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忽悠式信息披露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对此,监管层一直予以高度关注,重点打击。不过,仍有一些上市公司心存侥幸,最近一段时间来主要表现为蹭热点、夸大宣传、虚假增持以及抱“独角兽”大腿等方式,因此受到了监管惩处。
继“忽悠式重组”之后,“忽悠式信息披露”也成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
对于“忽悠”,深交所说了,发现了就打,绝不姑息!
这不,下面几家就是被打的典型,以儆效尤。
“冷饭热炒型”忽悠
4月13日,党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消息一公开,海南概念股迎来上涨潮。
但有那么一家上市公司,与海南隔了几千公里,主营业收入跟海南也没啥关系,却强行借热点炒一把,而且马上就有大笔股票解禁,其背后的动机不言而喻。
4月16日,恒信东方突然发布一则关于用部分募集资金在海南设立“虚拟数字影视摄制培训基地项目”的进展公告。这则公告本无需披露,因为里面提到的项目近一年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忽悠,接着忽悠。
公告在关于全资子公司参股并合作的海南影视艺术学院的规划的披露内容上,较政府文件的表述存在不准确的情形,同时也没有达到规则要求的披露标准,但公司却着重强调,并反复提及将在海南加大投资力度,涉嫌借海南热点炒冷饭。
恒信东方“冷饭热炒”的时点则更令人关注。
4月24日,恒信东方有7056.31万股(占总股本的13.30%)的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14.03元/股的定增价与市价有着明显的倒挂。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募集资金认购方均表明了减持计划。
哎,这套路,让小编都有点汗颜。
就在恒信东方发布公告的次日,深交所立即行动发出关注函,一周以后又再次发出关注函,充分向市场提示风险,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误导性影响。
这还没完。
5月28日,深交所就恒信东方的违规行为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 批评。
“蹭新热点型”忽悠
今年年初,区块链概念成为热点,遭到市场炒作。一时之间,不少公司纷纷“谈链爱”,主动公布“链情”。
房地产行业跟区块链,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中南建设的跨界“链爱”还是发生了。
1月11日晚间,中南建设借助区块链的热度,披露了一则公司投资区块链项目进展的公告,迎合区块链概念炒作的大潮。
这不,晚上还做了一个涨停的梦,第二天一早醒来就要哭了。
次日一早,在深交所监管要求下,中南建设停牌核查。
1月15日,中南建设对数日前发布的不完整信息披露内容打了补丁,对包括出资比例、项目进展、行业地位等在内的多项内容进行补充更正。
打完补丁,股民们才知道,“谈链爱”时的“山盟海誓”,现实中都是坑。
根据补充公告,投资者才发现,区块链技术在产业运用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还受制于应用场景、传统观念、资源以及进一步技术研发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行业的成功应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
与此同时,中南建设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区块链项目投资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收益,预计2018年度及未来一段时间也不会对公司经营成果、财务数据构成重大影响。
比如,拥有“第一批区块链认证大米”的“善良味道项目”,目前主要处于物联 终端设备和软件开发等投入阶段,产品在农业的生产、种植、流通领域的运用尚处于尝试阶段,但在没有产生规模经济前,不会产生业绩贡献。
又比如,中南建设所渲染的“金丘科技项目”,是公司参股33%的项目,并不涉及中国和澳大利亚政府的国际合作领域。同时,金丘科技自主研发的“海星链”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说法,也是公司的主观推断,无确实的官方排名、评选数据支撑。
此外,“智链项目”中合作对象PEERNOVA尚未出资,与IBM、 Hy-perledger的合作也仅为初步合作,尚未形成产品、尚未产生收益,与公司1月11日晚间公告的内容出入较大。
该来的总会来。
由于中南建设在信息披存在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违规情形,1月26日,深交所对其发送监管函,要求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吸取教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夸大宣传型”忽悠
作为一家生产医药的上市公司,涉及夸大宣传、违规披露,常山药业的做法不仅伤害了消费者,而且也会伤害投资者,最终也让自己苦药自咽。
5月16日,常山药业一则公告“火”了。这原本应该是一纸普通的公告,就是全资子公司收到了《药品GMP证书》。得到GMP认证的车间为固体制剂车间,生产品种为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剂,枸橼酸西地那非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
