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平台出现“积分转卖”和“代挂养 ”
受众面更广的美妆也是该平台上积分兑换的主要目标商品。一则交易信息里,45元就能拍下淘宝旗舰店售价110元的口红。
这些交易采取的方式大多为:买家拍下后,由卖家用积分兑换商品,并在收货人信息里填写买家信息,让旗舰店直邮到买家手上。
交易平台上还出现了不少“代挂”“养 ”的交易信息。其中一则长安汽车app相关交易中,买家只需花费6.8元并注册相关账 ,就能每天获得70以上的积分,积分可兑换视频 站会员、话费等。
从掌握基础资源到变现:积分转卖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就积分转卖这一场景来看,据此前 道显示,其产业链的上游是掌握“基础资源”的供应商,负责提供各类设备、账 、手机 、IP、自动框架等。汇集各类基础资源后,中游的黑产组织会根据平台或商家的积分规则制作一套脚本,自动化批量完成签到、助力等任务,最终获得积分等权益。下游的黑产组织则负责将中游业务变现,除了将获得的积分转售给消费者之外,还有可能将兑换的商品向正规商家批量出售。
永安在线今年发布的《2021年黑灰产行业研究及趋势洞察 告》还指出,有的平台或商家所制定的营销活动在业务侧没有得到全方位的防护,比如通过一些特殊动作或“技巧性操作”就可以获取奖励。这类情况下,黑产组织也很可能利用规则漏洞进行大规模攻击。而针对限定地区领取权益的活动,黑产组织也会用修改定位的方式钻空子,这种攻击方式常出现在支付类、银行类、出行类平台的特定地区优惠活动。
此外,有 道指出,这些黑产组织掌握着羊毛线 、引流方法、刷量方法、工具技术、资源行情、变现路径等各方面的情 ,从而使业务不断更新、升级。渠道方面,暗 、发卡平台、 赚博客、线 论坛以及QQ群、微信群等 交平台是它们进行同行交流和引流维护的常用渠道。
去年发生类似营销攻击1800起 单个账 每月获利上百元
这类黑产组织的规模庞大,活动频繁。据《2021年黑灰产行业研究及趋势洞察 告》显示,在2021年的4.6亿余条黑灰产相关舆情中,积分转卖等营销活动场景攻击发生了1800多次攻击事件,平均每天约发生5起。该 告指出,在这类攻击事件中,“活动”“教程”“接单”“注册”“邀请”是高频词。这说明,黑灰产不单会在平台或商家举办活动时发力,而且一旦找到突破口,就会将方法在内部进行传播,或转卖能力为“接单盈利”的模式,而攻击场景集中出现在新用户注册、邀请拉新等常见且优惠权益较高的活动上。
涉及诈骗等多项罪名 消费者或被泄露信息
这类黑灰产业的“薅羊毛”做法有可能涉嫌犯罪,此前已出现过不少此类案件。山东省高级法院公布的一则案例显示,2021年,山东的杨某在获知“京喜”拼购店铺有新用户优惠活动后,自己开设了两家“京喜”拼购店铺,并购买了一批手机 以注册京东账 ,用其领取优惠券,随后在自己的店铺里下单并虚假发货,最终骗取京东2.1万余元的优惠券金额。获利后还将方法传授给他人,帮助他人获利1.54万元。杨某最终因构成诈骗罪、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罚金5000元。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也曾披露一则案件,被告人黄小天(化名)在发现某母婴用品app有优惠活动后,利用脚本程序批量注册了20万个该app的虚假账 ,让“羊毛党”消费者们得到了优惠,其本人也从中获利6万元,最终因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此类“薅羊毛”行为破坏了平台和商家制定的营销活动规则,也违背了活动制定的初衷。平台和商家是主要受害者,黑灰产的获利意味着平台和商家的损失。据 道,2019年,拼多多就曾因系统漏洞,用户可以领取100元无门槛券,该消息在“羊毛群”散播后,大批用户借此“薅羊毛”。
专家:国家持续打击 络黑产 平台、用户也需防范
王占涛介绍,国家一直在严厉打击这类黑灰产业,只不过是分阶段的,今年对身份借用、‘帮信罪’的打击就很严厉。据了解,针对产业链中的基础资源供应环节,各地公安机关发起了“四断”行动,“四断”分别为断卡、断 、断设备、断软件,从技术、账 、平台等源头性软硬件设备和服务阻断灰黑产,2021年共侦办此类案件1.3万余起。针对技术支持环节,公安机关2021年共打击 违法app制作团伙96个、签名团伙20个,整治分发平台51个,查获违法app7221款。针对广告推广环节,2021年共铲除相关团伙450个,摧毁非法广告联盟43家。针对支付结算环节,摧毁相关平台700余个,打掉为各类犯罪提供非法支付结算的 络团伙300余个。
今年6月27日,国家 信办发布《互联 用户账 信息管理规定》明确了账 信息注册和使用规范,要求互联 信息服务提供者为互联 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的,应当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并在账 信息页面展示其IP地址归属地信息。此前施行的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对 络黑灰产有所限制。
互联 独立分析师丁道师表示,对 络黑产下猛药治理,不是哪一个层面单方面的责任,而需要整个行业的联手,综合治理。除了国家层面之外,企业和用户也需要参与进治理和防范。企业需要通过技术防护机制的升级,应用人工智能等手段,自动拦截非法攻击、虚假订单、机器注册,保障平台的安全运营;同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从“人”的层面堵住漏洞。
此外,“很多 络黑产离不开用户的参与,很多在校学生、全职妈妈等被 络黑产组织蒙骗,参与进 络刷单的下游链条,无形中充当了帮凶。”
“只要有利益输出,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所以这种现象难以杜绝。”丁道师说,“但随着国家立法、执法取得进展,这类犯罪案例正在减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