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大代表履职“家园”搭建人民群众“连心桥”

安宁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四川省人大供图

每月5日,总有两位代表准时到达“人大代表之家”,听民意、解民惑。这只是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安宁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街道人大工委建立线下三级联动的“人大代表之家”和线上“人大代表的 上家园”,结合街道实际在街道建立“人大代表之家”,在村、 区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通了代表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突出“安宁特色”,提高履职能力的学习培训基地

创新设定“十有”标准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即:有场地、有标识、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有设备、有记录、有学习资料、有公示栏,“十有”已成为“龙马潭标准”。坚持“一家一特色”理念,大到选址、装修、氛围营造,都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小到logo、为民卡、文创物品的设计,都让整个“代表之家”更有温度。同时,为了让“小空间”有“大作为”,灵活实现“一室多用”,优化代表宣誓室、接访室、会议室、展示室等功能布局,成为组织代表活动、展现代表风采的“根据地”。建立“代表之家微课堂”,让代表当讲师,讲授专业特长、分享履职心得,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同时,丰富了代表闭会期间活动。

安宁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周兴林介绍,街道人大工委始终把提升代表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以人大代表之家为依托,每年开展全覆盖履职培训,开展代表微课堂,优秀代表分享履职故事、履职经验、履职感悟等、每季度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学习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听取审议街道办事处决预算 告及听取专项 告等使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更好地履行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突出“自选动作”,联系群众畅通民意的渠道

通过“安宁E家”APP智慧程序,率先在泸州市开通了“人大代表的 上家园”模块,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了代表和群众零距离、全天候的联系。“人大代表的 上家园”包含有6大板块,其中“代表风采录”向居民展示代表履职承诺与履职活动;“ 上加油站”让代表和居民都可以学习人大相关的法律法规;“民情直通车”方便居民直接在 上反映问题和诉求;“信息情 站”让群众监督人大代表和街道人大工委的履职动态;“连心悄悄话”还可以让代表与群众“一对一”探讨不愿公开的困难;“制度体系库”规范了10项工作制度。“代表之家”提供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上家园”实现了从代表之家的“面对面”到 上的“键对键”,居民足不出户,通过手机与代表沟通,反映情况。

4月15日,家住良丰村的刘主权通过“人大代表的 上家园”中“连心悄悄话”板块一对一向区人大代表邹伟反映,因儿子参军在外,自己体弱多病不能下田干活,眼看自家2亩多水田迟迟还未移栽秧苗十分焦虑。邹伟代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和安宁街道人大工委联系。4月20日,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带领区人大代表6人到刘主权家中,深入田间开展“人大代表助农插秧”活动。

经过大家近半天的协作努力,刘主权家中的水田插满了绿油油的秧苗。“良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黄文革代表说。

刘主权看着满田的秧苗,难忍激动之情,说:“这可真是为我家解决了一大难题,你们把群众放在心坎上,是我们的贴心人。”

突出“结果导向”,发挥作用履职平台

将20名代表分成10个小组,每月5日到“人大代表之家”接待来访群众、倾听民情。每季度组织代表开展1次小组活动。2021年10月“人大代表之家”建成以来,代表到“人大代表之家”充电学习30余人次,开展宣誓活动2次,开展代表小组活动4次,开展接待选民群众活动10次,共接待选民群众25人,选民群众现场以及通过“连心悄悄话”、代表信箱等反映问题29个,代表及时转相关部门、 区办理,29个问题均得到了解决,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7月5日,是安宁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每月一次的接待日,人大代表毛正碧在“人大代表之家”接访选民。阳高六组村民胥明清来到“人大代表之家”反映情况:九山公路阳高六组段破损严重,车辆多,安全隐患严重,需及时重新硬化。当天毛正碧代表下午便现场查看,随后将情况汇 给阳高村委,村委经过研究后,同意硬化公路。随即联系施工队进场施工,现已完成公路硬化。胥明清看到硬化后的公路说到“我们出面再也不怕下雨天引起安全事故了,毛代表就是我们的“三生”代表和“三快”书记”。

在“代表联络站”区人大代表丁隆聪了解到齐家 区有部分乡村公路没有路灯,居民夜间出行十分不便,还有张湾公路路面窄,会车困难,存在安全隐患时,马上和 区联系,为齐家 区20 、21 、22 、27 、23 、26 的村道安装路灯47余盏和增加两个回车坝为359名村民解决车辆出入会车难问题。了解到辖区学校存在安全隐患后,立即联系街道人大工委,出资30余万元为辖区安宁学校、安宁幼儿园、齐家学校、摇翔路幼儿园安装价值左右的学生防坠 。始终履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人大代表职责。丁隆聪常说:“人大代表的身份让我深感肩负的责任和担当,始终觉得有无数双充满期盼和信任的目光盯着我,无时无刻的鞭策着我要做一名为群众讲实话、办实事的人大代表。而家、站、室的建设使我与群众更好的紧密联系再一起,为倾听群众心声、排忧解难提供了平台。”

居民杨久富说:“以前都是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人大代表,不知道去哪儿找他们反映问题,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见到代表,6月初在 区对殷俊代表反映情况,由于学校作息时间与家长工作时间不一致,孩子放学后出现无人照管的情况,不到3天在宇华豪庭小区‘六一小巢’就可以帮忙照看孩子。”

”有事就去找代表,办事就来代表之家。”这句话已经成了云台 区村民经常念叨的一句话。

“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 上家园”的建设,正如一株株满载生机与活力的幼苗,为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注入勃勃生机,让人大代表们职责更明确、履职更用心用情,与群众的联系更紧密。“技术+制度”双管齐下,让群众通过多种平台随时找到代表,打造了“24小时不打烊”的“代表之家”,受到了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也得到了市人大鞠丽主任的高度肯定,认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 上家园”建设走在该市前列,对推动代表服务群众工作信息化、智能化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在泸州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工作座谈会上作为现场点位接受了参观考察。(赵祖乐 周兴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