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新三板每周总结
?本周安信新三板团队累计发布了科创板公司系列1篇+行业深度 告1篇+行业策略 告4篇,具体情况如下:
?科创板公司系列1篇:
1.《Atlassian市值超300亿美元+致远互联拟科创板上市,协同管理软件行业怎么看?》
行业深度 告1篇:
1.《氢能源产业:当前变化、产业格局和投资机遇?》
?行业策略 告4篇:
1.《在线教育严监管来临,大班直播课成出路?》
2.《小熊电器把握电商和小家电双重机遇,即将在中小板上市》
3.《科创板过会企业增至35家,近期新增过会企业 天奈科技、昊海生科》
4.《深度复盘,港股无利润医药生物公司上市后表现如何?》
以及日 5篇
1
深度复盘,港股无利润医药生物公司上市后表现如何?
港股医药新政策与科创板上市标准均提出了市值要求,分别为15亿港元、40亿人民币
1、香港交易所对生物科技公司明确提出了“财务测试豁免条款”。科创板上市标准中对医药创新公司的财务豁免条款,虽未明文表示,但已经隐含在文意之中。财务指标豁免预计是科创板与港股最大的相似之处,亦是新政策与之前政策最大的不同之处。2、目前8家按照港股新规则上市的公司市值均高于40亿人民币(约合45.5亿港元)。康希诺生物发行市值接近49亿港元,在8家生物医药公司中发行市值最小,但也满足40亿人民币的要求。港股无利润医药公司上市后表现或可供参考。
主打产品已上市的医药公司,上市后股价上涨概率较大,呈现出正相关性
虽然目前样本量有限,但仍可以看出比较显着的相关性:主打产品未上市的公司中,下跌公司占比达80%,上涨公司占比仅20%;而主打产品上市的公司中,下跌占比为33.3%,上涨占比达66.7%。
港股无利润医药公司上市后表现:50%公司跌破发行价,37%公司显着上涨
8家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中,4家公司下跌: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迈博药业;占比约50%。3家公司上涨: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希诺生物;占比约37%。1家公司表现持平:基石药业;占比约13%。从股价历史表现上看:若上市后,前2个交易日跌破发行价,预示着一月或数月内将有更大的跌幅。而股票上市后,前2个交易日上涨的公司,后续涨跌不一,未有明显规律,但基本位于发行价之上。
主打产品市场空间大、已有竞品的市场规模大 预计对公司上市后表现有提振作用
歌礼制药/华领医药 目前主打/在研产品为创新化药。康希诺生物在研产品为疫苗。另外5家公司为创新生物药公司,产品均涉及 PD-1/PD-L1:其中君实生物、信达生物PD-1单抗已上市,百济神州 PD-1单抗已申 。但迈博药业 在研PD-1单抗目前仅处于I期临床阶段,其核心在研产品为奥马珠单抗等产品;基石药业 产品为PD-L1单抗。主打产品市场空间大、已有竞品的市场规模大或从侧面解释了康希诺、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公司上市后的较好表现:疫苗市场的可拓展性较大,竞品市场规模已达777.44亿元。PD-1市场空间广阔,目前竞品市场规模从最终市场表现来看,2款全球领先上市的竞品目前销售额已达957亿元,且PD-1单抗销量显着高于PD-L1单抗。
风险提示
研发风险、竞争风险、政策风险
2
在线教育严监管来临,大班直播课成出路?
