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带来的全新发展,全球正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生态圈,数据量爆发式增长,驱动对存储需求大幅增长,也促进了存储方式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蓝光存储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据 IDC 预测,全球数据圈将从 2018 年的 32ZB 增至 2025 年的 175ZB,增幅超过500%。这些数据在被存储后,分为三种情况:使用频次较高的被称为热数据;使用频次很低的被称为冷数据;介于两者之间的状况则被称为温数据。
天风证券指出,冷数据占据数据存储行业份额高达80%,其中光存储是冷数据存储最主要的方式,行业潜在市场空间大。
江子山介绍,紫晶存储一直专注光存储技术应用,以光存储介质技术为核心,具有保存周期长、不容篡改、规模大、耗能低等特点。并开发光存储硬件设备、数据管理软件、行业数据解决方案,形成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优势。
东方证券认为,蓝光介质由于不需要外界恒温恒湿环境,也不依靠磁性保存数据,因此对环境要求较低,不需要耗费较多的电力资源来维持存储环境。而且,蓝光介质不用担心消磁问题,50-100年的寿命明显高于磁带和磁盘。
“紫晶存储基于光存储核心技术,开发的磁光电混合介质存储技术,可实现节约总成本50%,主存空间节约60%,电耗节约70%。” 江子山说。
以医疗行业为例,据IDC统计,医疗行业是数据量增速非常快的行业。根据相关医疗法法律法规的规定,病患者的门诊与住院数据均需要长期保存,其中门诊记录需保存15年以上,住院病历30年以上,医疗影像数据30年以上,电子病历则需要长期保存。其中,海量的医疗影像数据(如CT、MR影像)均需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属于典型的“低访问频次而具有高重要性”的冷数据。
江子山坦言,蓝光存储具有稳定性高,存储周期长等特点,与医疗数据的长期存储需求高度契合。基于蓝光存储技术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用户规避因数据频繁迁移而带来的运维成本与人员工作量。
紫晶存储董事、总经理钟国裕表示,紫晶存储自成立以来,坚持自主创新,为信创产业提供数据存储管理的核心基础设施,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可靠。未来,将继续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保障产业稳定安全,激发数据能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