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为了适应 会、企业对于人才输出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响应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的 召,高校每年都会增设新专业并申请 备国家教育部门审批。
2018年全国高校申 的新增专业是2542个。在教育部的公示名单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受到很多高校青睐,成为全国高校申 最多的新兴专业,其次是人工智能专业,而这两个专业也是包含在教育部新工科项目19个项目群中在内的学科专业,其它像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物联 工程等专业也包含在内。
从目前国内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看,电子技术类、计算机技术、 络与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等专业都将纳入“新工科”的范畴。
不论是新兴专业还是“新工科专业”,这些专业的发展兴起,都有一个共性标签,都源于企业、产业、甚至可以说是国家发展的应用需求,在未来都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热门专业。
在选择这些专业前切忌不要被所谓的“热门”、“高薪”表面现象所误导,尤其是对于想要选择这些专业的考生来说,搞清楚这些专业的课程范围和院校实力情况等等信息才是做出正确志愿选择的前提。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增专业。是众多学科与统计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特色的,软硬件结合、兼顾数据科学理论与应用的宽口径专业,学习范围非常的广,在不断发展的今天覆盖了很多 会科学和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
一、课程范围:
大数据(人工智能)概论、Linux操作系统、Java语言编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数学及统计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Hadoop大数据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等。选修的课程方面数据可视化技术、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实践应用课程方面海量数据预处理实战、海量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实战等。
二、代表院校:
开设此专业第一批实力院校有: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其它985、211院校也陆续开设此专业。
以上为开设此专业年限较早的985、211院校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人工智能学科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人类智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依赖算法模仿人脑神经元结构,利用高级语言软件编写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类似人脑思维的电子人工智慧。人工智能是一门尖端学科,涉及了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不定性论以及控制论。研究内容包括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神经 络、模式识别、智能搜索等。常见应用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图像识别、智能导航等、无人驾驶、智能监控等。
一、课程范围
主要课程包括: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机器学习、自然原理和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仿生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认知机器人、人工智能伦理与认知与神经科学相关的课程。
二、代表院校
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国内院校成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备注: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Global AI Academic Alliance)的其它成员还有:麻省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商汤科技、香港中文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
智能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的新型跨学科专业。
一、课程范围
电路、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 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 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及检测技术、模式识别、智能控制、智能信息处理、智能决策系统、机器学习、机器视觉、虚拟现实、大数据与云计算、数据挖掘、机器人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
二、代表院校
代表院校:除了科教评价 上榜十所院校外,还有北京科技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青岛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也值得推荐。
科教评价 2018-2019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大学排名前十
机器人工程
机器人工程是一门在真实世界环境下将感知、决策计算和执行驱动组合在一起的应用交叉学科和技术。这个专业是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交叉学科 。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应用价值和前景非常好,尤其在工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一、课程范围
电工学、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RM嵌入式开发、电气工程CAD、传感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电机学、电气控制与PLC、智能机器人、Python人工智能开发、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控制等。
二、代表院校
专业优势特色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
这些院校有的是开办此专业比较早,有的致力于科验所或项目实验室发展并已经有所成就,有的则是致力于发展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方向,各有优势并且特色明显。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的专业,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2012年教育部调整专业名称,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五个专业合并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从1998年经教育部颁布开设,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是新兴专业中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专业。
一、课程范围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 与系统、数字信 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软件技术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 光电信息工程、信息处理基础、光电检测技术、近代光学量测技术、传感器原理、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电子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二、代表院校
光学工程强校: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天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双一流大学
重点学科及光电工程强校:
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科教评价平台星级院校:
七星级:中科技大学与浙江大学
五星级: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
考建议
从专业的发展前景来看,新兴专业对于考生来讲是值得一试的,但是提醒考生在 考时一定要慎重,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判断是否适合自己再进行选择。
1.院校判断
由于以上新兴专业大都是交叉学科,融合了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电气电子等等学科领域方面的知识,对于高校的经济实力和师资力量是有很大要求的,有些院校并不具备建设此类专业的综合实力,所以并不是所有院校都具备开设的资格,很多院校甚至只是因为热点而“凑数”才开设的这些专业,而且都是新开设不久,本身就没有相应的师资和教材,对于专业的建设以及发展并没有坚实且科学的规划,建议考生尽量选择实力较强且专业方面具有特色优势的院校,且不可因为热度而忽略了院校背景和实力。
2.自测判断
这些专业大都是新兴的交叉学科,而且都是典型的工科专业,课程将大量涉及物理、数学以及计算机方向的专业知识等,需要考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力。新兴专业同时也代表着科技前沿发展方向,更适合喜欢动手操作实践,有探索创新精神和挑战意识的学生选择,这样培养和成长的空间也相对较大。另外,此类专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要求考生具有很强的自控和钻研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外语读写能力也必不可少。
3.招生注意
目前获批开设的本科院校并非在所有省都有招生计划,还有的高校是按大类招生。即使是按大类招生,各院校开设的专业数量和专业方向也是不同的,家长和考生尤其要注意。
4.曲线申
985和211的重点院校中的这些专业,选校相对来说更有保证,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综合实力一定要强,如果对这方面兴趣很深厚,但是成绩较这些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有很大距离,也可 考相关专业,目前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关系比较密切的专业包括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 工程、以及统计学和数学相关专业。这些专业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其中物联 工程和软件工程可以重点考虑。
综合以上,虽然人才紧缺的新兴专业热度非凡,但是 考仍需谨慎,在充分结合高校专业设置以及学科建设基础之上,还要结合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如果实在对于“新工科专业、新兴专业“感兴趣,也可采取保守的选校原则,建议从成熟的学科专业中挑选适合自己的院校及专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