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唐河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县情实际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决策和办理过程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的重要举措。简要来说,就是以“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制度体系,让每年人代会政府工作 告决定的“民生实事”,从“领导拍板”变为“代表票决”,以人大监督促进项目落实,实现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把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忧的事办好、办实,更为充分、更多层次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9年,在省、市人大的指导和支持下,唐河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征集各方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唐河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与监督办法》,选取城郊乡、毕店镇、黑龙镇三个乡镇探索开展票决制工作。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得到县委支持的基础上,自2021年起,县级和全县19个乡镇全面开展票决制工作。2021年至今,共票决实施县级民生实事20项,乡镇级民生实事187项,涵盖教育医疗、 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
在乡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做法?存在什么问题?下步如何深化?2022年10月,在对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察的过程中,笔者带着问题走进实事项目建设现场,深入项目牵头单位和19个乡镇考察项目实施情况,并同乡镇党委、政府和人大的同志进行了沟通交流,通过现场走访、群众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2019年以来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唐河19个乡镇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 告如下。
一、取得成效:发展增加新动能,群众增强获得感
以2022年为例,唐河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共票决通过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10个,19个乡镇票决通过民生实事项目86个。随着这些民生实事项目的逐步实施,我县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民生事业建设步伐全面加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展现,人大代表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政府实现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人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一是广泛提、投票定,民生实事民作主。民生实事项目关乎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何确定这些项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给出回答:让人当家民作主。2022年,通过广播电视、 络媒体、“唐河人大”手机APP等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面向 会宣传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营造出了全 会关注民生实事、了解民生实事、提民生实事建议的良好氛围。我们采取了 络征集、书面征集、座谈征集、调研征集等多种形式,借助全县2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向全县乡镇群众征集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建议,并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筛选,在政策资金和财政资金的基础上,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尊重民意、突出民生、覆盖面宽、受益面广,量力而行、先急后缓,可评可检、注重绩效的原则,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由全体与会代表投票决定。小到村口一个路灯怎么点亮、马路上一个井盖怎么装好,大到乡村产业怎么盘活、一方经济怎么兴旺,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由全体人民群众参与,项目的确定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项目实施过程由群众和人大代表跟踪监督,项目实施效果由人大代表民主评议,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式,将一件件民生“小”事的实施过程,变成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大事。人民群众通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畅通表达利益要求,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 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有序开展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推动了科学民主决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千家万户。
二是履好职、行好权,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立足于人大法定职能,把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使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更加具体化,赋予了人大监督更加丰富的法治内涵、实践价值和 会效应。与此同时,票决制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作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实决定工作、做深监督工作、做活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代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益探索。2022年,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唐河县人大常委会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与监督办法》,明确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由人大常委会牵头,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在常委会的带领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人大代表年中视察项目进展情况,年底开展绩效评估和满意度测评,形成了完善的监督闭环,以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方式,诠释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 会主义民主真谛。票决制实施过程中,通过群众需求调研、候选项目征集、实施情况监督、实施效果评价,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有了实质性的活动载体,代表的履职角色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履职方式由“虚”转“实”,推动解决了一部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实事,真正实现了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人大代表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会各界对民生实事项目和人大代表履职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了“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的转变。
