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 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 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 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杨艾莉
1、11月1日,工信部等5部门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
2、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 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 告提出,要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先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一、《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
11月1日,工信部、教育部、文旅部等5部门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下文称《计划》),提出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1、总体目标:提出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 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2、硬件:对终端销量提出展望,重视芯片、光学等关键器件
1)硬件销量:《计划》提出到2026年,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根据ICD今年一季度的展望,预计到2026年我国VR与AR设备的总体出货量约在1200万台左右。此次《计划》对硬件的销量展望较为积极。
2)从硬件本身,对关键器件、终端外设提出展望
关键器件:芯片:突破高性能、低功耗的虚拟现实专用处理芯片,支持8K 60帧及以上视频编解码、高性能图形渲染、传感融合与三维重建等功能;显示器件:推进4K以上新型微显示器件的规模量产,开发配套显示驱动芯片;光学器件:优化自由曲面、光波导等光学器件的视觉性能、体积、重量、成本;
终端外设:发展一体式、分体式、车载式、云化终端等多形态虚拟现实设备,优化终端体积、续航、散热、画面质量、智能感知等指标,研发可裸眼观看、沉浸式还音的视音频系统装置,研发3D化、实时性、多任务虚拟现实操作系统。提升手机生成与显示虚拟现实内容的能力。
2、应用层面:涉及文旅、工业、演艺等10个领域,涵盖全面且丰富
《计划》在应用层面,对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等10个领域提出展望,涉及的具体领域覆盖范围全面,具体我们划分为:
偏向B端层面:工业生产(设计、制造、运维、培训、数字孪生模型)、商贸创意(智慧家装、虚拟看房、大型会展、时尚创意)、融合媒体(推广虚拟现实全景摄像机、探索新型导演叙事)。
偏向G端层面:文化旅游(文化展馆、旅游场所、特色街区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体验产品);智慧城市(室内外实景三维商业化、交通出行、餐饮购物、文娱休闲等);教育培训(虚拟现实课堂、实验室)。
偏向C端应用:演艺娱乐(虚实融合的“超级现场”)、体育健康(虚拟现实落地多元体育运动)等。
提出5个应用融合推广工程,关注VR/AR沉浸式旅游、线上演播、智慧商圈。
VR、AR沉浸式旅游:推动景区、度假区、街区等开发交互式沉浸式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培育云旅游、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推出一批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
VR/AR线上演播:建设常态化“虚拟现实+演艺”平台,支持虚拟现实在主题公园、园区街区、商业场所的应用,开发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
在VR/AR智慧商圈:推动虚实融合沉浸化、数字空间运营化的“全息街区”样板点建设,打造涵盖互动 交、室内导航、餐饮购物等的个性化生活信息服务。
3、技术:对内容生产提出底层技术要求与展望
1)内容生产工具:
2)硬件、交互相关的技术:
近眼显示技术:推动Fast-LCD、硅基OLED、Micro LED等微显示技术升级,发展高性能自由曲面、BirdBath光学模组、阵列与衍射光波导等器件,开展辐辏调节冲突缓解、光场显示等前瞻领域研发。
渲染处理技术:推进渲染优化技术,研发混合云渲染、基于眼球追踪的注视点渲染、人工智能渲染等新兴技术,推动虚拟现实渲染处理向软硬耦合、质量效率兼顾的精细化方向发展;
感知交互技术:促进感知交互向自然化、情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发展手势追踪、眼动追踪、表情追踪、全身动捕、沉浸声场、高精度环境理解与三维重建技术,加强肌电传感、气味模拟、虚拟移动、触觉反馈、脑机接口等多通道交互技术研究。
3)专用信息基础设施:
面向视频内容、图形渲染及空间计算等虚拟现实特色业务需求,发展融合云计算、边缘计算、沉浸式计算等支撑虚拟现实的多节点算力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云 边端的高效安全协同。
二、《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 告》
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 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 告提出,要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先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1、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成就,也存在问题。据新华 , 告显示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 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