首个全国性在线教育规范文件颁布,严监管从线下走到线上
7月15日,教育部、 信办、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在线学科类培训准入门槛、聘用外籍人员情况等悉数写进规范。此次实施意见与线下监管一脉相承,意味着我国第一份专门针对线上培训的规范文件正式出台,在线教育将迎来严监管时刻。
获客续费能力突出的头部企业、直播模式(特别是面向高中)以及在线素质教育有望受益
此次《实施意见》的提出,我们从规模、模式以及类型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其中:
在线教育地位获认可,未来主要的风险来自于规范监管。且在线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有更大的自主空间,海外内容的合法使用或将成为在线教育的优势之一。
规模上:获客续费能力突出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长尾小型机构备受冲击。新政下在线教育机构亟需实现获客和续费能力提升,对于目前仍处在完全依靠融资输血且烧钱营销阶段的公司影响巨大;规范度较高、已实现规模化的头部公司有望受益,新东方在线(1797.HK)、跟谁学(GSX.N)二级市场表现有所反应;
模式上:一对一、外教或受冲击,或利好直播班课模式。受制于师资要求,一对一、外教模式运营成本将提升;直播班课模式的在线教育企业在师资、教研端已具备先发优势;
类型上:学科类培训规范严格,素质教育呈鼓励态势。
我们认为获客续费能力突出的头部企业、直播模式(特别是面向高中)以及在线素质教育均是受益主体。
各细分领域全面开花,K12大班直播课有望成出路
目前在线教育产品在各个细分领域全面开花,具体可以分为模式、阶段、体制内外等多个维度,且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可分为纯在线教育公司、传统教育公司以及互联 公司三大阵营。纵观历年在线教育竞争的主要内容,2019年主要聚焦在线直播大班课,该模式具备高毛利率的特点,且固定成本占比低,随着获客成本的降低边际效益以及规模化明显,盈利模式较为突出。除此之外,更容易产生口碑效应,有望成为在线教育企业的重要出路。其中跟谁学(GSX.N)就是典型的大班直播课模式,2018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为1965万元。且核心业务持续健康增长、量价齐升为跟谁学产生充沛现金流,2019年第一季度现金净收款3亿元(+392%)。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行业增速不达预期
3
小熊电器把握电商和小家电双重机遇,即将在中小板上市
事件
小熊电器是一家以自主品牌“小熊”为核心,运用互联 大数据进行创意小家电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在产品销售渠道与互联 深度融合的“创意小家电+互联 ”企业。2019年6月27日,公司上市的申请获证监会通过;7月15日,公司披露2018年年 ,实现收入20.41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27%。
业务模式:实施多品类战略,收入快速增长
竞争优势:渠道+品牌+研发,发展成创意小家电的互联 电商领先企业之一
全渠道运营的销售模式: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线上经销、电商平台入仓和线上直销方式在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唯品会和苏宁易购等主流电商平台和拼多多、平安好医生等新兴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同时,公司布局线下销售渠道以及出口销售,实施全渠道运营的销售模式。2016-2018年,公司线上销售收入占比维持在90%以上,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成功塑造优质品牌形象:“小熊”品牌产品质量优良、品类丰富,近年来荣获多项荣誉,成功的品牌塑造,使公司避免陷入行业低价竞争,同时培养了忠实客户:公司酸奶机、电动打蛋器、电热饭盒、加湿器、多士炉、煮蛋器/蒸蛋器等产品 2017 年和 2018 年在天猫商城热销品牌榜排名第一。
持续投入研发设计:截至2018年末,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共有 138 人,具有较强的小家电产品研发经验:目前公司在售产品型 有 400款以上,拥有专利 486 项。2016-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从1653万元增至4739万元,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公司、实施多产品策略的保证。
量价齐升小家电迎来“黄金时代”,低渗透率展现增长潜力
2018年截至第三季度,生活电器累计零售额达到了985亿元,同比增长10%,景气度持续提升,个护(电动剃须刀、美发)、环境(空气净化器、吸尘器等)、水料(搅拌机、煮水系列等)成为增长的主力引擎。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各类小家电(以洗碗机、咖啡机、直立真空吸尘器等为代表)渗透率低,具备可观增长潜力。2017年我国B2C家电 购市场(含移动终端)规模达到4906亿元,2013-2017年零售额复合增速达到了39%;家电业 购渗透率再创历史新高,达26.5%,小家电天然具备线上销售优势,2017年部分品类的线上渗透率超过50%。由于超市大卖场与家电连锁商超等主流渠道属于稀缺资源,电商渠道的蓬勃发展为新进入者创造机遇。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存货占比过高,产品质量风险。
4
Atlassian市值超300亿美元+致远互联拟科创板上市,协同管理软件行业怎么看?
