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企业“把脉问诊”,开通审批“直通车”,畅通物流“动脉”……在全国多个城市遭遇疫情“倒春寒”的当下,南京“驻厂专员”机制持续发力,为这座城市送上了别样温暖。
据了解,企业驻厂联络工作制度是南京市推出的党员干部点对点服务企业的举措,由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立。驻厂员们定期下沉一线,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指导,破除企业难点堵点痛点,在助力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复产复工等方面功效卓著。
本轮疫情来袭后,南京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 会发展要求下,继续深化常态化驻厂联络工作制度,助企服务再“加码”。据统计,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南京市工信局共派出驻厂联络员992人次,服务企业831家次,及时收集物流运输、供应链等方面问题并协调解决,有力保障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下沉一线,服务企业“零距离”
深入企业做好服务员、参谋员,当好宣传员、护航员,南京驻厂员们开启“斜杠模式”,聚焦防疫物资保障、防疫科技产品研发等重点工作,以服务“加速度”换企业生产“稳起来”。
4月14日,位于栖霞区的南京申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厂房里,成排灌装的抗原检测试剂盒从流水线上鱼贯而出。“订单一直增加,但问题不大……从准备材料到正式获批只用半个月。”公司副总经理肖潇介绍说,“抗原筛查+核酸确诊”模式普及后,各地对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的需求激增。在驻厂联络员“牵线”下,南京市工信局向上级工信部门推荐申基医药,加速了产品注册审批速度。
此前,南京市工信局也曾向另一家企业伸出援手。
3月18日,南京高齿收到申 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项目文件,要求3月24日前将材料经市工信局初审后送至省工信厅。“时间太紧,又在居家办公。”一筹莫展之际,驻厂联络员主动对接,一边安抚企业焦虑情绪,一边线上指导企业完善材料,加班加点开展资料审查、部门会签,还协调申请电子审批,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帮企业完成申 。
“零距离”纾困解难,“心贴心”助企发展。说起“对点”企业与员工对驻厂联络员的普遍印象,“有求必应、事无巨细”大概最中肯的评价了。
疏堵止痛,保障生产经营“不掉线”
上下游配套不畅和物流运输受阻,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两大重要因素,也是本次疫情中企业的堵点和痛点。在打通物流“动脉”、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过程中,南京驻厂员们的助企“足迹”不断延伸。
4月10的南京高齿总装车间里,设备检修、生产作业井然有序。这份“平静”的背后,也有驻厂联络员的一份功劳。“之前部分原材料供应商物流受阻,经过驻厂员协调已基本畅通,一季度产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企业负责人表示。自4月4日南京发布“企业供应链保障专项服务指南”(以下称“服务指南”),开通30个专项服务保障电话后,南京市工信局在企业外地供应商供货协调服务、企业物流运输服务等服务上“有问必答”,疏堵止痛效果显著。
除了暖心“话务员”外,南京市工信局还在互联 货运平台当起了“线上指挥”。
“运满满”作为企业供应链保障专项服务的物流运输保障单位之一,自“服务指南”发布以来,平台工作人员已收到近百个咨询电话,接到20多单南京本地物资运输有效求助订单。南京市工信局、南京市交通局组织指导“运满满”等物流平台企业在软件中嵌入“宁畅运”接口,让货车司机在接到订单时开启线上预约,进行“电子通行证”申 。
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4月9日以来,南京市区两级共接到企业供应链保障方面诉求558个,已协调解决531个,有力保障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掉线”。
常态长效,提供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的“南京经验”
巩固驻厂联络机制“常态化”,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统筹并进“长效化”,促进营商环境“最优化”……“驻厂专员”制度实施两年多来,南京市工信局疾步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掷地有声。
2020年疫情发生后,南京市工信局立即安排首批驻厂员11人赶赴19家生产口罩、新冠病毒试剂盒等抗疫关键物资的重点生产企业,进行一对一保障;去年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后,市工信局创新推出“3721”驻厂联络工作法(“三问七查两记一跟踪”)开展线下服务,同时线上常态化协调推进和跟踪服务,确保企业有序生产;今年春节期间,市工信局在针对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等领域共派出375名现场服务人员,实现245家重点企业现场服务全覆盖,助力复工复产加速……南京市工信局的一个又一个“动作”,为其他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南京经验”。
南京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党员干部正奋战在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保障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安全运行、下沉 区驻点联防等多个战场。”接下来,市工信局将继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 会发展履行工信担当、做出工信贡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