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相声活宝来谈文艺工作了:尊重市场,但不迎合

接受观察者 采访之前,苗阜、王声刚刚参加完在中共中央党校礼堂举办的“为人民而歌——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音乐朗诵会”。紧接着,10月14日,新华 刊发了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一连串中外名人著作如同贯口一气呵成,这基本功放在相声界也是杠杠的。

苗阜、王声参加“为人民而歌——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音乐朗诵会”

这个意思在习总讲话原文中也多有体现:

“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我同几位艺术家交谈过,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两个字:浮躁。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

我们的形式很传统,但内容很时尚

尽管已经在相声界摸爬滚打了近十年,但苗阜、王声真正走红还是从春晚开始的。2014年在北京电视台春晚的一段《满腹经纶》,从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说到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插科打诨中把古今中外融会贯通,一句充满陕西风情的“娘娘,风浪太大咧!”简直成了他们的经典语录。

在北京台走红之后,二人便一发不可收拾。从2014年登陆央视元宵晚会,到2015年成为春晚零点压轴节目,苗阜、王声的事业逐渐水涨船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已经逐渐被现代人遗忘,有人甚至发出了“相声已死”的喟叹,然而苗阜、王声的出现,似乎给这门传统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

确实,去剧场里看看,观众多为年轻人。他们的相声也常常被冠以“年轻、时尚”。究其原因,或许是他们与时俱进以及和浓厚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之前演出的《满腹经纶》改编自《歪批山海经》,节奏紧凑,一个包袱接着一个包袱,虽然只是一个相声段子,但是“内存”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他们深厚的国学功底和文化底蕴。像《批三国》、《礼仪漫谈》等段子在二人一扔一收的过程中,观众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此,苗阜、王声有自己的理解。“相声本身就是传统艺术,相声的内容本身就是时尚,现在我们作为传统的相声来讲很多段子在当年是最时尚的,因为语言是最早引领时尚风气的壮美,也是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所以说相声和时尚永远没有矛盾,形式是传统的,内容永远是时尚的。”

这也正是习总在讲话中谈到的,“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007年,凭着一腔热情,苗阜、王声及一批热爱曲艺的青年,在陕西创办了“西安青曲 ”。回首来时,苗阜觉得“这段路很幸福”。这批热心传统相声艺术的80后,最初没有固定场地,在广场、校园、城墙根脚下像老前辈一样“撂地画锅”,最困难的时候甚至面临散伙;到后来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拥有两个固定演出茶楼。这也正印证了苗阜说的:“相声圈里有个说法,想成角儿,六分努力,三分运气,一分贵人相助。”

如今的苗阜、王声已经成了中国相声界的领军者,青曲 也成了响当当的牌子。尽管拥有3个演出队、40多名演员及60多名行政职员,但至今青曲 的账目还是“集体制”,苗阜和王声在 里挂职务,所有的收入都是明账,包括他俩“走穴”的收入也都交回 里。按照苗阜的说法:“就是要让孩子们看到,我们不办‘王家班’‘苗家班’,传承整个班组也只传给有能力的人。”

提及青曲 在培养年轻演员方面的规划,王声告诉观察者 :“年轻演员不用规划,扎根剧场,自然就长起来了。”在他们的后台挂着两块牌子:“尊师重道”、“居安思危”,苗阜说:“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尊重市场需求,但不迎合

2015年春晚,苗阜、王声带来了相声《这不是我的》,配合反腐形势,反讽当下的官员腐败现象,被称为是春晚三十年来尺度最大的相声。又因为曾传出“陕西省纪委提供素材”的消息,这部相声未播先火,成了那一晚不少观众的期盼。

主旋律相声历来不好说,何况还是敏感的政治话题。谈及当初对题材的选择,苗阜、王声显然看得更远:“反腐是今年最热的 会现象,相声本身就是讽刺现实。”春晚那么多“大尺度”反腐相声,并非“投其所好”,“不光是说反腐,是让相声回归,要不然我们就对不起这个行业、对不起祖宗”。

这也是苗阜、王声一直坚持的道路,剧场演出时他们经常会涉及一些老百姓关注的时事。在他们看来,“相声本来就是一个讽刺的艺术,过去真正的中国相声其实都是讽刺相声”。这话和习近平在讲话中谈到的“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正好契合,“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对此,苗阜回答道:“三翻四抖过去是和相声结构及环境有关,那个时候资讯不发达,有功夫去给你抚摸平垫稳了,现在一是生活节奏太快,二是 络发达了,甚至观众可能比演员知道的还要多,不能像老的方式,要加快速度,这叫软垫话。

作为青年相声演员,苗阜、王声对传统艺术的发展有自己的理解

正如习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到的,“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福楼拜说,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客店这一节也许得写3个月’。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有了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每期春晚演出留给苗阜、王声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但他们的段子都经过了市场的长期考验。拿大火的《满腹经纶》来说,“真是在几百场演出中,费了成百上千个包袱,才总结出来这么几个经典的。”

在春晚火了之后,苗阜王声不断收到邀约,北京、杭州、深圳、济南、西安……青曲 马不停蹄,在各地巡演。11月1日,青曲 将会再次来到上海演出“风云再起”专场,开启第二轮巡演。

镁光灯太耀眼,有时候难免迷失,多少经典最后流于搞笑,成了纯粹的逗乐工具。谈及市场需求,苗阜王声很有定力:好的作品是要“正确引领观众,不是迎合观众”。

这话听起来有些官腔,却正是观众喜欢他们的原因。看过他们小剧场表演的观众都表示,他俩的“活”比较干净,没有过多小剧场存在的“屎尿屁”。他们可以在小剧场里谈雅,又透着接地气的俗,不“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习近平讲话语)。

把观众放在心里,用时尚包装传统,苗阜王声的成功之路听起来也许有些简单,但真要在这个方向上走出通天大道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在采访快要结束时,苗阜王声告诉观察者 :“相声发展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摸索,最终能留下来的才是好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切质疑和褒奖都正常,在争论中成长。”这是苗阜王声的成长,是青曲 的成长,也是中国文艺的成长。

观察者 是啥?能吃吗?

观察者 系华语地区首屈一指的政经资讯新媒体。

www.guancha.cn 24小时滚动更新,每日独家热点评论,私人定制外媒内参,政治波普情趣阅读,不同凡响资讯体验!

观察者 微信ID:guanchacn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赞一分钱,求!打!赏!↓↓↓

中国关怀,全球视野

观察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9月3日
下一篇 2015年9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