写在前面
思考1:当前时点,协同管理软件行业怎么看?
协同管理软件行业主要经历了文档与信息共享、组织与流程化协作、全面的组织协同管理等三个发展阶段。2000年-2005年企业级的文档与信息共享等应用开始得到发展;2005年-2010 年OA 办公协同软件开始逐步成熟;2010年至今,协同管理软件的边界和管理价值开始重新定义和实践。国内协同管理软件与境外协同管理软件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境外协同软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群件(Groupware)为基础和代表的协同平台软件,另一类是基于消息沟通的协作工具软件及服务。
2018年我国协同管理软件市场发展平稳,行业形势持续向好。协同管理软件销售总额2018年达到118.5亿元,同比增长15.2%,目前国内协同管理软件厂商已近500家,其中自有品牌超过40个。行业目前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产业链,并与上下游行业构建了优势互补的格局。
思考2:横纵对比,产业当中的玩家的异同点在哪?
行业参与者众多,现有市场竞争格局中,钉钉以及企业微信在企业协同工具及服务领域拥有大量的中小和小微企业客户,在轻量级协同工具与服务、移动端以及客户数量等方面构建起了竞争优势。专业协同管理软件厂商产品基本覆盖中小企业与中大型企业,系统集成商(SI)与独立软件开发商(ISV)以各自基于自身在不同行业的客户资源为基础,聚焦包括政府、能源等中大型客户,提供定制化协同管理解决方案和项目。
具体到致远互联和泛微 络两个公司,2018年致远互联收入5.78亿元,归母净利润0.73亿元,毛利率77.88%,净利率13.15%,研发费用率13.29%,人均创收39.76万元,人均创利5.02万元。2018年泛微 络收入10.04亿元,归母净利润1.14亿元,毛利率95.80%,净利率10.78%,研发费用率12.50%,人均创收87.42万元,人均创利9.97万元。
思考3:反观海外,成就百亿美金市值的原因何在?
Atlassian成立于2002年,起初提供面向企业业务流程的协同办公产品的产品。17年间,Atlassian通过研究、开发和收购,不断丰富产品组合,Atlassian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产品体系完备,易于使用;同时公司采用在线分销模式取代了成本高昂的传统销售。
思考4:立足当下,未来行业将会如何演变?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对企业级管理软件及协同管理软件产业在技术产品、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行业将会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所发展。协同管理软件开始向平台化、移动化、云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成为企业、政府统一的工作入口和运营中台。同时伴随着竞争加剧,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
技术更迭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5
科创板过会企业增至35家,近期新增过会企业 天奈科技、昊海生科
近2周企业IPO情况总览
近期过会科创板公司简介:昊海生科为国内第一大眼科粘弹剂生产商
公司主要产品可分为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防粘连及止血四大板块。昊海生科2018年实现收入约15.5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约3.76亿元。公司拟募集资金约14.84亿元,拟公开发行股数约占发行后总股本的 10.01%。天奈科技为纳米级碳材料供应商:公司产品包括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碳纳米管导电母粒等。天奈科技 2018年实现收入约3.2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约6500万元。公司预计募集资金8.7亿元,拟发行约5797万股,占比不低于25%。
2019年IPO统计
1、非科创板企业:共55家公司过会,IPO通过率为79.71%。在69家上会企业中,共有17家来自新三板,占比24.64%。上会的17家新三板企业中,共14家过会,三板公司整体通过率为82.35%。2、科创板企业:6月5日至今,共35家企业上会,IPO通过率为100%。在过会的35家企业中,7家企业(天准科技、南微医学、西部超导、航天宏图、世纪空间、嘉元科技、安博通)与新三板相关。
过会公司相关问询简析
1、非科创板企业:本期过会企业涉及财务方面的问询:毛利率高过可比公司、业绩下滑。涉及经营方面的问询:主要客户为公司的关联方、境外销售占比较高涉及或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征关税影响。2、科创板企业:近期新涉及的问询为:涉密资质、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招股说明书所引用 告的权威性客观性和独立性、经销商库存金额较大。
新三板企业IPO排队企业达135家
5家公司处于已过会待挂牌状态:分别为国联股份、中科软、长江材料、新产业、泰林生物。本期无新增公司。
新三板、港股、科创板关联统计
截至目前,有20家公司与三板市场和港股市场有关。目前三板市场有9家公司表达了H股上市意向:分别为成大生物、中国康富、寰烁股份、九生堂、易销科技、盛源科技、爱酷游、金开利、阿拉科技。其他相关公司已摘牌。截至目前,有30家三板公司表达了科创板上市意向(已剔除成功过会的公司):大力电工、先临三维、金达莱、江苏北人、赛特斯、泰坦科技、久日新材、凌志软件、现在股份、映翰通、盛本智能、驱动力、天力锂能、泽达易盛、星昊医药、三元基因、联瑞新材、八亿时空、阿拉丁、京冶轴承、新数 络、泽生科技、君实生物、京源环保、锦波生物、新眼光、亿华通、联赢激光、山大地纬、仁会生物。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IPO进度放缓