三是补短板、接地气,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载体、优化平台、拓宽渠道。从实践来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正是承载着这样的功能,通过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票决制工作的根本保证。在票决制实施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人大主动向乡镇党委汇 ,积极推动票决制工作纳入乡镇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候选项目及时提交党委研究。项目筛选、项目实施、项目评价期间,县人大常委会联合县人民政府,多次召开由政府办、财政局、住建局、卫健委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和各乡镇乡镇长参加的票决制专题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破解疑难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和工作落实,确保党的领导贯穿票决制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最后,票决制实现了政府治理和 会共治、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在票决制实施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指导乡镇人大履行好决定和监督的法定职责,把票决结果的刚性与协商过程的柔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在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依托2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县人大常委会发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加大对票决制的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项目选定和实施监督过程中,保证了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在建立多元主体合作联动的共治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 会治理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解民忧、破困局,群众共享发展实惠。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在票决制工作实施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标准,通过“票决”,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融为一体。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不仅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大”工程,也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小”项目。具体到这次调研的86个乡镇级民生实事项目,由于项目征集筛选过程中人大代表参与度较高,因此入选项目得票率均在80%以上。从项目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交通、公共事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从项目实施过程看,在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推动下,90%以上的项目都能够因地制宜建立台账,列出要素明晰责任,分工到位落实到人,实事求是稳妥推进,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人民群众以票决制为抓手,真正成为了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最终的受益者。
二、主要做法:满足群众新期待,顺应发展大趋势
2019年以来,唐河县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先基层试点、后全面推广,分步骤分批次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工作,走出了一条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基层民主新路子,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顺应了全过程民主的发展趋势,进展比预想的顺、效果比预期的好,关键是目标明确、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办事。
一是深入调研、谋定后动。票决制本质上是一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实践,是群众参与 会治理的制度性变革,利益关联大、 会关注度高。从2018年起,我们用近1年时间深入开展调研,到省外学习考察,着力把情况摸透、问题找准。2019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召开座谈会、推进会、总结会,验证效果、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征集意见建议200余条。正是因为事前谋得深、想得细,工作推进的每个环节、遇到的各种情况都能够找到解决措施和实施依据,少走了很多弯路。
二是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在票决制推广过程中,我县19个乡镇地域差异较大、发展水平不一,必须把好时序节奏,分步分类实施,将条件较适宜的乡镇往前排,经济实力薄弱的乡镇往后放,待总结出成功经验后再逐层次启动,不搞一刀切。2019年,我们选择了代表不同类型的城郊乡、毕店镇等3个乡镇先行试点,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全县19个乡镇开始全面推广,2021年起在县级层面正式实施。在项目票选过程中,根据乡镇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实力,不贪大求全、不面面俱到,引导群众将选票集中到小切口、投入低、见效快、群众反应强烈的民生热点问题。在项目实施和监督过程中,调研摸底、风险排查做深做细,各乡镇人大、政府协调联动,集中资源和力量迅速推进,确保了进度不耽误、监督不缺位。
三是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选好办好民生实事,关键是要听民声、顺民意。我们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从项目的征集初定,到代表审议票决,再到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估,人大代表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走访座谈、征集意见、公告票决结果、公示项目进展情况,不断增进对民生实事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经过票选,“黑龙镇寨河沟治理”等86个项目成为19个乡镇政府的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体现了“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工作导向。因资金紧张、群众对选址有顾虑等原因,“桐寨铺镇邦彩大道建设项目”“城郊乡烟张路建设项目”等一批候选项目被否决,从根本上杜绝了潜在的矛盾和纠纷,确保了政府决策与民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实现了财政资金投向的精准高效和使用的普惠公益。
四是依法监督、精准监督。票决制要真正落地见效,必须发挥好人大的监督职能作用,强化人大对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根据《唐河县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人大对票决出的每个项目都成立了监督小组,明确了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结合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范围和牵头单位的具体实际,分项目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间节点清单,建立了“条块结合”的监督机制,每周汇 、每月总结,以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监督工作。“唐河河道郭滩镇河段生态保护项目”是郭滩镇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重中之重。该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每周沿河开展“地毯式”巡查,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拍照记录,及时反馈给河长和保洁员,责令限期整改。在人大代表的建议推动下,镇财政列出专项预算,每年划拨河道保洁专项经费10万元,聘请专职河道保洁员2名。至2022年10月,该镇人大代表共督查河道环境卫生255人次,下达整改通知6份,河道生态保护效果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由此可见,人大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监督,一方面能够通过小口径监督“以小见大”,拓展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