大内酒酿造曾一度陷入低谷确是历史的真实。
宋朝大内酒的历史,在河南大学有关专家的鼎力相助下,终于露出其庄严神圣的皇家之尊。
有了秘方,让曾为天下第一的美酒——北宋大内酒再现辉煌应该是水到渠成之事。可事实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酒基要选最好的。汴梁酒业公司总经理尚会国奔赴四川泸州、宜宾采购,最后在五粮液酒厂所在地宜宾,购到窖藏多年的五粮型酒基。尚经理又和五粮液酒厂的专家、技术人员座谈,探讨技术难题后,重金聘请五粮液酒厂的专家,到厂坐镇大内酒技术攻关。
可这只是五粮型酒基,远非大内酒的口感,要把皇家大内秘方中的配料兑入酒基中也绝非易事。
有一次,几十种纯天然植物的提取精华兑入酒基中,整个酒变成了口香糖的味道,虽芳香可没有了酒感。有一次,兑入纯植物精华后,因量少纯正的酒基占据上风,入口甘烈。
鉴于商业机密和秘方的要求,许多次的试调——失败——再试调不便于公示。北宋大内酒的最大特点是入口芳香、不上头,而另一个特点是不伤胃,这使大内酒与其他酒水区别开来。
为了体验大内酒的真正特色,几位老总请来了医生坐在自己身旁观察,然后每人将750克的大内酒饮入腹中,立时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但不头疼,胃不难受,大脑支配四肢正常。
开封县的几百名老乡在市区某生态园聚会,每桌上都有大内酒,另备有国内某知名品牌酒。结果众人将大内酒抢喝一空,而某知名品牌酒则剩下许多瓶。
一位喝了几十年酒的开封“酒仙”应邀品尝大内酒,当他将大内酒慢慢品了一口后脱口而出:“这不是开封的酒,开封生产不出来这么好的酒!”可当他看到坐在身旁的领导一脸严肃的模样,认为不是在开玩笑,竟激动地说:“这是咱开封的酒,是咱开封人值得骄傲的酒,这酒一定能再次成为天下美酒!”
一直关注大内酒生产的开封老人高华宾品尝到大内酒后,激动地说:“这么好的酒与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相符,能让咱开封人拍胸脯说,这酒就是比其他名酒好!”大内存神韵,好酒透瓶香。大内酒芳香绵爽、挂杯生辉的特色成为古城街谈巷议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又都与历史的记载相符。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拍手称奇:这是现实与历史的真实连接,是千年文化的传奇故事。
无怪乎中国经济 在转发北宋大内酒的新闻时赞叹:“北宋大内酒的出世,使国内诸多名酒在历史文化方面黯然失色,千年的历史,千年的传承,千年的辉煌,奠定了北宋大内酒在未来白酒市场上的尊贵地位,非一般名酒所能效仿和撼动。”
这正应了古人对大内酒赞扬时所说:“此乃天下第一美酒,它处虽较之,终不及。”
古色古香的瓶盒制作成功了,流芳千年的大内古酒的配方有了。在许多人看来,优质大内酒的出产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但事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历来做事严谨的大内酒业公司总经理要求技术人员:大内酒是蕴藏了千年文化内涵的品牌,凝结了许多代先人的荣耀。对待它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严格再严格,决不能出半点差错。
负责原料采购的技术人员历时近两个月,在四川、贵州两省反复挑选对比,最终在四川宜宾购到了窖藏多年的五粮型酒基。面对着优质的酒基和同样优中选优的40余种调味酒,技术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精心地调试。虽说各种材料均是上品,但并不代表其简单相加就一定是好酒。精细的调配甚至是许多时候常人难以理解的“神来之笔”,才能造就传世佳酿。为了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灵光一现,技术人员在车间内往往一呆就是几十个小时。直到2007年6月底,最初的27种样品酒问世了。到底哪一种是既不失历史特色、又能符合现代人饮酒习惯的最终产品呢?大家研究之后决定,选出6名同事,对27种样品逐一亲口尝试。
于是,在今夏最炎热的那段时间,几名同事每天将1~2种酒分不同的量饮下,然后逐一记录下各自的评价。有时,时至半夜,他们还相互通话,交流饮酒之后的感受。就这样日复一日,有位同事曾和家人开玩笑说,自己即便三天不喝酒,每个毛孔也能散发出美酒的醇香。
又是一个月的等待,最终两款成品脱颖而出。大内酒业公司总经理等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样品送给各方的朋友品尝。令人喜悦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专家认可了,热心的市民认可了,来汴的外地游客认可了,有关部门的领导认可了……
大内存神韵,好酒透瓶香。大内酒的酒质芳香绵爽,挂杯生辉的特色成古城街谈巷议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又都与历史的记载相符。河南大学的教授拍手称奇,这是现实与历史的真实连接,是千年文化的传奇故事。
无怪乎中国经济 在转发宋朝大内酒的新闻时赞叹:“宋朝大内酒的问世,使国内诸多名酒在历史文化方面黯然失色。千年的历史、千年的传承、千年的辉煌,奠定了宋朝大内酒在未来白酒市场上的尊贵地位,非一般名酒所能效仿和撼动。”这正应了古人对大内酒赞扬时所说:“此乃天下第一美酒,它处虽较之,终不及。”
为了宋朝大内酒再现辉煌连续 道之二
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宋朝大内酒是宋朝内酒坊所产内酒,但其他更详细的记录还无从查到。在查找困难的时候,大家又同时想到了河南大学。
经过介绍,曹艳敏总经理登门拜访了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邢慧玲研究员。当时,河大图书馆正在搬家,邢慧玲研究员不顾劳累,连夜开始查阅《四库全书》和馆存的 纸。当夜,就查出有关宋朝大内酒的资料2600多条。这个结果令河南大学的教授和开封酿酒行业内的有心人士喜不自禁。因为这2600多条翔实的历史资料,昭示着尘封多年的曾为天下第一的美酒将要拂去历史的尘埃而展现出来。
中国造酒历史悠久,所以是不是历史名酒,最重要的是酒要有源头,要有出处……宋朝大内酒的源头在何方?经查,大内酒能成为天下第一美酒首先要归功于后周的柴荣。当时,后周攻克河中薄州(今山西运城附近),俘虏许多匠人,就将这些匠人全部集中在开封做苦力。而酒匠因受不了重活的劳累,就找到监军自告奋勇替监军做酒。酒做出来后芳香扑鼻,绵甜适口,挂杯生辉,从此大内酒先在军中盛行。
赵匡胤在后周任军统领时,对这种酒特别喜欢。他登基做皇帝之后,就命令将酒的配方上交,由内酒坊按配方生产。自此,大内酒正式成为王者饮用之酒,百姓只能闻其名,不能闻其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