2、数据是关键要素、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重点。据新华 , 告指出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保障,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3、 告提出从8个方面安排下一步工作,涉及核心技术攻克、产业数字化转型等。
据新华 ,具体工作安排包括:1)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自主权;2)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3)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4)加快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5)持续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6)不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7)全面加强 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筑牢数字安全屏障;8)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 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三、投资建议
此次《虚拟现实行动计划》提出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并重点鼓励在VR文旅、VR演出等领域的发展;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 告也提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需赋能传统产业,我们推荐关注与VR文旅、演出、商业相关的公司:
1、锋尚文化
公司主营大型文艺演出与文旅项目的制作,2020年成立子公司锋尚互娱,向VR/AR等沉浸式形态发展。今年1月公司与冬奥组委合作虚拟演出《集光之夜》,11月将与咪咕合作推出世界杯虚拟音乐盛典项目;当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截至中 总计8.27亿(包含2023年亚运会项目),预计年底在手订单有望超10亿。随线下业态复苏,在手订单的逐步确认有望为明年业绩增长提供基础;此外公司10月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将回购5000万-1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此前公司股权激励23-24年业绩目标为4亿/5亿)
2、 风语筑
公司主营线下主题馆/博物馆等展览项目的制作,拥有3D设计、渲染,VR/AR,全息等技术能力,并先后推出上海奉贤新城元宇宙城市会客厅、上海“五五购物节”静安国际美妆节元宇宙发布会等。公司投资一批VR内容/技术相关公司,包括VeeR、灵境绿洲、Output等。
公司在手订单充裕,截至中 为55.11亿,已中标杭州亚运会、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等项目,随线下业态复苏,订单逐步确认有望为明年业绩提供基础。
3、 凡拓数创
公司是9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次新股,主营数字展示及系统集成业务,呈现形式为文化展馆/城市规划馆/产业园展馆等,拥有数字多媒体集成技术:VR、AR、全息、可交互方式呈现,3D可视化内容制作技术,公司曾承制深圳龙岗的智慧城市项目、广东红色党建文化展馆VR“云旅游”项目等。
截至8月20日,公司在手订单约2亿,包括郑州区新城展、六盘水科教体验馆等。
4、华立科技
公司主营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销售与IP衍生卡片,游戏游艺设备近年向高沉浸体验发展,VR/AR/5G相关的产品收入占比在2018-2020年为12.9%/21.6%/21.9%,推出了《狂野飙车:竞速传奇》VR版、《VR谍影双人版》(射击类VR游戏)等多款VR作品。
公司三季度业绩超预期,3Q22实现收入2.08亿,同比增长46.24%,扣非归母净利润1659万,同比增长77.63%,主要是游戏游艺设备欧美市场订单较好,三季度收入9299万(前三季度+24%,上半年+20%,测算单三季度约+30%-40%)。IP衍生卡片部分,公司目前有《奥特曼》《宝可梦》等IP,也有《我的世界地下城》等新IP,有望随线下业态复苏而恢复。
除以上公司外,相关细分领域受益的标的包括:
1) 虚拟内容:丝路视觉、蓝色光标、华策影视、华扬联众;
2) VR娱乐:盛天 络、恺英 络、力盛赛车;
3)数字藏品/数据确权:博瑞传播、视觉中国、浙数文化、中文在线。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技术进步程度不及预期;眩晕等用户体验痛点难以解决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硬件出货量不及预期风险;内容生态难以起量的风险;相关财政预算收紧的风险;大众行为与习惯难以改变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虚拟内容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视频和娱乐内容供给不及预期风险;线下业态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项目推进因不可抗力延后的风险;收入确认时点延后的风险;项目回款周期较长的风险。
杨艾莉:传媒互联 行业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硕士,曾任职于百度、新浪,担任商业分析师、战略分析师。2015年起,分别任职于中银国际证券、广发证券,担任传媒与互联 分析师、资深分析师。2019年4月加入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担任传媒互联 首席分析师。曾荣获2019年wind资讯传播与文化行业金牌分析师第一名;2020年wind资讯传播与文化行业金牌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评选传媒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