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道】出行打车、移动支付、 络购物、医院挂 ……在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通过 络享受公共服务的同时,很多老年人却因多种原因未能充分享受这些便捷服务。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2.4亿,让这个群体更好地融入信息 会,需要积极探索。
“银发族”遭遇互联 尴尬
在互联 应用迅速发展的中国,“银发族”因难以及时掌握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正遭遇着一些“不便利”的尴尬。
综合北京《经济参考 》、《人民日 》 道, 在“互联 +”时代,老人往往被“ ”遗忘。互联 惠不及老者。“很多 络产品都忽视了老人的使用需求,让他们产生一种被抛弃、被边缘的不适感。”北京大学 会学教授夏学銮说。
“‘银发族’融入现代信息 会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困难。”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 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李晶说,在移动支付、 络购票、 上挂 等民生领域,老年人与现代信息 会脱离的现象尤为普遍,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影响也最大。
今年3月,腾讯发布《中老年互联 生活研究 告》显示,仅有17.4%的老年人经常使用手机支付,近半数的老年人从来没有使用过手机支付。“老年人只有充分融入现代信息 会,才能满足自身的各方面需求。”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说。
信息产品设计多考虑老龄人口需求
“老年人比较健忘,有时候折腾一下午只能记住一两个操作。现在软件更新快,一些刚学会的操作可能马上就‘过时’了。“夕阳再晨”公益中心主管隋明哲说。“一方面,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认知能力下降,学习新东西会比较慢;另一方面,很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设计 络应用、信息产品时,忽略了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李晶说。此外,老年人对 络诈骗信息甄别能力不强,也大大降低了老年人融入现代信息 会的体验。
基于此,一个为老年人提供相关信息化服务的 会公益组织——“夕阳再晨”诞生。截至目前,该组织的服务对象已覆盖16个省份,直接服务1.8万余名 区老年人,间接受益人数超过100万人。
“一些心态积极、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有一定的学习意愿。”“夕阳再晨”创始人张佳鑫说,为此,该组织为老年人提供了相关课程,还推出了《手机里的大世界》《爸妈微信e时代》等配套书籍。
为老年人创造良好 会环境
前不久,中国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这表明在帮助老年人融入现代信息 会方面,已经有一些企业在积极努力。”李志宏说。当下,相关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5部委联合发文提出,到2025年,使“老年人融入 会、参与 会的障碍不断消除”;《“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也提出要增加通信服务、电子商务等老年用品供给,提升老年用品科技含量等。
李晶分析,近年来,中国政策日益完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加之全 会对重阳节、敬老月等的宣传倡导,在客观上为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提供了良好的 会环境。(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