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有 道称,荔枝(LIZI)旗下的APP因存在助眠内容挑逗、多名助眠主播诱售低俗色情音视频等问题,遭到了相关部门的约谈,并被责令关停直播板块“助眠”频道,下架录播板块中助眠类违规节目,全面排查清理违规音视频,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内部监管不力还是视而不见?
前几年,在监管之下,视频直播平台涉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近几年又开始逐渐向音频直播平台蔓延。
荔枝APP的涉黄问题并非近期才出现,早在2年前,就有媒体 道荔枝等音频平台出现“打色情擦边球”的低俗内容。
事实上,荔枝APP上存在的“助眠”“采耳”“哄睡”音频脱胎于换了马甲的“ASMR”内容。
ASMR发源于国外,意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俗称“颅内高潮”,初衷是为了通过各类模拟音效缓解人的精神压力,但不少音频内容利用ASMR传播具有强烈性暗示的音频。2018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曾约谈多家 站,要求大力清理涉色情低俗问题ASMR内容。
两年前,荔枝平台就曾被曝光ASMR频道存在色情内容,当时平台回应表示已对ASMR类节目作出了关闭频道的处理,并对违规内容进行了集中整治,但低俗、擦边球类ASMR内容,还是借助“助眠”的外衣通过平台在传播、复制。
为何时隔两年,荔枝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是监管不力还是技术不行,抑或是“视而不见”?
上述人士还表示:“‘助眠’频道是荔枝APP内数十个内容频道中的一个,公司当初开展相关业务,是想给睡眠困难的人群带来实质帮助。违规主播及其内容,虽只占‘助眠’频道的很小部分,但其潜在风险让我们警惕。”
“声”意难做
荔枝虽然顶着“在线音频第一股”的光环,但其业绩表现平平。
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 显示,荔枝第二季度净营收为3.51亿元,同比增长56%,但环比有所下降;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200万元,调整后净亏损为820万元,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9%,下滑为24%。
对于荔枝来说,用户是其核心,几乎所有的音频内容都是由用户生成,因此营收的增加也源于用户的增长。虽然荔枝的活跃用户在持续增加,但是付费用户却并不高。
用户付费率一直是评判变现能力的一个核心标准,付费率高,一般证明平台变现能力不差,同样重要的还有付费率的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第二财季荔枝的每月付费用户占月活跃用户的比例在0.83%,而第一财季的月付费比例同样约为0.83%。也就是说,在付费用户上,荔枝并没有实现显著增长。
此次,随着助眠类违规节目的清理,已经引发了一些用户的吐槽,荔枝又该用什么样的内容留住用户?对此,荔枝方面没有给予回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