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技术实现从“云端”看鸟岛

轻点鼠标,一只被摄像头自动抓拍的黑尾鸥现身电脑屏幕,只见它嘴里叼着树枝,好奇地盯着镜头;不远处,还有几只鸟立在岩石上。

这一幕,出现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定海分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副科长张剑的电脑上。“摄像头一端架在五峙山鸟岛,另一端连到监测系统,实现‘云端’智能实时监测,可避免人员上岛给鸟类带来影响。”张剑说。

五峙山鸟岛是我国三大鸟类保护区之一,也是我省唯一的省级海洋鸟类自然保护区。岛上现存世界极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世界濒危物种黑脸琵鹭等水鸟51种,其他鸟类54种,总数1.4万余只。依托“海岛及滨海湿地鸟类在线监测传感器研制”这一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定海区以科技赋能全力推动五峙山鸟岛数字化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鸟类在线动态监测,并开展声像识别功能研究,集珍稀濒危鸟类物种栖息地及科普教育基地为一体的“智慧鸟岛”呼之欲出。

今年3月,“海岛及滨海湿地鸟类在线监测传感器研制”项目负责人、浙江海洋大学教授郑红带领团队来到岛上,布设了一套新型鸟类声像信息收集装置,包括1台高清跟踪摄像头,1台高清全景摄像头,6套户外鸟类声音识别以及海岛环境监测装置。另外,加上鸟岛上设置的7套视频监测设备,为下一步智慧鸟岛建设积累数据和经验。

“团队通过监测系统拍摄和记录采集了数十TB声像数据,预计年底前可完成系统测试等工作。”郑红介绍,截至6月底,海鸟综合监测系统共在五峙山观测到大凤头燕鸥约4000巢、中华凤头燕鸥约13巢,为高效分析和保护海鸟种群提供了宝贵信息。

“综合监测系统根据岛屿地形地貌及鸟类生物集聚习性设置,全方位实时观测鸟类活动、数量及生存状况,从而形成全区域全天候管理保护能力。”张剑表示,该局计划在明年候鸟到来前再安装60个左右摄像头,采集鸟类及其生存环境数据,分析环境变化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同时远程监测人员出入岛屿情况,减少外界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干预。

“智慧鸟岛”的配套设施也在加快建设中。据了解,五峙山鸟岛上的一座管理用房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保障管理科研人员工作需求,并预留未来信息化建设空间。此外,定海还规划在岛外建设集声像、标本展示和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鸟类科普馆,在方便本地市民参观学习的同时,还可向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自然博物馆实时推送鸟岛场景,扩大鸟类及生物保护受知面,预计2023年建成投用。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