之所以“火”,是因为常山药业公告称:“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ED患者人数约1.4亿人。”这一援引未经核实的病人数据,对产品市场需求进行误导性宣传,无疑让很多健康的中国人受到无端伤害,也让因该消息刺激而冲入的资金遭到“闷杀”。
常山药业在该数据上进一步分析称:“假设其中有30%接受治疗,人数将达4200万人,假设接受治疗的ED患者每年都能多次使用药物,未来中国潜在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元级别,市场空间广阔。”
说1亿多中国男人“不行”,却让自家的股票“硬气”起来,一口气拿下了两个涨停,这可把人气得不轻。
更让人“上火”的事是还在后面。
在5月17日公司股价涨停板上,常山药业董事长、副总经理等人减持了所持公司部分股票,相关人员套现近9000万元。受此消息刺激,5月18日随即跌停,之后又连续大跌,上演了冰火两重天的一幕。
一方面是夸大性的误导宣传,另一方面却是董事长带领高管在高位减持。昧着良心挣钱的事,千万不能干!何况是违法违规!
5月16日,深交所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当天即发函督促公司更正。5月18日,即对常山药业及相关当事人启动违规处分程序。数日之后,常山药业又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临时 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快速行动,坚决打击
深交所一贯要求上市公司真实、准确披露信息,在日常监管中一旦发现忽悠式信息披露,快速行动,坚决予以打击。深交所方面表示,上市公司借热点概念炒作、忽悠式信息披露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
数据显示,从去年至今,深市有5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与区块链、雄安新区和海南自贸区等热点概念有关,或者和“独角兽”投资合作有关的信息。
其中,涉及区块链概念的有30家,涉及雄安新区概念的有10家,涉及海南自贸区概念的有4家,和独角兽有关的有10家。
但是,只有19家公司有实际投入,且投入金额普遍不高;其余均停留在前期阶段,未有实质进展,公司借热点概念炒作股价的意图明显。
进一步分析来看,在股价表现方面,达到规则规定的交易异常波动共23次,另有相当一部分股票虽未达到异动,但均背离大盘有明显的涨幅。
在信息发布渠道方面,23家公司通过公告直接向市场披露,22家公司通过互动易回答投资者的方式间接向市场传递利好消息,9家公司借媒体的宣传实现概念炒作,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采取了更多隐蔽性间接的手段。
在配合减持方面,有7家公司在概念炒作期间披露了股东或者董监高的减持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减持金额56257.51万元。
“深交所一直恪守一线监管的职责,在面对市场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时,第一时间采取监管动作,对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避免市场跟风,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质量加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深交所表示。
在针对概念炒作方面,期间深交所共发送问询函18封、关注函9封、监管函1封,要求公司刊发风险提示性公告20次,临时停牌核查3次,有效避免了有误导性质的公告对股价产生影响,维护了中小投资者权益,并对24家公司的股票异常交易情况进行核查,对违规交易行为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深交所发出警示称,诚实守信是上市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石,是获得投资者认可的保障。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应该守住的底线。忽悠式的信息披露,也许短期内可以达到公司炒作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失去的是投资者的信任、损害的是公司的声誉、破坏的是资本市场的健康秩序。
深交所表示,其一直着力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引导正面积极的舆论环境,对忽悠式信息披露、热点概念炒作从严监管,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即予以严厉打击,以充分保障投资者权益。
未来,深交所将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在日常监管中继续坚持从严监管理念,对于上市公司涉嫌虚假、误导性陈述等情形,及时问询并揭示风险,不断完善相关规则,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为投资者保驾护航。
二是密切关注市场交易情况,必要时采取临时停牌核查等措施,对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迅速查处,绝不姑息任何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 .朱.文.彬 .上.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