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向未来——四川日 创刊70周年的实践启示

有大事发生,四川的干部群众都习惯翻开四川日 或者打开川 客户端,听权威声音,看理性解读。

“凡有大事,必读川 ”“凡看大事,必上川观”,这是四川日 在四川干部群众中树立的口碑。今年是四川日 创刊70周年,70年来,四川日 始终坚持政治家办 ,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日 着力打造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为经济 会发展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在媒体融合浪潮中守正创新,赢得了更多的读者和受众,成为四川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

坚守党性原则:坚决把党 姓党要求落到实处

充栋盈车的 纸库,浓缩了70年的光阴长河。翻看尘封的页面,不难发现,突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反映党委指导各时期工作的意图,是川 人历久弥新的本色。

从与全川人民一起走过百废待兴、激情燃烧的年代,到大力唱响改革开放和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春天故事”,再到豪情满怀步入中国特色 会主义新时代,全景记录巴蜀儿女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奔小康的伟大历程、推动治蜀兴川不断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实践,川 书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近十年来,技术飞跃带动媒体格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党 怎么办?“最重要的是保持定力。”陈岚介绍,面对众声喧哗,四川日 持之以恒把讲政治贯穿新闻舆论工作和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过程,用心用情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压紧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大步挺进互联 主战场,积极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历史性节点,在党中央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主题教育的重要阶段,在省委省政府举办一系列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之时,四川日 都举全 之力推进重大主题宣传,规模力度之大、创新创意之丰、优秀作品之多,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省级党 的使命担当与能力水平。

坚定人民立场:创新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

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对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听取民声汇聚民智,创新党和群众有效沟通方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川 着力做强“问政四川”“民情热线”两大平台,搭建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与群众直接沟通交流的 络桥梁,增进理解、消除误解、良性互动。截至7月,全省入驻“问政四川”平台的单位6700余家, 友诉求办理率达95.86%。

依托于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党群 络沟通平台,四川日 全媒体在汇聚民智民力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十四五”即将启航之际,川 积极搭建《我为四川“十四五”发展献一策》专题专栏,吸引数万 友参与,键盘里溢出美好生活新期待,提交建言6000余条。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告起草期间,在川观新闻客户端等开展 络征求意见活动,这在四川党代会历史上还是首次。

聚焦守正创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四川日 把举办“超级星期一”作为一周开端的重头戏, 编委会领导与采编人员齐聚一堂,交流获奖作品采写过程,分享引发全 传播的融合案例,介绍融媒工具箱“上新”情况……

如果说,观察大时代潮流中的第一朵浪花,是党 长期以来勇立潮头的形象描述,那么,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就是党 与时代同行、以改革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答课题。

川 人认为,要把党 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在新时代创造内容供给、平台打造、渠道分发的新优势。一个新的理念在业内率先喊响:建设“智媒体”,即以四川日 为引领、川观新闻为驱动、四川在线为协同,深入打造“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推动四川日 全媒体向全国一流新型主流媒体迈进。

截至7月底,四川日 全媒体覆盖用户超过9000万,其中,四川日 纸订户40.3万,川观新闻客户端用户下载量5900余万,月均日活超500万,各项指标在省级党 中名列前茅。

带着无限希冀,走向下一个十年。川 人有着更为远大的梦想:从融合先行向高位聚势、打造全媒创新发展高地转变,从科技支撑向加快成势、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高地转变,从持续优化人才布局向全面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打造西部一流传媒人才高地转变。

《光明日 》( 2022年08月22日09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