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神兽归笼”,开学购物车里装了些啥?这段时间,商场里学生和家长牵手购物的景象随处可见。文具店、眼镜店、商超掀起一波开学消费热,拉杆箱、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入学“刚需”热销。
最近两个月,家住沈阳市浑南区的准大学生张新宇一直在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他和妈妈一起拉清单选购所需物品。平板电脑、手机和降噪耳机这3样电子产品就花了1万元,一副防蓝光眼镜也支出2000多元。新添置的运动鞋、内衣、休闲服等也装满了28英寸的拉杆箱。
与这些硬件支出相比,张新宇的父母更多关心孩子的健康。除了留学必需的常规体检外,张新宇还到医院做了专项检查,平常饮料不离口的他被查出尿酸远高于正常值,近视和散光度数都有增长,龋齿也新查出两颗。“这要不是提前发现,出了国孩子不自律可咋办?”张新宇的妈妈在感叹、庆幸的同时,也给孩子拉出了养成好习惯的清单。
“现在买电子产品主要以学生为主,开学季销量较上月同期增长三成以上。”在沈阳和平区三好街百脑汇大厦,经营数码产品的店主雷凤民介绍,随着新学期的到来,电子产品消费迎来了小高峰,其中高中毕业生占到了平时客流的七八成。他给学生家长提供的建议是,台式机可以按需组装,有学工程或建模比赛的学生可以自选高端配置电脑;笔记本电脑可根据实际用途选择,不必花高价追求不实用不常用的软件组合。“像‘游戏本’就不适合学生用,家长要小心避免‘踩坑’。”
与大学生不同,中小学生的购物车里以“小件”居多。文具、教辅书等是常规需求,集中热一阵,然后归于平淡。较大的开销是服饰。因校服是标配,学生开学采购的主要是运动鞋,跑步鞋、篮球鞋、足球鞋等一般需要准备2种以上。学生们的消费偏好与以往一味追求国际品牌有所不同,质量和价格都赶上来的国产品牌逐渐被学生及家长热捧。一位国产品牌运动鞋专卖店经理说,当下学生群体的热情与国货的创新形成了良性循环,他们的消费态度和需求也为国风国潮成长提供了动力,正在重塑新的消费市场。
“孩子新念高一,开学先要进行校内军训,也得早些做准备。”沈阳市民张伟担心入秋后早晚温差大,提前准备了感冒药、腹泻药、风油精、创可贴、驱蚊药水和芦荟等药品。细心的家长还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健康防护箱,除了日常用药,还收纳了口罩、消毒湿巾、消毒喷雾剂等防疫用品组合套装。由于孩子是第一次住校,有些生活用品是按班主任微信的群发提醒去采购的,像洗漱用品、水壶、衣架、饭盒、闹钟等,开学前要准备齐全。
“现在的孩子们学科、活动更加丰富,开学需要准备的文具、学具、相关用品也多,比起我们小时候,不知道丰富了多少倍。”张伟说,“这有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消费支出多一些,我们家长也乐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