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双辽市支行以“秉持创新发展理念,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为主线,着力实施构建联动机制,完善“硬”设施、强化“软”实力、提升惠民质效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双山镇现金服务示范区创建,实现了示范 点硬件配置统一化、软件服务优质化、流通现金整洁化、现金服务高效化。不仅唤醒了农民手中沉睡多年的旧、残、硬币,也为东北乡村现金流通这一洼池水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民花着旧钱攒新钱
创建现金服务示范区,最繁重的工作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双辽市是省级贫困县,作为双辽市重镇的双山镇拥有3万多人口,日出而作、晨炊星饭的农民占据大半。
前几年,由于农民现金意识相对薄弱,纸币在保护不到位。导致在平时生活中将把兜里的新钞揣旧、揣残,又交易旧钞、残币、硬币,留着较新的新钞的事情数不胜数。
“告诉他们去银行换,他们就说排队麻烦,也没几个钱,不值当跑一趟。”张福东说。
所以,久而久之,双山镇的农户都有流通破旧钱,家里存着大量的残币、硬币的情况,造成了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当中。
双山镇农民存在这样薄弱的现金意识,不仅仅是需要他们有转变观念,才能适应新金融环境,还需要金融机构的着手完善,为他们创造安全、整洁、高效、和谐的现金流通环境,真正的让农民感到方便、快捷的兑换模式才能让他们的现金意识彻底转变。
东北农村现金环境待改善
其实,农民流通旧新钞,又将残币硬币放在家中沉睡,也反映了东北农村现金服务存在的短板,那么又是什么造成如此困境?
中国人民银行双辽市支行工作人员介绍道,一是长期以来,农村地区银行机构 点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乡镇中心,普通行政村一级的银行机构 点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广大农民朋友想办理兑换现金因路途远、困难多、成本高,需求受到抑制。
二是农民现金意识薄弱,现金依然是主要结算方式,相比起发达地区,在一些较偏的农村地区,由于金融宣传不到位,支付设备不完善。导致 会对非现金支付工具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人倾向于选择现金支付,雇主也倾向用现金给农民结算工资。
三是现金流通区域小,农村地区外来人口较少,今天张三的钱可能明天就在李四的口袋里,没有新钞注入,就导致了新钱变旧,旧钱变破,破钱花不出去就放在家里的恶性循环。
推行“示范区有新钱”系列工程
双山不大,风景如画。人虽不富,贵在淳朴。
为杜绝“花钱像花假钱”的尴尬局面,今年年初以来,人民银行双辽市支行积极贯彻总行“创建现金服务示范区”指导意见。并落实“为民服务解难题,认真抓好残损币兑换等暖心爱民工程”。积极从构建联动机制、硬币智能收兑系统、推行残损币回收新模式等方面入手创新推动示范区创建,全力打造出一个可复制、易推广的国家级乡镇现金服务示范区,并确定了将交通便利、人口较多、经济繁荣、物流畅通以及城镇服务功能完善的双山镇作为试点。
据介绍,双辽市支行指导并在双山镇以及村子里建立了5个营业 点、13个现金服务点,共有120个联系商户、4所协助学校。并且在整个示范区中投放不低于九成新的回笼券,落实“收支两条线”要求,加大清分和残损币回收力度,犹如一股股清澈的泉水流进水池中。截至目前,已累计向示范区投放各券别新钞8000万元,回收不宜流通人民币2000万元。
为加大力度开展活动,双辽市支行在双山镇中学和村屯小学开展“人民币知识进校园”活动,倡导学生将家中残损币带到学校统一兑换,用学生延伸家长,通过现金服务点和联系商户,打通村屯现金服务“最后一米”,把人民币知识送到小商小贩和农民身边,为他们提供新钞和小面额预约兑换、残损币回收和反假货币知识宣传等“一揽子”服务。截至目前,办理农村现金服务1500余笔,宣传咨询 2180人次,兑换小额零辅币15.7万元。
作为最难以回收的硬币,让硬币变得“有来就有往”,双辽市支行指导示范区金融机构积极为硬币流通找好对接渠道,对在本行开户日常结算需要硬币的超市、餐饮商户等有硬币需求的企业和个体商户开展上门配送服务。还重点推行村屯硬币回笼“据点”制。发挥农村现金服务点便民优势,强化硬币兑换服务,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好零钞和新币配送服务,定期深入农村大集和偏远地区,讲解推进硬币发行政策,推出“硬币上门回收计划”,满足农民兑换回笼需求。目前,示范区3万常住人员手中“沉睡”的300余万元硬币正逐渐“苏醒”,已实现机具和手工回笼再投放近3500笔,5余万元,20余万枚。此项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
现如今,农民的意识从根本转变,爱新钞的张学坤现在更喜欢收集旧钞,不管进货卖货都是将新钞找给对方,用他的话说,自己作为现金服务点,随时都可以通过电话微信预约新钞,从六月份开始,他就收集并兑换了7000多元的新钞,整个村子也因为他的服务,流通了新钞,也基本把家中的残币硬币换了纸钞。
监测显示双山镇流通中现金整洁度已从60%提升至85%以上,保证了绝大农民花出新钞、收着新钞、存了新钞。
张学坤朴实的摸摸头笑道:“不收集了,现在全村子都花着新钱呢。”
推动辖区人民币流通环境和质量的提升
经过一年多示范区的建设,双辽市支行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实惠、政府很认可的初步成效。也促成了争创吉林省“乡村振兴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综合示范区”的成功。相比起发达地区,双山镇的起点低、基础差。但双辽市支行立足双辽实际,协调各方力量抓创建,努力实现现金服务示范区全域化、管理规范化、服务质量最优化、群众满意度最大化,用心打造一方金融净土,树立标杆和样板。现在老百姓用上了放心钱、干净钱,享受着便捷热情高效的现金服务。
双辽市支行作为基层央行,将继续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和市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抓住老百姓在现金服务上最关心的烦心事和揪心事,针对创建面临的机制建设和百姓金融素养等问题,着手制定《现金服务示范区管理办法》,形成机制规范高效管理,不搞一阵风的建设,做长期深入服务百姓需求,及时总结双山镇创建经验,形成可复制、易推广模式,力争在全市其他乡镇进行推广,推动整个辖区人民币流通环境和质量的提升,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现金服务需求,共创美好和谐新 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