6
氢能源产业:当前变化、产业格局和投资机遇?
纵观整体:当前时点下,氢能未来已来?
变化1:自2016年开始,国内氢能源专利数量迅速攀升,发明专利数量占比也同步提高。截至2019年3月,中国氢能源相关专利申请量共计658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59.72%。《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明确提出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路线图,2030年,氢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
变化2:国家级政策频繁发布,2019年两会期间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 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氢能源相关政策,2019年第一季度,宁波市、佛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深圳市5地相继出台氢能发展政策。
变化3:18年以来,我国氢能源推广应用加速推进,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山西、湖北、四川等省市布局氢能产业。目前,我国布局氢能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形成了新的主导产业,建成一批氢能核心企业,搭建了产业资金平台,实现了区域示范运行。
变化4: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化效应,有望驱动燃料电池汽车大幅降低成本。通过工程车的规模化应用,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链的成本下降,最终将这种成本下降传递到乘用车领域。
剖析局部:整装待发,产业链各板块究竟如何?
上游制氢:我国当前为世界第一大制氢国,预计2020年或将超2000万吨。我国氢气主要是作为化工合成的中间产品或原料,以能源形式利用的氢气量较少。主要制氢的方法是化石燃料制氢法。中国制氢企业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东部沿海多内陆少。其中以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北京市企业最为集中,共占全国制氢总量的66%左右。
中游加氢储运:高压气态为储存运输当前主流,固态储氢未来有望替代。加氢站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要配套设施,也是各个国家的规划建设重点。目前,包括中国、日本、德国、韩国、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出台相应规划以加快加氢站的建设布局,助推氢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加氢站数量为23座,位列全球第四。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100座加氢站;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建成1000座加氢站。(《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
下游应用: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17年底,我国燃料电池行业整体产能在60MW以上。国内虽有相关企业开始介入,但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可靠性和耐久性仍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近年受益政策支持,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呈“J”型增长。2018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跃升至1619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开启以补贴为基石的内生性增长时代。从地域看,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在全国各地呈现出全面发力的特点,但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
从各国发展角度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从资源、环保等角度出发,都十分看重氢能的发展,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已在一些细分领域初步实现了商业化。目前氢燃料电池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在日本、美国、欧洲迅速发展,在制氢、储氢、加氢等环节持续创新。
微观聚焦:前景确立,产业链各板块代表公司实力几何?
制氢行业:中泰股份,国内合成气氢龙头企业;Hydrogenics,全球制氢行业领导者。储运加氢:伯肯节能、京城股份、厚普股份、美锦能源等。燃料电池:亿华通、江苏清能、潍柴动力、雪人股份、雄韬股份、Ballard,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建立合作关系,业务发展遍布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宇通客车、丰田,抢占先机入局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影响,技术工艺发展不及预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